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散养鸸鹋在丰容条件下的空间利用情况研究
2018-01-11张阳
今年3月~5月,在重庆市重庆动物园鸟语林鸸鹋丰容散放区采用扫描取样法对10只半散养的鸸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丰容散放区的鸸鹋对平坦区域的利用率最高(占总体的68%)。鸸鹋在4月和5月的空间利用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丰容条件下,鸸鹋显现出不同的空间利用偏好,由于鸸鹋在自然条件下生活于平坦开阔的环境,因此可能在人工丰容区鸸鹋也偏好平坦区域。鸸鹋的活动对人为干扰有规避行为,在建设鸸鹋散放区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丘陵区域的开发,扩大平坦区域的面积,适当减少人为干扰以提高圈养鸸鹋的动物福利。
鸸鹋(Dromaiusnovaehollandiae)又称澳洲鸵鸟,为大型鸟类,属鹤鸵目(Casuariiformes),鸸鹋科(Dromaiidae)鸸鹋属。头高1.6m左右,体重40至50kg。善奔跑,喜群居,草食性动物。产蛋期在我国的南方为每年的10月中旬到翌年的4月,繁殖期可产蛋30至50枚[ 1 ]。野外鸸鹋主要栖息于空旷林区,草原和沙漠地带。
目前对于鸸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鸸鹋的驯养繁殖的研究,如鸸鹋饲料的利用[2],鸸鹋的饲养管理[3-4],以及鸸鹋产品的研究,如鸸鹋油在医学方面的应用[5],鸸鹋皮革方面研究[6]等。在中国关于鸸鹋在半散养条件下的空间利用情况一直没有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对半散养条件下的鸸鹋进行行为观察,并对散养区不同环境的利用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为半散养鸸鹋的生活习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鸸鹋的易地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鸸鹋散放区的丰容有利于提高鸸鹋的动物福利[7],减少动物的刻板行为,有利于动物园中鸸鹋天性的恢复与展示。
材料与方法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重庆市重庆动物园鸟语林半散养的10只成年鸸鹋,健康状况良好。
研究地概况
本实验在重庆动物园进行。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南部,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
丰容散放区概况
重庆动物园鸟语林占地2.7公顷,呈椭圆形。上方有天网,四周有围栏。园内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少有草本植物。园内有圈养的蓝孔雀,白孔雀,以及鸟类表演区。
鸟语林内有局部丰容改造,按环境种类进行分区,共将鸟语林分为A、B、C、D、E,5个区(其中鸟类表演区属于B区,蓝孔雀圈养圈属于D区)(如图1)。
A区:石子铺成的平路,有一座人造桥。植被多为乔木。有小火烈鸟圈养池。植被密度大,可积水的低洼地较多。
B区:普通的人行道,包含一个鸟类表演区。植被既有乔木也有灌木,相比于A区植被较少。包括有红鹦鹉,红腹锦鸡圈养笼。本区人类活动最为频繁。
C区:位于小山丘的西侧,低洼地较多,植物多为竹类植物。有灰鹦鹉,红鹦鹉圈养笼。
D区:位于小山丘较高的平顶,有许多杜鹃花。有鸵鸟,蓝孔雀圈养圈,下雨时有流水。
E区:位于小山丘的东侧,有一座人造桥。有琉璃金刚鹦鹉圈养笼。
研究方法
1)取样方法。本研究使用的取样方法主要为扫描取样法。2017年3月12日至5月28日每周日12:30-14:30,每隔十分钟扫描一次,记录鸸鹋在园内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
2)统计方法。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整理并分析鸸鹋对不同丰容区选择的差异性。通过方差检验分析不同月份空间利用率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鸸鹋对不同丰容区的空间利用情况
1)鸸鹋对不同丰容区空间利用的总体情况。在整个调查期间内,共进行了10次调查,3月份2次,4月份4次,5月份4次。共统计到鸸鹋1 300只次。在A区共记录到鸸鹋562只次,B区共记录到到325只次,在C区共记录到109只次,在D區共记录到132只次,在E区共记录到172只次(如图2)。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鸸鹋丰容散放区内,总体上A区的空间利用率最高(43%),其次是B区(25%),C区的空间利用率最低(9%)。(如图3)
2)不同月份鸸鹋的空间利用情况。2017年3月份共统计到鸸鹋260只次。其中,在A区共记录到鸸鹋84只次,B区共记录到到60只次,在C区共记录到37只次,在D区共记录到38只次,在E区共记录到41只次。
2017年4月份共统计到鸸鹋520只次。其中,在A区共记录到鸸鹋237只次,B区共记录到到129只次,在C区共记录到40只次,在D区共记录到42只次,在E区共记录到72只次。
2017年5月份共统计到鸸鹋520只次。其中,在A区共记录到鸸鹋241只次,B区共记录到到136只次,在C区共记录到32只次,在D区共记录到52只次,在E区共记录到59只次。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鸸鹋丰容散放区内,每个月份都是A区的空间利用率最高,C区的空间利用率最低。
4月和5月的空间利用情况比较
4月和5月分别记录到4组数据,利用方法分析的方法检验鸸鹋在4月份和5月份分别在A、B、C、D、E区的分布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A、B、C、D、E五个区域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endprint
讨论
本研究显示,在重庆动物园鸸鹋丰容散放区内,总体而言,鸸鹋对A区的利用率最高,B区其次,C区最少。野外鸸鹋主要栖息于空旷林区,草原和沙漠地带,丰容散放区A区、B区相对其他区域较为平坦,更符合鸸鹋在野外的栖息环境,因此A区和B区的利用率較高。相对于丘陵区域,鸸鹋更加喜欢平坦区域,因此,为了增加圈养鸸鹋的动物福利,应该扩大平坦区域的面积。另外,在建设鸸鹋丰容散放区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丘陵地带的开发,以节约成本。3、4、5月份鸸鹋对丰容散放区的利用情况规律相同,都是A区的利用率最高,B区其次,C区最少。由于3月份只有2组数据,而4月和5月各有4组数据,因此本研究仅将4月和5月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4月和5月鸸鹋对丰容散放区不同区域的空间利用情况无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3、4、5月正处于春末夏初时期,此时重庆的气候、温度、湿度变化较小,所以鸸鹋对丰容散放区的利用情况规律相同。
人为干扰(Human Disturbance)是影响动物行为的重要因素,先前的研究表明,人为干扰会影响鸟类的觅食行为[8]、引起鸟类群落结构的变化[9]、对生物多样性也有影响[10]。本研究中,A区和B区同为地势平坦的区域,但鸸鹋对A区的利用情况高于B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B区有鸟类表演区,游客活动等人为干扰强度比较大,因此导致鸸鹋更喜欢丰容区域的A区。另外,A区的乔木较多,植被盖度较大,能为鸸鹋提供更多的庇荫处,这也可能是导致A区利用率较高的原因。
噪声是影响动物行为重要因素,先前的研究表明,噪声会影响鸟类的心脏功能和行走行为[ 1 1 ]。本研究中,C区、D区和E区同为地势崎岖的区域,但鸸鹋对C区的利用情况低于D区和E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C区受到蓝孔雀圈养圈和鸟类表演区的双重干扰:3、4、 5月正值蓝孔雀繁殖期,雄性蓝孔雀求偶时发出的鸣叫更为频繁;3、4、5月也为动物园的旺季,鸟类表演更加频繁,因此鸸鹋更规避丰容区域的C区,导致C区利用率较低。
本研究对鸸鹋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以后异地鸸鹋的引入提供了理论依据。鸸鹋更加喜欢平坦的地区,并且对人为干扰和噪声有一定的规避行为,扩大饲养区中平坦区域的面积,并且适当为鸸鹋设立一些隐蔽处以减少人为干扰的影响将有利于提高鸸鹋的动物福利。未来的研究我们可以适当增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采集更加详细的生境参数数据,采取更好的统计方法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徐成文.珍稀禽类—鸸鹋[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1,4(7):14.
[2]何宁.生长鸸鹋饲料利用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3]孙得发,魏忠义.鸸鹋的饲养管理技术[J].畜牧兽医杂志,1998(1):34-36.
[4]李红军.澳洲鸸鹋的饲养管理特点[J].家畜生态学报,2004,25(4):269-271.
[5]李志清,王甲汉.任加良等鸸鹋油对烫伤大鼠创面的愈合作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11):1255-1256.
[6]胡萍.鸸鹋皮制革工艺的研究[J].中国皮革,1994(9):49-50.
[7]蔡守秋.论动物福利法的基本理念[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27-34.
[8]杨月伟,夏贵荣,丁平,等.人为干扰对黑腹滨鹬觅食行为的影响[J].动物学研究,2005,26(2):136-141.
[9]樊正球,陈鹭真,李振基.人为干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2):31-34.
[10]Watson J,Freudenberger D, Paull D. An Assessment of the Focal
Species Approach for Conserving Birds in Variegated Landscapes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J]. Conservation Biology,2001,15(5):1364-1373.
[11]侯公林.非稳态噪声对动物行为及心脏自由基损伤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2,8(4):47-50.
(作者简介:张阳,重庆市第八中学校,研究方向为生物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