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京剧武丑的艺术魅力

2018-01-12张党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京剧魅力

张党

摘要:武丑的表演艺术是一「l精妙的艺术,它其中的奥妙高深莫测、我们在挖掘和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和开拓,让京剧武丑艺术更为精彩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关键词:京剧;武丑;魅力

武丑,尽管在京剧五个行当生、旦、净、末、丑中排名最后,可它在京剧表演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武丑演员在舞台上凭借扎实的基本功让观众充分领略到京剧中武丑的风采。每次当武丑演员出场的时候,一趟键子、小翻过后,台下的观众都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充分体现了武丑艺术的魅力所在。

一、京剧武丑的特殊意义

就从武丑这个角色的本质意义来说,京剧中为什么塑造了丑角这个行当,有它的特殊意义,京剧的题材大多是以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历史当中的人物褒贬不一,为了突出表现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才有了生、旦、净、末、丑这五个行当,而丑角刻画的大多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通过夸张的扮相和着装,对这些人进行讽刺和抨击。丑的反义词是美,人们往往对一些美好的人或事物比较容易接受,而一些丑陋的东西人们往往会对它进行抵触和排斥。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什么会名垂千古,就是因为他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美好的东西,从他身上我们不光是学习他的表演风格,更应该学习他的民族气节。

二、运用多变的表情,呈现完整的人物

武丑演员常常根据剧情的内容所要表演的情节和要接触不同的人物,面部表情要有不同的变化,而且运用要恰当。如《挡马》这一剧目中焦光普这个人物上场时的单独表演和遇到杨小姐的表演的表情,是两种意愿转变不同的表情。单独表演时,他是怀着一种愁闷的心理向观众道出他不幸的遭遇,这时他脸上不能有一丝笑容,念白时根据词意,时悲、时愤、时怒、时恨,恰到好处地运作于表演之中,让观众清楚地看到人物表演的意境。在突然看到有人从远处骑马而来,猜想此人必有腰牌时,瞬间流露的惊喜“如能偷得腰牌就能过雁门关回到南朝了”,紧张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观众此时的心情被演员的表情引导着一步步向剧情中发展。在拦马后与杨八姐的问答中,根据店家的身份,遮掩着“‘惶恐”紧张的心理反应,假装出恭奉的笑容来麻痹对方、还有在店中发现对方不经意间暴露出是女性时,所作出的“惊讶”又不能让对方也就是杨八姐有所察觉而装出的笑容和偷腰牌时急于到手却又得不到时的紧张、急且多变的面部神态,以及道出杨八姐的真实身份后引起杨八姐的误会所引起的打斗中的惊、怪、慎、怨,无可奈何的表情,都是为表现人物的真实性而在剧情中得以充分体现的。表情运用恰当,就能体现表演的真实,也就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了。

三、合理发挥技巧,真实展现剧情

京剧武戏中‘为表现剧情中发生的武打场面而设计出的“打荡子”“砸荡子”“翻会场”“砸人”等,是京剧程式化规范的技巧性表演形式。多年来,从事京剧艺术的老前辈们,在传统演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挥出很多高难技术技巧动作,至今还被运用于舞台上,但如何在这传统的技巧动作上发挥出更新的技术技巧,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研究和发展的课题、

《三岔口》无愧于中国传统戏曲改革创新的经典范例。1947年,盖叫天以双头牌名义邀叶盛章到上海黄金舞台演出《三岔口》。该剧经叶盛章的整理改编,使刘利华的戏大大加强,成为武生、武丑并重的“对儿戏”。他从生活出发,大胆运用传统技巧,刻画了一个心狠手黑的江湖店家的独特形象。剧中行走如飞的矮子功、火爆猛烈的摸黑开打等精湛技艺,使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轰动上海。从此,武丑与武生两个行当并驾齐驱,难分高下。《三岔口》一剧也因此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追捧,可与许多生、旦、净名剧较之短长。然而,艺术无止境,时代呼唤,造化弄人,新中国为张云溪、张春华的继承发展和再创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精炼后的(新三岔口》成为驰名中外的京剧精品。面目狰狞、滥杀无辜的恶贼,改作是非分明、冒死助人的义士;毛骨惊然的杀人店变做惊惊激烈的角斗场,误会与晤夜,使打斗充满超出想象的幽默与滑稽,观众兴味大增,技巧更为烦难,善恶分明的主题从根本上提高了该剧的审美品位,其经验和价值无可估量。

总之;京剧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为什么会成为国粹,而且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不同于其他的艺术门类,它是一种纯粹的舞台艺术,因为它是国粹,所以观看它的人们就会用一种高标准来衡量它,用一种高眼光来看待它,不允许它有任何瑕疵,这样给我们京剧演员无形当中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作为职业演员,不但要有良好的表演功底,更要有超出常人的敬业精神。京剧在舞台表演中完全是真人真唱,现场表演,凭的全是过硬的真功夫,尤其是武丑,更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小翻每一个键子中都包含着无数辛勤的汗水和泪水。当武丑演员把高超娴熟的技艺在舞台上展现给观众的时候,观众们不但在视觉上得到了满足,而且心灵上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因为通过他们的表演把中華几千年的自强不息,勃发向上的民族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参考文献:

[1]王爱民,谈京剧武丑[J]青春岁月2014

[2]张刚,谈京剧中的武丑[J]剧作家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京剧魅力
红灯记(根据现代京剧样板戏改编)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Creative revisions of Peking Opera 京剧掀开新篇章
语言的魅力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提升魅力有要诀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