儿童不典型川崎病20例临床分析
2018-01-13吴磊
吴 磊
(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 荆州 434020)
儿童川崎病是儿童一种常见病,还称其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一旦发病,患儿全身血管则会发生炎性病变,不断发热,为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的一种。病情严重会使患儿的冠状动脉发生不良状况,致使其出现后天心脏病。且该疾病存在较高的隐蔽性,临床经常出现误诊导致治疗最佳时机错失,致使冠状动脉损伤不良症状[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20例研究对象均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儿童不典型川崎病患儿,有男患11例,有女患9例,最小年龄为5个月,最大为12岁,平均年龄(4.23±2.32)岁;其中有5例患儿为5个月~1岁,5例1~3岁患儿,6例3~6岁患儿,剩余4例均大于6岁,住院时间在1~20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10.23±3.03)天。
1.2 临床症状
全部患儿均在早期表现为发烧、体温高于38℃,发烧时长大于4天,最长持续约为14天,且表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典型症状时肢端变化,在发烧一周间,手指、脚趾呈现出梭形肿胀现象,且手掌、足底、潮红、疼痛,在急性发热期间手足皮肤表现为广泛性硬性水肿状态,恢复时期手指、脚趾甲床临界部位表现为膜样脱屑状况,有些患儿肛周出现脱皮、发红症状。
1.3 方法
1.3.1 诊断方法
经血常规检查提示:有15例中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升高患儿,有14例C反应蛋白升高患儿,有13例心肌酶升高患儿;心电图检查提示:有些患儿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还有少部分患儿表现为心律不齐、早搏和冠状动脉扩张;心脏彩超检查提示:病程时间较长的严重患儿会呈现出冠状动脉扩张现象,共有8例,年龄不足3岁,内径>3mm,大于3岁患儿内径>4 mm。
1.3.2 治疗方法
经临床确诊均为不典型川崎病,对其实施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以2 g/kg剂量进行静脉滴注,连续治疗3天。并予以发热患儿阿司匹林药物50~100 mg/kg,将其分为三份,分早、中、晚用药;一旦患儿退热后,则减少剂量到3~5 mg/kg,一直持续到患儿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沉降率正常为止,经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冠状动脉内径处于正常状态,则停止给药。针对无发热患儿可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其进行抗凝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全部患儿经诊断、治疗后成效,将其具体状况进行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0例患儿经及时诊断与治疗,均为出现死亡,大部分患儿在入院1~3天体温明显下降恢复正常,7天后四肢末端部位膜状脱皮,病情开始改善。其中有冠状动脉扩张患儿3例,经治疗后,彩超检查提示动脉内径恢复正常状态,无后遗症。对20例患儿随访1年,三个月体检一次,检查结果提示无异常,由此可见,对儿童不典型川崎病及时有效诊断与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意义。
3 讨 论
儿童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动脉炎症性疾病,不单纯分布在结缔组织和血管部位,还分布于神经体液调节部位,主要是因为免疫系统活化过度,致使全身性急性非特异性血管炎发生,损伤冠状动脉,比如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狭窄,并使冠状动脉瘤破裂、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导致心血管系统病变,加大患儿的死亡率[2]。一旦患儿表现出持续性发热,同时出现腹泻、咳嗽等症状,必须予以高度警惕,对川崎病进行考虑,及时到医院就诊,真确判定疾病种类,予以有效治疗[3]。通过此次研究结果可知,20例患儿入院后1~3天体温明显下降恢复正常,7天后四肢末端部位膜状脱皮,病情开始改善;有冠状动脉扩张患儿3例,经治疗后,彩超检查提示动脉内径恢复正常状态,无后遗症;随访1年无异常,无后遗症。
总而言之,儿童不典型川崎病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较高,必须对其进行及时诊断与治疗,才能有效改善病情,同时检测患儿的血小板变化、C反应蛋白和血沉反应状况,并对冠状动脉采用心脏超声心电图进行检查,可有效提升治疗成效,使其预后改善。
[1] Cheng xuewen.Clinical analysis of 18 cases of atypical kawasaki disease[J].Shanxi medical journal,2016,45(2):180-182.
[2] 陈 薇.不典型川崎病1 5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38(1):41-41.
[3] 杨映天.儿童不典型川崎病41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10):1239-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