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素与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探讨
2018-01-12唐烨余
唐烨余
【摘 要】中小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究与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目前,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着互动的机会不平等;互动的过程流于形式;互动的结果趋向标准化等问题。中小学课堂可以借鉴罗森塔尔的“四要素说”,通过教师充分准备,精心备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构建合理的互动方式与频率;及时评价,适时调整方法可以有效的增进中学课堂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四要素;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
在中小学课堂中,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增强课堂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能力并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有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目前,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仍存在不少问题。“四要素说”与师生互动有着内在的契合性,用于指导提高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四要素”与课堂师生互动
(一)“四要素”的源起与内涵
“四要素”源于“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的提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达尔,对一所小学的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结果显示:教师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期望,学生也会感受到这种期望并认为自己可以达到这样期望从而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以达到老师的期望。心理学上将这种由他人的期待或语言使人们的行为产生趋同于这一期待或预言的心理现象称为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1]P43 随着对自我实现预言的研究的展开,哈里斯和罗森塔尔认为教师期望的自我实现预言是通过输入、输出、气氛、反馈这四个中间因素来实现的,即“四要素”。[2] 输入,是指教师是否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有难度的教材资料;气氛,指课堂氛围包括积极气氛和消极气氛;输出,主要指教师怎样提问学生以及与学生互动的频率;反馈,包括对互动学生表现的评价如赞赏、批判以及接受学生的想法,也包括被忽视学生的反应。“四要素”,虽然显得比较粗糙,实证不够充分,但仍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理论指导意义。
(二)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
互动也称相互作用,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多指人与人或群体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课堂师生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的教学情境中发生具有促进或抑制性的相互作用或影响。[3]P1课堂师生互动具有以下特点:(1)平等性;(2)交互性;(3)开放性;(4)动态性;(5反思性[4]P133-135。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课堂师生互动是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良好的课堂师生互动,是学生成才的要求,也是老师发展的需要,良好的互动带来双赢效应,符合教学相长的原则。现代教育提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质量也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叶澜认为“教育是交往的一种特殊的关系,“交往”与“研究”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5]P40-41课堂师生互动也是师生交往一种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师生互动是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
(三)四要素与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契合性
“四要素”与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着内在的契合性。一方面两者有共同的地方:“四要素”与课堂师生互动,他们有着相同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两者也有着相同的目标——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两者都为对方提供了发展。一方面四因素理论为课堂师生互动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良好的课堂师生互动也需要“四要素”理论的支撑。“四要素”中的输入、输出、气氛、反馈的知识理论,是教师设置与处理课堂师生互动问题的有效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在“四要素”的指导下,中小学课堂师生生互动的质量得到切实的提高,能更好达到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三维教学目标,从而为“四要素”的理论发展提供了现实例证,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四要素”学说。
二、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师生互动的机会不平等
在师生互动中,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状况,教师在知识的认知、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一般都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在师生互动中处于有利地位。教师往往是互动的发起者,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权威”性;而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由于教师本身的优势,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机会就掌控教师手中。由于一些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与学生互动,就具有了趋向性,师生互动的机会就更不平等了。出于功利的目的,一些教师往往偏好于与学习成绩优秀的的学生进行交流,即使是简单的问题,也很少考虑给后进生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一些教师也会给予后进生互动的机会,但不愿意与后进生进行比较深入的互动,往往得到答案,就结束互动。答对了,不追问原因;答错了,也不多加引导。
(二)师生互动的过程流于形式
师生互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通过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的,然而一些教师只是为了互动而互动,不注重互动的过程与效果。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的参与课堂,一有问题,不管教学的内容、特点、结构,不管难易如何,都进行所谓的互动,似乎只有互动,才能解决问题,互动泛滥。一些教师互动只是表面的互动,问题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如教师说出上半句,让学生来接下半句;或者教师习惯性地以“对吗?”“好不好?”“是吗?”等方式发问,学生无需开动脑筋,只要简单地回答“对”“好”“是”等就能应付过去。这种流于形式的互动其实是一种虚假的互动,学生根本没有真正参与思考,学生也不可能真正的理解知识,这只会是使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三)师生互动的结果趋于标准化
在教学成绩仍是评价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指标,考察学生优秀的主要标准的情况下,师生间的互动的结果越来越趋向标准化。在师生交往互动中,卡兹登认为教室语言中最为普遍的语言模式就是IRE序列:教师启动(Initiation)——学生回应(Response)——教师评价(Eyaluation)。[6]P6这种IRE序列也构成了目前中学课堂互动的主要模式。这种IRE模式如果运用不好往往容易产生这样的的弊端,即教师在提出问题或组织活动时,教师已经对问题的答案或活动的结果有了明确的预期。因而,在师生互动中,教師会不断的引导学生朝着自己预期的答案方向靠近,互动所得到的结果也越来越趋于标准化的结果。在这种互动中,学生的思维受到的限制,创新思维被抑制,学生仍是被动的学习者,没要达到真正师生互动的应有的成效。
三、提升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质量的途径
(一)课前充分准备,精心备课
根据“四要素”的“输入”的要素,教师是否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有难度的教材资料。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学生,备课堂。第一,备好教材。教师首先要对课本有充分的了解,熟悉教材,找出知识点,同时要准备丰富的资料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善用现代教学手段,做好PPT,合适的地方插入VCR等音频与视频资料。第二,备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来设置课堂的问题与活动,用学生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第三,备课堂。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想演绎下去,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师生互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一定的预测,在课堂师生互动中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冷静应对。
(二)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根据“四要素”的“氛围”的要素,教师应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注意与学生多进行非语言的交流。首先,教师教师要转换思想观念,明确教师与学生不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与互助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师生双方都拥有思考的权利,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参与,彼此交换知识、情感、价值观等各类信息以丰富提高或完善各自的认识,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第二,教师要善于运用非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非语言行为包括类言语行为、表情(面部、身姿)行为,空间活动行为。[7]P83实践证明,恰当的非语言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度和进一步互动的意愿。因为在非语言课堂,学生只有参与才能理解教师的教学要求与意图。第三,教师应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良好的行为举止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互动的意愿。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语言要文明,态度要亲和,行为要端庄。
(三)构建合理的互动方式与互动频率
根据“四要素”的“输出”要素,教师应以合适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并且与学生互动的频率要适度。在课堂师生互动中,主要存在这样四种互动方式:教师与学生的单项互动;教师与学生的来回互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来回互动;教师也是集体中的一员与学生们来回互动。这四种师生互动的方式,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情况来采取恰当的互动方式。互动是现代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但不是说互动越频繁越好。互动的频率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素质来开展,一般来说在文科课堂的互动要多过在理科课堂的互动;低素质班级互动的频率要高过素质较高的班级。适度的师生互动的频率,应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四)及时评价,适时调整方法。
根据“四要素”的“反馈”要素,教师应对学生在互动中做出的反应及时评价,并适时调整方法,发挥互动的功效,提高互动与教学的质量。师生互动是师生相互交往的方式之一,教师能影响学生,學生也能影响教师,两者相互影响。两者之间只有产生积极的影响时,良性的互动才能发展下去。一方面,在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关注。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多给予学社积极的心理暗示与精神激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与期望,促使他们有与老师再次交流与互动的意愿。另一方面,学生也影响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教师应洞察互动学生们的反应也包括没有参加互动的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当学生出现迷茫,不愿互动的等等消极反应时,教师因及时调整方法,因时施教,因势施教。
【参考文献】
[1][3][7]佐斌.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永祥.国外教师期望的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J].教育评论,1992(02):64-67.
[4]孙晓俊著.合作教学 新课改下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5]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0-41.
[6]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8]朱渊.运用互动策略构建高效课堂[J].中学教育参考,2018(3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