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平西:军民大融合“鹞鹰”远高飞

2018-01-12范金林

军工文化 2017年9期
关键词:民用军民航空

文/范金林

刘平西:军民大融合“鹞鹰”远高飞

文/范金林

刘平西 鹞鹰无人机总设计师

“鹞鹰”无人机借力民参军与科技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军民融合新思路。

“‘鹞鹰’民用无人机是航空工业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飞”)经过50余年的改革发展,精心打造的高端的、全产业的军民融合产业品牌……”。这是“鹞鹰”无人机总设计师刘平西说得最多的话。今天的“鹞鹰”无人机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航空产品,它已全方位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时间回到7年前,那是对“鹞鹰”无人机的一次大考。位于中国西部川藏边界的金沙江峡谷,江面与两岸山岭落差三千余米,蜿蜒陡峭,常年流水湍急,谷内时而强风,时而雨雪,既是中国最美的大峡谷之一,也是人迹罕至、亟待人类更多探秘的“无人区”。2011年12月10日凌晨,一架“鹞鹰”民用无人机飞抵金沙江,经过沿岸飞行3个多小时后,带回了一身冰块,同时也带回了6000多幅峡谷的影像秀容。飞行过程中,“鹞鹰”无人机顶住了紊乱多变的强风,经受了高空雨雪的吹打,在号称中国西部的“死亡之谷”划出了完美的航线,不仅有力证明了飞机良好的系统性能,同时也展示了航空人对无人机操控和保障团队的精湛技能,从此,“鹞鹰”民用无人机独领行业高端,名扬国内。

“鹞鹰”的前世今生

“鹞鹰”民用无人机长6米,翼展10米,配装一台类似轿车活塞式发动机。“鹞鹰”的前生是一款已经在军用领域经受了严格考验的固定翼无人机,具有飞行稳定可靠、控制精准、便于操作等优势。2008年,自主研发该型无人机的航空工业贵飞再度攻关,“鹞鹰”民用无人机问世。这是一款持续飞行时间可达16小时,能够装载任务设备飞上7000千米高空的无人机,同时也是国内最大能在高原等复杂环境下轮式起降的民用遥感无人机。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国家对地理测绘、灾情评估等工作,一般以地面实地勘查的方式进行,进展缓慢、效率低、误差大。要是能从高空适时俯瞰大地,将大大解决工作难题。基于这样的构想,贵飞公司无人机研发团队开始了无人机军转民的项目研发。特别是在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指引下,从上世纪末就组建了专业的民用无人机设计、飞行控制、保障服务等工作团队,把军用成果转化到鹞鹰无人机上,使飞行操控人员能在千里之外俯瞰大地环境,这远远超出了市场上航模级、航拍等无人机飞行器的概念。2008年,鹞鹰民用无人机的推出和首飞,在国家地理信息测绘、灾情评估和地域巡察等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深远影响。

从2011年到2016年,鹞鹰无人机飞过陕西、西藏、海南和贵州等地上空,成功执行了国家“863计划”地球观察与导航技术领域无人机遥感载荷验证系统项目的任务,部分地区地理信息测绘任务,完成了多项科研试验雷达挂载任务和森林防火监控等多项任务,均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了各行业专家人士的积极评价。

民参军 降成本 拓市场

虽然“鹞鹰”有着很多成功案例,但是“鹞鹰”无人机必定具有军品技术的“基因”,成本高使得目前的市场并不大。刘平西坦言:“飞机的科研试验和生产设备投入多、机载成品采购价格高,使得‘鹞鹰’的使用成本高居不下,难于被一般民用市场所接受。”

许多民营企业的经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令人侧目。贵飞管理层决策:把民营企业加入“鹞鹰”飞机零部件供应商目录中。如今,对飞机的大部分紧固件和复合材料的采购,贵飞公司已经把目光投向民营市场,成功使飞机生产成本下降20%。

“下一步,我们将在机载电子成品的价格下降上下功夫”,现任无人机公司总经理周勇介绍,“我们正在与电子成品供应商谈判,共同遵循民用市场规律,有效降低“鹞鹰”的价格。”据了解,机载电子产品占据了整个无人机系统过半的生产成本,如果电子成品价格下降,将大幅缩减无人机的成本,更有利于市场推广应用。

在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推动下,2016年9月,基于贵飞无人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鹞鹰”民用无人机产品为依托,由多家民营企业投资的中航智绘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一家聚航空行业优势资源为一体的企业合作企业。新公司围绕“鹞鹰”无人机业务,引入优质资本,专注中高端民用领域无人机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全方位融入市场。

“500多万,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桶金’已经进账了,这是给当地政府提供航测服务的收入”,周勇高兴地说,“有需要无人机产品的,我们售产品;对只需要无人机飞行服务的对象,我们可提供服务。”

新公司商业运作灵活,不再拘泥于仅售卖产品,而是加大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分析,进一步拓展了航拍数据服务、无人机飞行操作培训和无人机售后服务等多元业务。

今天,航空工业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势头一浪高过一浪,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周勇介绍,日前在两家贸易投资企业的牵线和支持下,鹞鹰无人机有望出口中亚地区有关国家,并将在海外筹备建设“鹞鹰”无人机生产线的项目。

政企联动做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基于航空工业贵飞公司所在地区的航空产业发展,在“鹞鹰”无人机品牌的影响下,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贵州省安顺市建设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基地落户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和安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不断提供政策扶持、基础建设投入,聚拢航空产业配套企业。

2016年12月20日,贵州省副省长黄家培到贵飞调研时强调,军民融合发展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航空工业军转民这样的实体经济,正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支持,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安顺市政府专门设立了航空产业管理组织,与贵飞搭建了信息联络机制,适时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所需的服务,把企业的发展规划等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的圈子。同时,企业的军民融合发展进一步得到国家科技发展政策、资金和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

为支持航空产业的发展,贵州省多个管理部门顶住层层压力,为贵飞航空产业预留了发展扩建用地,控制了飞机科研试验机场周边的楼房建设和规模,为航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16年底,在各方的努力下,“鹞鹰”无人机顺利取得中国民航西南局颁发的“Ⅰ类特许飞行许可证”,这意味着“鹞鹰”无人机不仅能在低空翱翔,也拥有加入民用高空航线的资格,为后续的航行开辟了便捷通道。

↑贵飞“鹞鹰”无人机试飞成功

军民融合发展,怎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近年来,贵飞创新提出了打造“贵飞工业联合体”发展思路,重点把住无人机总装、试验试飞技术核心,全面开放零件制造、材料供应、成品采购等低端产业链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打开传统意义上的军民融合大门。一时间,重庆、西安、天津、北京等地的数十家民用企业纷至沓来,有的希望参与飞机的生产,有的希望协作开拓外贸市场,有的科研机构还希望将最新科研成果转换在航空产业上。如今,“鹞鹰”无人机批量生产线上的紧固件、电缆和复合材料已经有了民营企业的身影,民营企业的“血液”已经开始融入航空产业。

科技创新 助推国民经济建设

周勇介绍,这些年航空工业在民用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探索和研究,持续与中科院光电研究所、北京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开展科技试验,遥感技术、地理三维信息建立、土地资源、海洋渔业资源调查、地质环境监测评估等领域在“鹞鹰”平台上得到良好验证。

在长期技术改进下,“鹞鹰”无人机已经实现了一次飞行就能同时运用激光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红外线成像和可视成像等五种载荷任务,再次提高了飞机的运用效率。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鹞鹰”够通过卫星将千里之外拍摄的高清影像适时传输到后台控制和指挥中心,为民用各行业领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成功探测森林明火的基础上,近日,公司正与北方森林管理局开展暗火探测的航空监测试验,预期将使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科技创新无止境。结合“鹞鹰”无人机的市场定位,刘平西说,在我国西南,山高、林密,电力巡线是个老大难,运用无人机开展巡线,是很多电网公司员工的强烈愿望。如何让无人机巡线达到人工巡线的效果,还需要攻克诸多难关,成功开发“鹞鹰”的团队又开始了新的科技攻关。

2017年4月,由贵州省应急救灾中心“导演”的一场地质灾害在贵州铜仁高山地区发生,此时,“鹞鹰”无人机应邀快速飞临上空,打开“炯炯神眼”,把目睹的一点一滴“汇报”贵州省后方救灾指挥中心,赢得了阵阵掌声。

航空工业贵飞)

猜你喜欢

民用军民航空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闪电航空”来啦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对民用节能建筑之采光设计研究
民用立体测绘相机成像精度再创新高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