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营养科如何加强治疗饮食管理

2018-01-12

关键词:营养学病区科室

陈 洁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南 南阳 474150)

在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下,很多人难以做到规律饮食,不注重每日营养成分的获取,与营养缺乏相关的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营养治疗学也逐渐成为现代化医学诊断中重要内容,并作为疾病综合疗法的重要组成。但是我国营养科才刚开始起步,在饮食管理上仍处于探索阶段,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下面将具体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饮食管理的强化对策。

1 营养科治疗饮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般来说,营养科的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饮食,通过教育、讲解等方式提高患者对饮食的重视度,同时还负责向特殊患者讲解营养学知识,提供教育及咨询服务,比如对于临床危重症患者,后期营养跟不上,出现营养不良,将使抵抗力逐渐减弱,影响到治疗康复效果[1]。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医院刚刚成立营养科,缺乏管理经验与方法,使得营养科工作人员无法做到规范、有序的开展工作,影响到实际工作的开展效果;并且一些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无法有效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管理的方式方法陈旧、缺乏创新,这些都是阻碍营养科治疗饮食管理的重要问题。

2 营养科加强治疗饮食管理的对策

2.1 注重管理方法的创新

2.1.1 将管理水平提升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饮食方案,比如,短肠综合征患者,提供餐品以低脂、低糖为主,将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作为初始饮食管理方案,逐渐向经口进食过渡,将营养不良现象改善[2]。针对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保肾饮食,对血肌酐水平有效控制,从而避免病情过快发展。

2.1.2 将饮食种类增加

营养科为满足更多患者饮食需求,可将饮食种类增加,更新或者引进硬件服务设施,比如,使用保温餐车。对于糖尿病患者,以低脂、低糖食物为主,将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增加,以一荤两素或者一荤三素为主,控制血糖,避免病情出现波动。此外,也可以针对患者口味提供饮食,在保证饮食合理的同时,可以将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

2.2 制定优化的饮食方案

当前,很多医嘱并非针对所有患者,也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这就需要营养科工作人员依据不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需求,将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饮食方案制定出来,并对食谱优化设计。可以在科室内制定《膳食常规手册》[3],然后将手册发放到不同病区,由质控办、营养科、医务科,护理部,共同负责监督,将长效机制完善。依据饮食种类与数量将合理的食谱制定出来,比如,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每周都要制定合理的营养食谱,按照不同热量划分饮食,比如,1号热量5820千焦/天、2号热量6520千焦/天、3号热量7120千焦/天等,在满足患者口味需求下,定量控制饮食,从而将患者对不同营养素的需求满足。

在执行不同饮食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由营养科负责人进行监督或者抽查,避免饮食食谱仅停留在处方上,而是要保证饮食方案的全面落实。营养科工作人员,要按照职责分工,提前将需要的饮食方案及食谱制定出来,并反复核实,保证饮食治疗方案高效利用[4]。

2.3 将就餐率提高

很多病区的患者因为病痛折磨,不愿意进食,需要营养科工作人员与护理人员配合好做好患者心理辅导工作,多到病房与患者沟通,讲解营养学相关知识,告知营养对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并耐心听取患者想法,对提出的意见虚心接纳,从而使患者更加愿意配合营养科饮食工作的开展,将各个病区的就餐率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患者出院后强化自我饮食意识,对于促进疾病的康复有着显著意义。

2.4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

营养科作为辅助科室,需要与医院各个科室保持密切联系与往来,并注重对其他科室的营养学培训,使得各科室医务人员了解营养学相关知识,提高对饮食处方的重视度。

综上所述,从管理方法创新、饮食方案优化及强化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教育,可大大提高营养科治疗饮食管理水平,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营养学病区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病区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的依从性调查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漫谈大学生营养学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