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小卒中应用双抗血小板治疗降低脑卒中复发的临床效果
2018-01-12侯爱华韩英莉
侯爱华,韩英莉
(内蒙古赤峰宝山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作为缺血性卒中的特殊类型之一,小卒中目前上没有完全明确的定义,通常以NIHSS得分小于等于3分为其判断标准。包括人体大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源性等是造成小卒中的重要诱因,实际患有小卒中患者其病症不明显,往往难以察觉,医生在诊治时也容易忽略。而实际小卒中进一步恶化极有可能造成患者致残性脑卒中疾病,因此针对患者小卒中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尤为关键。故此次就双抗血小板干预治疗脑卒中复发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48例首次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调查所有患者年龄均不低于40岁,发病时间为2天以内;实际NIHSS得分均不高于3分。对于曾有颅内出血、凝血障碍以及肿瘤等患者均不纳入此次研究对象范畴。依据随机性原则随机将48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5例,年龄44~78岁,平均(65.1±8.6)岁;观察组的24例患者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48~81岁,平均(64.2±9.1)岁。经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发病时间等一般数据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此次针对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方式,包括对患者血压监测、降脂以及降糖控制以及脑循环改善等。此外,针对对照组患者此次还额外进行阿司匹林干预治疗,所有对照组患者每日均服用100 mg阿司匹林,每天1次,坚持用药21天。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形式进行干预治疗。第一天以300 mg氯吡格雷与100 mg阿司匹林为患者服用,第二天开始则每天坚持75 mg氯吡格雷与100 mg阿司匹林,坚持用药20天。两组患者结果总计21天的持续性干预治疗后,均采用阿司匹林100 mg维持抗血小板治疗。
针对两组患者疗效判定,此次基于三个月随访记录,对两组患者脑卒中复发情况以及出血等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双联抗血小板以及单用阿司匹林感知脑卒中复发情况进行评价。此次针对数据统计记录与分析采用SPSS 17.0版本记性分析,对于计量数据采用平均数与标准差形式表示,即(±s),两组间数据对比则采用t进行校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形式表示,基于x2进行校验。实际当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三个月的随访记录,结果表明观察组24例患者中,脑梗死复发患者有1例,复发占比4.1%,其复发情况出现于干预治疗后的第4天;而对照组24例患者中,出现复发情况患者4例,复发患者占比为16.6%,其中有3例出现复发情况为干预治疗后的第2天;据调查所有复发患者均后期恶化发展为完全性偏瘫,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运动性失语情况。实际两组患者脑梗死发生情况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阿司匹林药物只是简单的依据对TXA2的抑制生成进而起到抗血小板效果,而基于氯吡格雷通过选择性不可逆的与ADP受体相结合,其有效活性代谢物与血小板P2Y12受体实现不可逆的结合,进而使得血小板永久性失去活性。患者在服药后2小时内逐渐显现效果,持续用药5天后基本达到机体平衡状态。临床研究表明,48小时内发生卒中的风险最高。此次研究对照组中4例复发患者中有3例患者其在48小时内出现复发情况;因此基于小卒中复发情况,其最佳干预治疗实际应当为早期的预防性干预过程。依据此次探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其90天内复发情况较为4%左右,而观察组患者其复发情况为16.6%左右,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从患者对两组不同疗法的反馈情况来看,基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普遍对该组治疗方式表示支持与青睐。由此可见,基于早期有效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90天内脑卒中复发情况,而基于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相较于单纯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干预治疗,其疗效更为明显,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大大减少,因此基于氯吡各类与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模式对于降低脑卒中复发情况具有较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