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程教学法,让学习更有效

2018-01-11陈扬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正数负数账单

陈扬帆

构建一个优质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精准把握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才能推进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微课程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帮助我们探寻新型课堂的变革。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利用微课程教学法教授《认识负数》一课的过程谈谈体会。

● 挖掘数学知识的核心内涵

1.课标解读

关于负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引入负数是对数系的一次扩充,是学生认数过程中一次重要的飞跃。认识负数有利于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丰富数学刻画客观世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认真研读课标,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负数概念的引入,在概念学习上是比较有难度的,我们可以通过多样的生活情境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各种自主活动来认识负数。二是要求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处理教材时,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获得负数的概念,让学生尝试用正数和负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明确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使他们在尝试运用中把盈利和亏损的情况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出来。

2.教材处理

依据教材本课分为两课时,本次授课为第一课时。关于正负数的读、写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负数的基础经验,通过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对比,引导学生感知负数。最后的探究活动用正负数来表示收入与支出。让学生在感受前人智慧的同时,抓住负数概念的本质,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温度计为静态,以收支为动态,一静一动让学生感受负数的本质,以“+”“-”作为性质符号与运算符号的统一性为抓手开展教学实践。

● 设计系统设计“三剑客”

1.提炼达成目标

一开始,笔者以为达成目标和以前的教学目标相同,直接抄过来即可。后来了解到,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它是学生自主学习应该达到的认知水平、认知程度,或者说认知标准,必须具体精准地表达,让学生看得明白要“学什么”“学到什么样的程度”,通过什么途径能够达成目标。不能用初步、更好、学会、知道等含混不清的词语表达。

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达成目标:①了解产生负数的背景——希望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②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了解正数、零、负数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属于要掌握的能力:会读,会写,会区分正负数和零。③会运用正数和负数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是为生活应用打下基础,课堂上要用正负数表示温度计、海拔的高低,还要理解收支等可以用正负数表达。

2.设计学习任务

设计学习任务,需要一一对应达成目标,确保每一个任务都是为了达成对应目标才设计出来。学习任务必须以问题为导向,能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简单地出几道只有检测功能的习题。为了帮助学生达成目标,笔者设计了五个学习任务:一、为什么会有负数的产生?二、正数怎么读?负数怎么读?请写出两个正数和两个负数。三、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四、温度计怎么读?零上30℃温度计上怎么表示?零下30℃呢?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五、你的任务完成后看看自己的目标都达成了吗?达成的在目标后面的括号里打勾。

其中任务一是对应完成目标(1),任务二、三是对应完成目标(2),任务四是对应完成目标(3),任务五指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作自我评价。通过这五个任务的设计,达成目标有了保障,也对这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做了整体的总结和梳理。

3.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策略与方法

《认识负数》第一课时是一节新授课,学生对“负数”几乎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有什么基础经验,所以,制作相应的微视频,以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制作的视频从开始到1分38秒介绍了负数的由来和负数的产生,与任务一配套;1分39秒至4分03秒第一个例子通过温度计在生活中的读法,引出解决正负数的读写,与任务二和任务四配套;4分04秒至6分37秒第二个例子是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对比,主要是对正负数进行了一个归纳和总结,与任务三配套;6分38秒至7分38秒让学生通过前面两个例子,再探索出一些生活中能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量的例子,与任务四配套。视频中将重难点做了色彩对比鲜明的颜色标识。由于视频设计思路按照任务的顺序展开,学生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反馈说明学习十分有效。

4.課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课堂学习任务单分为三大板块。任务一:课始检测;任务二:进阶训练;任务三:微项目学习。

任务一在范围上覆盖课前学习知识的内容,难度和自主学习任务单相当。只要课前学习认真扎实,完成起来比较轻松。如果出现问题,小组内进行“议一议”就可以解决。

任务二中,第一题主要针对生活中温度的识别,应用生活经验区分哪个是最低温,哪个是最高温。第二题是建立在理解视频中正负数和0的关系基础上,学生要理解两个图所表示的意义,为今后学习包含关系奠定基础。第三题出现了一个负分数,自主学习任务单上出现的,还有生活中出现的基本都是负整数,这里设置这一题,一方面是考查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另一方面是拓展学生对负数概念的理解范围,知道负数不仅是负整数,还可以是负分数甚至负小数,课堂上学生能够抓住负号这个关键,基本在小组讨论中能解决问题。第四题的设计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正负数和0的距离,也是为下节课在数轴上认识正负数做一个铺垫。

任务三为微项目学习,第一步,组织大家学习,生活中的纸质账单和电子账单是什么样子,让学生找出账单中的必要项目。第二步,利用制作好的账单让学生明确其中的负数表示的意义,方便后续自主设计中知道如何使用。第三步,借助材料,小组合作选择一个适合的账单日记填写收支记录。可以选择爸爸的、妈妈的或者小新的,可以按照日期逐个分类填写,可以按照支出项目进行分类填写。第四步,完成后小组推选一名成员在全班展示账单。

● 实际教学过程

1.从“一对多”到“一对一”的指导方式转变

课前,学生在家观看视频教学,由原来的“一对多”大班授课制向“一对一”的教学转变,在笔者所在学校,一个班基本都有五十多人,这样的大班制,很难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质量,也给后续学习带来不良影响。但是这次采用微视频前置学习,家长普遍反映,学生在“一对一”人机互动环境中,学习注意力特别集中,还会进行暂停和回放。而且这样做也省去了教师课堂上整顿纪律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2.从“个人学习”到“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

课堂上先进行任务一的课前检测和任务二的进阶训练,学生显得十分自信,这是由于课前有效的视频教学,使得新授课就像复习课。以往有一部分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其实就是听不懂造成的。如今,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来到课堂几乎处于同一知识水平上。

课堂上,完成检测的小组开展协作评价,通过对一对、议一议、改一改后,没有问题的小组自觉开启下一个任务的信封,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整个活动环节和传统课堂的区别是,它不再是学生个体进行单独学习,而是以小组为单位从事活动探究、答案校对、评价和展示,提升学习参与度,增强团体意识。

3.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学习驱动转变

这堂课,整个过程几乎没有教师的任何指令,一直到任务三,所有的小组都是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主动去完成。课堂不再需要教师布置习题,学生完成做题。这都归功于教师课前的细致研究,设置了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

本节课的探究任务是学生进行生活账单的创作,这一内容既符合学生生活需要,又结合了负数这一概念知识。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所以,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探究,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评价。微课程教学法真正把课堂从教师教为主转变成学生学为主,解放了教师也释放了学生的学习力。

4.从“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的思考方式转变

数学这门课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学会质疑的能力。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常规的课堂最后总是完成教师布置的问题,一般都是运用当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道应用题或者一个小问题,学生就是一个解决问题者。但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积极地讨论自己小组的想法,上台展示小组账单方案,坐在下面的学生每一个都认真听着,并对台上小组提出质疑。台上、台下不断进行思维碰撞,你一言我一语,一个个犀利尖锐有深度的问题和建议,在课堂上发散。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知识内化与综合能力拓展,从专注解决问题到思考发现问题,转变十分明显。教师作为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把课堂交还给了学生,成为学生成长的欣赏者与见证人。

● 教学感悟

笔者原本任教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的教学已经完成,当时是按照常规的课堂模式进行教授,先是情境引入,再按照课本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第一节课完成了对负数概念的初步认識,学生仅仅会读会写,能分辨谁是正数谁是负数,可对具体的概念依旧很模糊。

这次借班在四年级翻转课堂,采用微课程教学法重新分析教材,对两课时的内容进行了重整,用自主学习任务单和配套学习视频把负数起源和生活联系提到课前,让学生在家里进行个性化学习。结果,回看自主学习任务单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扎实有序。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不再需要教师显性主导课堂节奏,而是可以自己掌握步伐前进。

这次的尝试让笔者第一次尝到了翻转课堂的甜头,课堂上无需记忆繁杂的教案和指令,只需要适当时候介入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生成于学生,生成的过程一定是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过程。而小组探究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知识的内化迁移和生活运用。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一定会给传统课堂带来冲击。作为一线教师,目标就是要探寻一条顺应学生天性、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之路,笔者愿和大家一起跟随“微课程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潮流共同前进。

猜你喜欢

正数负数账单
账单式小康
年度报告、账单之风
学好乘方四注意
内容丰富的数字0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北京:获取社保对账单方式可自选
北京社保对账单明年主推“电子版”
正数与负数(小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