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极飞将军”
--中国海军航空兵首位功勋飞行员于志刚讲述当年故事

2018-01-13口述于志刚胡宝良

航空世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长城站吊运编队

口述/于志刚 文、图/胡宝良

建军90周年之际,本文作者胡宝良在青岛有幸地采访我国第一代舰载直升机飞行员、海军首位功勋飞行员、一等功臣于志刚。如今离职退休在家的于志刚,仍谈吐风趣,给人以和蔼可亲的印象。谈起当年首次征服南极的情景,这位“南极飞将军”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去之前,还真有点打怵。南极那地方,冰天雪地,经常有12级以上风暴,外国飞机在那里飞行时摔了不少架,我们的飞机到那里能飞吗?心里确实没有底。可又一想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还没有取得《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席位,没有自己的考察站,心里就有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感。”

在采访中,这位“飞将军”回忆了自己当年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中国海军航空兵首位功勋飞行员于志刚

1984年9月27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派出考察队,前往南大洋和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并在南极洲建立一个科学考察站。”那年年底,我有幸担任海军“超黄蜂”直升机机长,随考察船编队出征南极,参加我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并建设“长城站”任务。我成为第一个在南极上空飞行的中国飞行员。

开辟通向南极之路

1981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考察南极的各项筹备工作。1984年6月12日,国家海洋局等五个部门联合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的《关于我国首次组织编队进行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的请示》得到批准。海军派出了一艘J121救生船、一架“超黄蜂”舰载直升机和308名官兵随我国南极考察编队首赴南极,在南极洲上建立中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海军北海舰队J121救生船前往南极主要执行打捞救生、运输器材物资和后勤保障和登陆协助建站任务。我驾驶的“超黄蜂”舰载直升机到南极主要担负船队航道的冰情侦察、空中考察航拍、吊运建站物资和运送登陆人员等任务。该机是法国宇航公司生产的中型多用途舰载直升机,机身呈船体型,多乘员驾驶,机上装有三台功率各为1768马力的“透默”ⅢC-6型涡轮轴式发动机,旋翼和尾斜梁可折叠与展开,起落架为水陆两用式,可在水面、舰船和平台上起降,可担负运载人员、海上救护、侦察巡逻、海上拖曳、内部装载运输和外吊挂物资等任务。

从20世纪初至1984年底,世界上已有16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近四十个常年考察站、一百多个夏季站,可是中国在南极却一直还是空白。当时的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唯一不能参加表决南极事务的,这与中国的泱泱大国风范很不相称。而且,那个时候《南极条约》将于1991年到期,一旦到期,国际上可能掀起新的瓜分南极的热潮,中国必须尽快在南极事务上取得发言权和表决权。

于志刚驾驶“超黄蜂”直升机在南极上空吊运建站物资

南极考察队举行升旗仪式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1984年9月27日,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派出南极考察队,前往南大洋和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并在南极洲建立一个科学考察站。并决定由向阳红十号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远洋救生船组成的南极考察编队,去开辟一条中国通往南极的航道。

1984年11月20日上海高桥码头,彩旗招展,鼓乐齐鸣。上午9时43分,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编队——“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远洋打捞救生船收回最后一根缆绳,徐徐离开高桥码头,向长江口驶去,开始踏上远征南极的航程。我和战友们站在船尾的飞行甲板上,不停地向祖国亲人们挥手致意,每个人的眼里都闪耀着激动的泪花。

进军南极绝非坦途。我们考察编队此次去南极,从上海直插南美洲合恩角的一万多海里的航道上,先后战胜了十九号台风,越过了赤道无风带,途经两个“台风区”,冲过“咆哮40度”的西风带,穿过了暗礁密布的德雷克海峡,横渡了浩瀚的太平洋,抗风雪、破迷雾,绕浮冰,越雪障,历经艰险无数。在整个航途中,我海军全体官兵不顾船体剧烈颠簸和晕船呕吐,以顽强的毅力坚守各自的岗位,确保了人员、船只和建站物资的安全。

1984年12月26日,考察船编队终于到达南极州的南设得兰群岛。此次远航创造了中国海军航海史上的新纪录,开辟了一条连接我国与南美大陆的新航线。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派出海军舰船到达南极。

首次在南极上空飞行

我们考察船编队驶进南极的民防湾后,水兵们开始看海,我和飞行员们开始看天。南极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风和日丽,转眼间便是狂风暴雨。

在南极,对我们飞行安全威胁最大的就是复杂多变的暴风雪。作为老飞行员,那时我在部队是四种气象飞行教员和飞行指挥员,可是到了南极大陆,恶劣的自然环境给我们出了不少难题。一是南极气候变化无常,常常风雪交加,大雾弥漫;二是南极地形复杂,空域陌生,到处冰山雪地,不能进行正常通信和导航,飞行员只能靠目力观察;三是没有正规的起降场地,执行任务只能在船上和野外起降,容易发生飞行事故。

南极是世界上风暴、风力最强的地区。中国直升机还从来没有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飞行过。我们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一到乔治岛上,我就和机组人员爬雪山,越冰川,勘察地形,摸索气象变化规律,然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飞行方案。

12月28日清晨,我早早起床,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这是考察编队来到南极后难得遇到的好天气。南极上空的彩云在向飞行员们招手,我高兴极了,叫起了战友们。

“准备飞行!”飞行指挥员、副团长吴火根果断地下达了命令。空地勤人员立刻行动起来,做飞行前准备。

上午8时整,直升机一切准备就绪。我率领机组人员精神抖擞地登上了飞机。编队指挥员和水兵们都涌上了飞行甲板,观看中国海军航空兵舰载直升机的这次历史性首飞。

1984年11月参加南极科考建站的超黄蜂空勤机组人员

“开始!”站在后甲板指挥室里的吴火根向机组发出了命令。顿时,飞机马达轰鸣,旋翼飞转,飞行甲板上骤起了一阵蓝色的旋风。此时,旋翼卷起的寒风吹得人站立不稳,睁不开眼睛。若在以往,地勤人员就会转过身子去避风,但是,今天他们却像一尊尊雕像挺立着,眯着眼睛注视着驾驶舱,那情形不亚于送我们参加一场空战。

接到起飞命令后,我举起手示意地勤人员撤开飞机机轮轮挡,然后轻提变距,飞机离开甲板悬停,然后低着头,吼叫着冲上了天空,向着美丽而神秘的乔治岛飞去。

我目光紧盯着飞机仪表,不时地透过机窗眺望一眼乔治岛上那起伏的山峦和玉立的冰川,从心底油然而生起一种志豪:人类考察南极百余年,南极的上空留下的都是外国飞机的航迹。今天,中国的直升机终于在这里留下了我们自己的航迹。首飞获得成功,为我们今后执行任务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技术基础。

超强度吊运“长城站心脏”

在整个南极飞行过程中,吊运两台发电机要算最难。发电机是保证南极长城站施工和考察队员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是“长城站心脏”。没有电源,长城站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长城站就建不成,中国人第一次南极考察就会宣告失败,就会有损于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形象。

平时,我们飞行员训练最怵的就是吊挂。去南极之前,我们只进行过陆地吊挂训练,船上吊挂训练从来没有搞过,更没有人去过南极。因为吊挂时飞机处于零速状态,高度又低,机身下坠着物体,操纵不灵活,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船上甲板面积小,加上南极恶劣天气,吊挂难度更大。而此次考察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长城站”。一想到这些,我就吃不香,睡不着。

我心里不踏实也是有道理的。据有关资料记载,自有南极探险史以来,先后有60多架飞机在南极上空遇难。南极的风速经常是20~23米/秒,能见度常在1千米左右,云底高常常只有50米。在这恶劣条件下飞行和吊运船上物资,不仅对直升机机组成员是第一次,在中国航空史上也没有过。两台建站急需的发电机分别重2.3吨和2.7吨,平均长2.6米,宽1.3米,高2.1米,在国内装船时是用两条船上的起重机吊装的,在南极,两条船无法靠近,吊运发电机的任务就落在直升机上。然而按照我们驾驶的直升机性能规定,着舰吊挂飞行,最大风速不得超过每秒12米,云底高不得低于2千米,能见度不能少于5千米。而在风大雾大的南极,这种天气极为少见,加上飞机在国内从未吊运过这么重的物体,难度和风险着实不小。

直升机179号机组成员(左一为空中机械师徐义才,左二为机长于志刚,左三为副驾驶刘立伟,左四为领航员任忠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理由提出不飞。因为中国舰载直升机出现在南极上空,并完成了空中考察和运送轻便物质任务,已经是一个奇迹。可是能退回去吗?退回去,长城站就建不成,一切一切就会前功尽弃!

那时我心情沉重,常在睡梦中惊醒,翻来覆去在掂量:自己飞,万一出事怎么交代?租用外国飞机请外国人飞?不行,绝对不行!中国人考察南极还要请外国人出马,难道中国飞行员都是白吃饭的?我想呀想,终于下定了决心:“个人安危事小,国家利益事大,豁上命也要飞!” 我们主动向编队指挥员提出了请求。我当时何尝不知道,有的国家在南极每年坠毁2架飞机,做出这种决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可那时,我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为了确保任务完成,我和指挥员吴火根及空地勤人员反复研究,精心计算,制定一套吊运方案,以确保无一失。他们针对发电机体积大、分量重、受风面宽、空中易摇晃等特点,大但采用国内极少采用的短钢索吊运,将原来条令规定的15米纲索缩短为7米。这样可以避免物体摇晃,保证运输安全,但却给我们操纵飞机增加了难度和危险。

1985年1月15日上午10时05分,我驾机离开船的甲板,稳稳地将飞机悬停在发电机停放位置的上空,地勤人员赶忙跑过去,系好吊挂钢索,他根据起飞前机组协同动作要领,慢慢上升高度,1米、2米……

“飞机在7米高度上悬停,旋翼像要削到头皮上了!”一位水兵事后对我说。“吊挂时,悬停只一分钟多点儿,可我觉得那一分钟比平时一分钟显得长。心里老是说:快飞开,快飞开!”一位地勤人员事后向我们描述他当时的心情。

海军官兵抢卸建站物质

海军在南极举行安放铁锚仪式

“状态好,可以增速”,我接到指挥员命令后,果断地操纵飞机飞离甲板,吊运发电机飞越5千米宽的海湾,朝乔治王岛预定位置飞去,然后稳稳地将发电机放下。一次前所未有的飞行纪录诞生了,在场的人员顿时欢呼起来。紧接着我们又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台发电机顺利地吊运到长城站工地,从此,“长城站心脏”开始了正常博动。就在这一天,我们起降22架次,飞行整整四个半小时,吊运货物27吨,创造了我国直升机远途海上超强度吊挂飞行新纪录。

破“界限”起飞营救队员

南极的天气变幻莫测,一天中可以看到风、雪、雨、雾几种气象。我们在如此多变的气象条件下,多次与天公作斗争。

一天下午,由海军官兵组成的突击队在长城站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不料下午收工时,老天爷脾气大发,民防湾骤然刮起了九级大风,海面上浪借风势,像千匹脱缰狂奔的烈马,溅起一米多高的浪头。交通艇无法下海营救,100多名建站突击队员被困在乔治王岛上,衣服湿透,岛上没有生活设施,寒冷和饥饿袭击着每个队员,船上所有人都为此焦虑万分。

当时的情况,把突击队员接到船上,只能靠直升机了。可按我们驾驶的直升机性能规定,风速大于每秒12米是不能放飞的,而眼下风速已达到每秒18米,阵风每秒22米,而且在飞行甲板的上空不规则的风向形成的涡流区,对直升机起降极为不利。

编队首长也很为难,以商量的口气询问我能不能飞,我和机组人员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能飞!不能让突击队员冻死、饿死在岛上。”为了战友安危,我们豁出去了。得到批准后,空,地勤人员迅速做好了起飞前准备。我在机上领航员任忠利的引导下驾机迅速离开飞行甲板,顶着怒吼的狂风向岛上飞去。飞行中,机身在强大的气流中不停地摇晃,我竭尽全力稳稳地操纵驾驶杆,不停地变换飞行高度, 飞过雪山、绕过云团,安全降落在小岛上,连续飞行三个架次,把岛上的100多名官兵全部接到船上。看到突击队员们吃着香甜的热饭热菜,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此次飞行我们创造了直升机在无准备情况下野外降落和无引导指挥下飞行的奇迹。

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

南极当地时间1985年2月20日上午,南极长城站落成典礼在大雪纷飞中举行。南极乔治岛银装素裹,中国“长城站”的橘红色主体建筑物上彩旗飘扬,南大洋考察队、“向阳红10号”考察船船员和参加长城站建设的其他人员分别乘着小艇和直升飞机来到了长城站。会场主席正中央,放着一块金光闪闪的铜匾,上面锈刻着邓小平同志的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

落成典礼开始的时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片欢腾。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升起,飘扬在南极洲上空。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我和战友们流下激动的泪水。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首先宣读了国务院的贺电。他说,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为我国将来对南极进行系统的考察、进一步加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和平利用南极造福于全人类奠定了基础。他代表全国人民向为祖国争得荣誉的考察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中国南极“长城站”首任站长郭琨,就人民海军官兵在建设“长城站”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完成卸运物资、抢建码头、修筑道路、挖掘地基等任务所发挥的作用,动情地对我们说:“海军是建设南极长城站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件件工作都干得出色,项项任务都提前完成,没有他们,要建成这个站,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南极长城站庆祝落成典礼

海军副司令员杨国宇在长城站落成典礼上讲话

在南极的63个日日夜夜里,我们机组克服空域陌生、气象多变,单机飞行等重重困难,共组织17个飞行日, 安全起降104架次,吊运物资39吨,运载人员1050人次,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在南极的飞行史上创下了奇迹。并且第一次在南极上空画上中国飞机的航迹;第一次超复杂气象条件下野外起降和关车起动成功;第一次环乔治岛完成空中考察任务;第一次完成超大物体吊挂运输任务。此次任务我们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租用外机的费用,也为中国人民争了光、争了气 。

我们179号直升机在南极上空飞行上百架次,填补了我国飞机在这个地区的飞行空白,对开拓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空中飞行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落成典礼结束后,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海军副司令员杨国宇来到J121船上,高兴地为我们直升机机组题词:“南极雄鹰,为国争光!”

后 记

1985年5月6日下午,我国首次南极考察庆功授奖大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奖大会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李鹏、张爱萍等同志,听取了南极考察情况汇报,观看了南极考察录像,接见了参加庆功会的全体代表,并与大家合影留念。在庆功大会上,李鹏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南极考察编队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和慰问,赞扬考察编队圆满完成了南极建站和考察任务。海军J121救生船和179号直升机机组荣立集体一等功,于志刚等234名官兵荣立个人一、二、三等功和受到嘉奖。

1985年10月7日,“南极条约”协商国在布鲁塞尔召开特别会议,与会国一致同意接纳中国为该条约的协商成员国。从此,中国在南极问题上不仅有了发言权,而且有了表决权。

如今,中国科考队已经完成了30多次南极考察之旅,并且正筹备在南极建立第五个科考站。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当年数百热血男儿努力拼搏、大胆挑战是分不开的。

猜你喜欢

长城站吊运编队
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英国装备的CH-47正在进行野战吊运
南极不再“难及”,长城站旅游申请开放
榴弹炮吊运准备
基于事件驱动的多飞行器编队协同控制
电磁航天器编队位置跟踪自适应协同控制
基于RQPSO-DMPC的多无人机编队自主重构控制方法
吊炮支努干
我们的南极长城站
千年古墓整体搬迁回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