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开发策略研究
——以海洋出版社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开发建设为例

2018-01-12郑跟娣

关键词:涉海海洋科学

郑跟娣

(海洋出版社,北京 100081)

教材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凝练和固化,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我国海洋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海洋科技对海洋产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海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海洋高等教育得以普遍加强,海洋高等教育的规模、类型、层次和结构呈现新的格局。许多高校增设涉海专业,涉海专业的数量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海洋科学教育由过去只有几所学校开展,发展到现在的30余所涉海院校都开设了海洋科学或海洋技术专业;部分涉海高校更名为“海洋大学”,调整专业设置,聚焦海洋人才培养;涉海高校和涉海专业获得更多关注和支持,层次得以提升,学科结构也得以不断优化。海洋科学教育形成了由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等构成的不同层次结构的海洋高等教育体系。[1]发展海洋高等教育,教材编制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海洋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海洋科学专业教学和课程体系日趋完善,对于海洋科学专业教材提出迫切的需求。新的,能够紧跟时代、及时反映海洋科学发展趋势的,体现近年来学科发展和教学成果的海洋科学教材亟待推出。

海洋出版社是隶属于国家海洋局的文化出版单位,始终以服务于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为己任。为促进海洋人才培养,发挥出版单位的社会主体责任,我社确立了开发海洋科学专业教材的出版规划。本文以海洋出版社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开发建设工作实践为例,总结高校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出版经验、心得体会,以便更好地为海洋高等教育服务,为海洋人才培养服务。

一、详细开展调研工作,制定教材建设实施方案

(一)调研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出版情况,了解市场出版现状

海洋科学专业教育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是非常小众的专业。开设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明显小于其他热门专业,教材用量少,市场规模小。目前,我国大部分出版单位已转企改制,出版单位出于经营考虑,涉足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出版领域的不多。与其他热门专业教材出版竞争的白热化相比,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出版显得相对冷清。笔者通过开卷数据和涉海高校实际选用教材情况调查发现,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出版呈现出涉足该领域出版单位数量少、出版品种少、出版规模小、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等特点。

1.涉足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出版的单位数量少

按照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海洋科学类下设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两个基本专业,海洋资源与环境和军事海洋学两个特设专业;[2]核心知识领域包括海洋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本文选海洋科学、物理海洋、化学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生态作为关键词,在开卷数据查询海洋类出版物情况,剔除非教材类出版物,将适合作为高校海洋科学专业教材的出版物汇总,涉足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出版的出版社仅有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海洋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等4家出版单位。而以金融学作为关键词查询热门专业出版物,金融学条目信息共2260条,在前500条信息中,剔除教辅和高职高专类教材,涉足出版金融学这门导论性质的本科教材的出版单位就有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等25家。从这一结果对比,不难看出涉足出版海洋科学专业教材的出版单位数量,远不及涉足热门专业教材的出版单位数量。

2.出版品种少、出版规模小

从开卷数据统计在售的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出版品种,海洋学大类出版品种共计21种,细分到各子学科,海洋学导论性质的教材2种,物理海洋学3种、海洋生物学3种、海洋生态学2种、化学海洋学3种、海洋地质学5种、海洋调查3种。而仅“金融学”导论性质的一门课程出版品种就达50余种,热门专业课程教材出版品种远远高于海洋科学专业。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热门专业开设院校多、招生规模大,出版物市场潜在需求大,将海洋科学专业这样一门小众专业与之相比可能没有多大可比性。但从中也可以粗略得出,与日益增长的海洋科学专业教育规模相比,海洋科学专业教材无论是出版品种还是出版规模都无法与之相适应。

3.目前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可选的新品种少

通过开卷数据查询,目前在售的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出版时间都比较早,2010年之后出版的仅六七种,其中近三年出版的只有两三个品种,其余大部分是在2000年左右出版。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海洋技术发展迅速,海洋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海洋科学研究成果频出,但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出版品种少、更新速度慢,教材内容不能及时反映出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的新成果。

(二)调研人才培养单位和人才使用单位,找准定位,确定需求

教材服务教学,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才培养,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使教材编写定位准确,我社组织策划编辑对涉海院校等人才培养单位和科研院所、涉海管理部门等用人单位进行详细调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需求,完善教材建设方案。

1.调研涉海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提高教材适用性

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情况直接影响教材适用性和销售前景。为了切实掌握涉海高校海洋科学专业教材使用需求,我社组织策划编辑走访20余所涉海高校。与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座谈,了解他们现有教材使用情况、教材选取原则,听取他们对海洋科学专业教材编写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学校官网、教务处了解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情况。在调研中,很多老师提出现有教材可选性少,内容难易程度不利于学生使用,希望能有出版机构组织编制适合学生使用、展现海洋科学教育发展成果、体现海洋科学教育发展趋势、适应新形势下海洋人才培养需求的海洋科学专业教材。

2.调研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提高教材编写针对性

人才使用单位需求决定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和数量,编写教材最终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趋势是教材保持长久生命力的保障。在充分了解涉海高校等人才培养单位的教材使用需求后,我社又组织策划到海洋研究院所、涉海管理部门等用人单位调研,听取人才使用单位对海洋人才培养的需求,了解用人单位现有人才结构和专业人才引进计划。

(三)组织召开研讨会,制定教材建设实施方案

通过对教材出版市场、人才培养单位和人才使用单位的全方位调研,我社制定了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开发建设草案。组织召开了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开发建设工作会议,邀请涉海院校、研究院所、涉海管理部门等人才培养单位、用人单位的专家共同研讨海洋科学专业教材编制工作,讨论建设草案,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我社的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建设实施方案。

二、探索教材出版策划流程化管理,保障建设方案顺利实施

(一)确立教材编写宗旨和出版原则

指导思想和宗旨是建设方案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为确保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教材开发伊始就确立了“为海洋人才需求、海洋人才培养服务”的编写宗旨;明确了坚持以海洋人才需求、海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海洋科学类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为框架,以组织专家自编教材为基础,以引进出版国外优秀教材为补充的出版原则。在其指导下,教材编写工作开始紧密围绕各涉海院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学任务与教学研究有序开展。

(二)按系列开发,谋求规模成长

近几年来,尽管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开设海洋科学类专业的院校也仅30余所,据《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6)》统计,截至2013年,中国海洋各类专业在校生规模本专科159658人,硕士10170人、博士4031人。[3]海洋科学类专业作为典型的小众专业,招生规模小,教材市场潜力有限,单本教材开发成本高,成本回收难度大。[4]为使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出版工作具有可持续性,我社一开始就将海洋科学类专业细化为海洋科学专业、海洋技术专业和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等,再依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系,制定长期出版规划,分批次编写,整体策划,统一运作,谋求通过规模成长降低成本回收难度。

(三)成立编写委员会和专家评审委员会

内容质量是一部教材能否获得市场认可,生命力是否持久的关键。为确保本套教材内容质量过硬,更好地服务于海洋人才需求和海洋人才培养,每本教材编写队伍的确定,一是主编人选要有崇高的学术地位、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风格、严肃的科学态度,是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该学科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二是编写团队要包括数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注重教学成果积累的、深谙教学规律的一线任课教师。故而,本套教材的主编均由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高水平的编写团队是提高编写质量的基础,高水平的专家评审委员会是提高编写质量的保障。在成立编写委员会的同时,还成立了专家评审委员会。主编组织编写团队起草教材编写大纲,经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后,作为教材编写的依据,指导整个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写团队完成教材编写,由主编统稿形成初稿交由出版社进行初审加工,印制成试读样稿;教材试读样稿在交由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的同时,组织一线教师及学生代表试读;主编组织编写团队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和试读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最终书稿交付出版社;出版社组织有经验的编辑按照出版流程完成教材的出版工作。上述教材编写的组织机构设置和流程机制设计,应用于出版实践中,为编写出版高质量的教材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

(四)强化出版规范,把好编辑关

图书出版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4项,只有各个环节协调、控制好,才能保证出版高质量的图书。编辑人员是提高图书出版质量的根本,严格的遵守出版规范是保障图书出版质量的关键。海洋科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学科交叉融合性,海洋科学专业教材书稿理论性强,专业名词多,公式、图表复杂,学科知识交叉跨度大[5],需要编辑具有很高的学科知识素养,熟练的出版操作规范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审稿过程中,不放过任何疑问,对有疑问和不确定的内容,多跟作者沟通,查找专业资料和相关出版规范,必要时送学科专家外审,以保证审稿质量。

三、开拓多方位营销渠道,扩大教材影响力

教材出版后最终销售出去,实现价值转换才能保障教材出版工作的长久性和持续性。海洋科学专业教材不同于一般大众类读物,读者针对性强。除了常规的宣传推广外,专业渠道的营销不可忽视。

(一)充分发挥主编和编写团队的影响力

本套教材主编均是在该领域有很强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专家,编写团队涵盖了很多涉海院校的专业任课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利用他们参加学术会议、教学交流的机会推广教材,效果明显。

(二)与专业任课老师建立联系,及时寄送样书,保证信息传递到位

海洋科学专业开设院校数量有限,在前期市场调研时,已跟这些涉海院校大部分任课老师建立了工作联系,工作中经常跟这些任课老师保持联系,告知出版计划和时间,及时寄送样书,做到信息传递畅通,有利于教材的推广。

(三)关注行业学会、协会举办的专业学术会议,寻求教材推广机会

行业协会、学会及辖属各分会每年会定期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及时关注学术会议通知,跟自己熟悉的专家保持沟通,如果有熟悉的专家参会,通过这些专家去认识同行业更多的专家,对教材推广和作者队伍建设都大有益处。

(四)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扩大传播效应

自媒体时代,任何传播媒介都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材出版后,第一时间充分发挥行业微信公众号、豆瓣读书、知乎、百度、微博等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利用新媒体传播集群不断推送出版信息、书摘、书评等,最大限度地扩大教材传播效应。

[参考文献]

[1]杨圣云.重视海洋意识教育 推进海洋科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J].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12,109(6):1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6)[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166-167.

[4]匡敏.高校小专业教材的策划心得[J].科技与出版,2011(10):10-12.

[5]黄红丽.做好小学科专业教材策划工作的几个关键点——以大气科学专业教材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6,34(3):45-46.

猜你喜欢

涉海海洋科学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①
战略管理导向下涉海企业全面预算审计体系研究
基于管理创新涉海企业投资审计运行机制研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科学拔牙
首届“中国涉海类博物馆馆长论坛”在港顺利举办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