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2018-01-12

关键词:性贫血肾衰竭方剂

曾 林

(重庆市开州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 4054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能够进一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的疗效,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初步检查,确定其肾脏病史,并显现出慢性肾功衰竭的临床表现,符合肾性贫血临床检查标准,并且排除了一些极度贫血患者,以及不符合本次试验研究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70岁;观察组男17人,女13人,年龄23~70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低蛋饮食,改善微循环,纠正贫血及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给予降压、降脂、控制感染等对症治疗;根据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给予复方α-酮酸,3次/d,4~8片次;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辩证分型的原理,加用中药加味升降散,基本方剂为:蝉衣、姜黄各6 g,生大黄3~9 g,僵蚕、丹参、地榆、茜草各10 g,鸡血藤、茯苓各15 g,白术、炒麦谷芽各12 g,黄芪24 g,气虚患者加18 g党参,15 g茯苓、12 g白术;气阴两虚患者加10 g何首乌,12 g太子参,15 g赤芍;阴阳两虚加菟丝子、桑寄生、枸杞子各10 g;以上方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2周一疗程,连续使用2周。

1.3 观察指标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进行仔细观察,从而保证将其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准确记录,本次选择肾功能中血清肌酐(Scr)与尿素氮(Bun)进行比较研究,其中参考《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对临床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治疗标准,其中显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的表现为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无效的治疗效果是均未达到以上标准,甚至患者的病情会加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对上述研究中制定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记录分析,并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30例患者经过传统的西药治疗后,达到显效的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而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达到显效的17例、有效的11例,无效的2例,总有效率为93.33%。

2.2 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情况

通过临床治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观察组患者的Scr与Bun指标分别为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Scr与Bun指标。

3 讨 论

肾性贫血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衰竭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都是以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贫血程度来对患者接受治疗效果的情况进行有效判断,因此我们在日常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围绕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进行相关的治疗。而在常规的西医治疗中都会通过一些刺激药物来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但是这些药物因为非常容易分解,所以在应用过程中药效的持续时间都不会太长,所以在停药后很容易再次出现贫血症状。因此,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目前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症状,可以通过中医学角度对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从补肾益精祛瘀、重视调理的方面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达到长期的改善患者身体机能的作用。本次试验研究过程中采用的加用中药加味升降散,基本方剂为:蝉衣、姜黄各6 g,生大黄3~9 g,僵蚕、丹参、地榆、茜草各10 g,鸡血藤、茯苓各15 g,白术、炒麦谷芽各12 g,黄芪24g,气虚患者加18 g党参,15 g茯苓、12 g白术;气阴两虚患者加10 g何首乌,12 g太子参,15 g赤芍;阴阳两虚加菟丝子、桑寄生、枸杞子各10 g;以上方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其总有效率达到93.33%,并且,治疗后患者的Scr与Bun等指标也均有所降低,因此可以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要比单纯的西药治疗更有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疾病治疗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要比单穿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要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没有副作用,所以能够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性贫血肾衰竭方剂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儿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治疗方法及效果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在评估慢性肾病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药方剂,新冠肺炎患者的福音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