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初探
2018-01-12周妮
周妮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内涵以及具体教学策略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泛在学习 高职院校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课 题:本文系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号XJK016CZY045)研究成果。
2016年,《湖南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之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而泛在学习的交互性、持续性、开放性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習效率等方面也将为传统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其实不仅对当代大学生也是对未来“2000 后”甚至更远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破题的思路。
一、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
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无灵魂的民族。一个民族和国家受人尊重,固然离不开经济、科技、军事的硬实力,但更离不开文化的软实力。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明确表明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政府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程度。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但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然而,中国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相对于本科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失明”程度更是令人吃惊。许多学生对中国历史、地理、宗教、科技等文化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经过传统文化熏陶的人生,有助于形成爱国家、爱民族的精神气质,有助于造就一颗赤子之心,寻找生命的价值,生命的真谛。
二、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是指围绕人性完美而展开的如何做人的课程,主要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转化、培养,使人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泛在学习(U-Learning)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学生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学习。
泛在学习模式解决了知识传授时间间断性、课程内容更新缓慢、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转化为学习资源效果差等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克服的诸多弱点。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接入他们所需要的文档、数据和视频等等各种学习信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仅通过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对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而作为一种实用性的数字化学习模式满足了高职学院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活动的需求,具有易操作性和便捷性,符合数字化学习时代学习者的认知、偏好与需求,易被高职学院学习者所接受与理解。
三、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策略
1.泛在学习视域下搭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
平台
以世界大学城为网络平台,以蓝墨云班课为手机平台,搭建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的课程平台,保证课程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
以小组为单位,构建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同伴在内的“学习社区”或“学习共同体”。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成员之间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通过微信、QQ、微博等多种途径向学生推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打破时空限制,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课堂内外交融的环境,让学生在最优化的智能环境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2.创新信息化教学手段,彰显“教学做养”合一的职教特点
通过“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到《中国茶文化》时,针对教学的重难点问题中国茶道精神专门录制一堂微课来进行展示,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来讲述,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将录制的微课发布在微课网、在线云平台、蓝墨云班课等网络手机平台并生成二维码,方便学生课后随时随地复习,营造泛在学习的环境,辐射到更多的学习人群。
所谓“教学做养”四位一体教学法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在体验职业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生的做以及素质的养成融为一体,做中教,做中学,养中练,教、学、做、养四位合一。在世界大学城空间中实现教与学,做与养的有机融合将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教”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资源如课程课件、课程教案、课程视频等;“学”是指学生的学习平台,如空间学习平台、拓展平台、助学园地等;“做”是指不同的训练项目,如阅读与欣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争鸣空间和微博天地分别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社会聚焦希望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能力的递进。“养”是指通过校报、校园广播、社团、校园网等媒介形成泛在学习环境,润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3.开发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通过空间教学形成了集教学数据、科研数据、图书数据、视频数据于一体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其中教学数据库分为标准类、教学类、学习类教学资源。标准类资源主要包括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标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实训大纲、课程考试大纲等。教学类资源主要包括教材、教学指导书、课程授课计划、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辅材料等。学习类资源则涵盖学生课后自学、复习与知识扩充所需的各种学习资源,主要包括课程学习指南、习题集、案例集、试题集、实训项目集等。endprint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碎片化、资源的颗粒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由于碎片化的特点,学生们脑海里的知识点经常是孤立的,只能处理浅层次的信息。所以,通过这些零散的颗粒化资源,寻找节点化路径,进而构建起网络化的体系,最终帮助学生形成信息化思维,将学习知识转为建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浩瀚的传统文化资源池中准确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资源,进而进行个性化学习,这正是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的目的。
4.注重传统文化課程的教学的整体设计
课程实施中,在语言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认知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特征。作品分析理解注意充分采纳当前学界所推崇、公认的结论,同时,适当引导学生多元认知和学习,从而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在遵循课程标准总体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地区、专业特点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也可以在教学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开设适当的选修课或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其探讨人文经典,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自主学习。
在教学实施中,鼓励开展教学研究与创新,积极开展集体备课。通过说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以及观摩课、研究课等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5.构建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多元化和考核方式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和社会。首先,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其次,学生根据在团队中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社会根据学生在网络平台的作业和展示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第一,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以及综合运用。第二,每单元的综合作业和学期的大型课程报告。第三,日常考勤、平时课堂的参与度以及学习的习惯。评价方式主要有:人文基础知识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沟通能力方面的考核主要是口试、团队合作的项目主要以汇报课件的形式考核。
在具体的考核成绩比例分配上,课堂成绩占40%,包括课堂表现、课堂纪律、小组作品。拓展成绩占30%,包括课后作业、社团实践、期末考试。网上成绩占30%,包括学习时长、发帖撰文、在线
测试。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血脉。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没有灵魂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没有血脉的民族不可能发展壮大。高职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需要继续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袁锦贵.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07(2).
[2]袁锦贵.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体系构建刍议[J].中国农业教育,2009(1).
[3]袁瑾.建构活的文化与活的魂灵[J].合肥:合肥学院学报,2008(5).
[4]罗庆倩.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泛在学习中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3).
[5]杨现民.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
(作者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