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董相机钩沉

2018-01-11路万江

摄影世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暗箱木制古董

路万江

我们常常听到“古董相机”一词,它是如何定义的呢?定义的要素是什么?是年代,还是机身、镜头、光圈、快门、底片?下面,笔者就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权作为引玉之砖 。

前照相机时代

从时间来讲,暗箱(Camera Obscura)是照相机之母,照相机就是在暗箱的基础上加装了感光材料而成。公元前5世纪中国哲人墨子发现了“小孔成像”现象,1553年意大利人波尔塔(Giovanni Battista Della Porta)根据此原理制作暗箱,并出版了《自然的魔术》一书,介绍了暗箱的制作、使用方法,被公认是暗箱的发明人。1568年,意大利人丹尼尔·巴尔巴洛(Daniel Barbaro)进一步改进了暗箱。

早期的暗箱就是一个不透光的箱子,在箱壁上开一小孔,让外界景物的光影透过小孔,映在对面箱壁上呈现倒置影像供人进行轮廓描画,所以暗箱又称“描画箱”。改进后的暗箱将进光孔装上了双凸透镜,并能调整小孔的直径,使映入的景物图像更加明亮、清晰。同时,在暗箱内装上呈45度放置的镜子,让水平映入的影像向上映到一块毛玻璃屏上,既调正了影像,又方便了人们在毛玻璃屏上铺纸,对景物轮廓进行描画。

16世纪至19世纪初,是暗箱的发展、风行时期。从无透镜暗箱到有透镜暗箱,从箱体抽拉调焦到镜头调焦,从木制到金属制,从大到可容画师进入的暗箱到小可盈寸的便携式暗箱,林林总总,形式多样。不过,暗箱不具备将影像固定的功能。(图01-02)。

古董照相机时代

一般来讲,能称之为古董相机的,笔者认为应满足如下条件:1.时间在19世纪;2.机身多为木制(亦有少量全金属机型);3.镜头早期为新月型镜片,后为匹兹伐型镜片;4.光圈早期为固定光圈,后为垫片式,沃特豪斯式插片光圈;快门从简单的镜前快门到镜间、镜后快门;6.底片从银版、湿版至玻璃干版。当然,这些条件并非必须同时满足,但它们可作为判断古董相机的大致标准。

早在1835年夏天,英国人塔尔伯特自己制作了小方箱型相机“捕鼠器”(图03)。这也是现存最早的相机。“捕鼠器”只是塔尔伯特本人制作的试验性相机,其“最早的相机”称号并不为世界所公认。

5.

真正“最早的照相机”这一殊荣仍非法国人达盖尔(Louis J M Daguerre)研制的相机莫属。这种于1839年1月9日由法国科学院宣布的达盖尔照相法,使用的木制相机名曰“基卢克斯”,是达盖尔的亲戚、文具店商人基卢克斯(Alphonse Giroux)制作的。机身由胡桃木制成,名为固定基座滑箱式(Sliding Box Camera,法国管它叫抽屉式Tiroir)银版相机,片幅是216×164毫米(6.5×8.5英寸,它也成为银版照片全版标准),镜头则是达盖尔的朋友、合作伙伴谢瓦利埃(Charles Chevalier)于1821年发明的1组2片的消色差风光镜头,该镜头最大光圈F15,焦距380毫米。此相机现存世12部。

可以说,从基卢克斯相机开始,人类正式进入了照相机时代。

古董相机的机身

从机身材料方面讲,自达盖尔发明的“基卢克斯”银版相机开始,直到19世纪后期玻璃干版相机为止,机身、镜头、感光材料在5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完善和改进。但在机身材料方面,只有木头和铜材两大类,其中又以木制为主。依笔者所知,木制材料机身相机能占到当时全部相机的九成以上。

木制相機所用木材有十几种之多,使用最广泛、实物例证最多的有以下四种:

一是楸木(Catalpa Wood)。楸木木材质地致密,软硬适中,干燥后收缩率很小,刨光后表面光滑、耐磨、花纹美观,而且很容易加工、着色。所以,早期诞生于欧陆的木质滑箱相机多采用这种木材(图04)。

二是桃花芯木(Mahogany)。这种树木400多年前被荷兰、英国人引入印尼等其他洲的热带地区栽种,印尼出产的桃花芯木兼具了南美和非洲桃花芯木的双重优点,因而成为桃花芯木中的上品。桃花芯木名称源自其颜色近乎桃花瓣的颜色,以较浅的金黄色直到较深的红棕色,种类较多,欧洲人一般称之为“红木”。 桃花芯木材质较硬,物理性能稳定,不易变形,刨光后表面平滑如镜,虎皮状、螺旋状花纹清晰美观,其独有的香气又能驱除白蚁等害虫。故而,欧洲尤其是在英国,使用桃花芯木制作相机机身十分常见(图05)。

三是柚木(Teak)。柚木是在雨淋后干湿发生变化时变形最小的木种之一,耐水、抗湿且加工性能好。因此,它成为19世纪中后期流行的相机机身用材(图06)。

四是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杉木在欧、美都有种植,由于生长迅速,故木质较轻,但结构均匀,不易发生形变,强度较好,由于木质中含有“杉脑”,所以又能够防腐防虫。这些特点使杉木成为19世纪晚期蒙皮相机的主要材料。

这一时期也有少量的金属相机,一般是铜制。这是由于铜的加工难度低,材料也容易获得。比如1841年由维也纳著名的光学企业福伦达(Voiglander)公司推出的、装有刚研制出不久的匹兹伐型镜头的“炮弹”银版相机(图07),就是最早的全铜制银版相机。

从机身形式看,除少量全金属相机形状怪异外,大多数木制相机的发展、变化大致形成了一个规律,即体积越来越小。首先出现的是以基卢克斯为代表的固定基座式滑箱相机(图08)。整版片幅的这种相机型号体积很大,非常笨重。不久,法国人谢瓦利埃(Chevalier)发明了尾板式滑箱相机(图09)。它折叠后长度比固定基座式滑箱机减少了近一半。为了进一步缩小体积,1851年11月,美国的威廉·路易斯(W·H ·Lewis)父子制作出了首台推向市场的皮腔式达盖尔法相机(图10)。早期的皮腔折叠相机多为红色、直角、前后孔径相等。皮腔折叠后,比起尾板式滑箱相机体积进一步减少。五年后的1856年,英国人查尔斯·肯尼发明了前小后大的皮腔,收叠起来时每个褶皱都能嵌入后一个较大的褶皱之中,使折叠后的皮腔厚度更薄。这种形式的皮腔逐渐成为主流,称为“肯尼式皮腔”(图11)。

除了上述三类主流相机外,这一时期还有诸如立体相机、方箱相机、侦探相机、邮票相机等特殊类型相机,这里不再赘述。这一时期的相机有一个常令收藏者困惑的现象,就是一些木制相机机身并无制造者铭牌或文字。其实原因很简单:当时专业生产相机机身的厂商很少,很多相机都是摄影师或相机商人按自己的要求去木工作坊定制的,这些作坊当时还没有品牌意识,因此没有铭牌和文字。到了19世纪晚期,这种现象就逐渐消失了。

古董相机的镜头

19世纪的古董相机上,镜头和光圈、快门结构相对后世较为简单。这一时期,古董相机使用的镜头基本上就四种:最早的是1812年英国人沃拉斯顿(Wollaston)发明的新月型风景镜头,1组1片结构,最大光圈F16;第二种是1821年法国人谢瓦利埃(Chevrlier)发明的消色差镜头,1组2片结构,最大光圈F14;第三种是1840年由匈牙利数学家匹兹伐(Petzval)发明的匹兹伐(Petzval)人像镜头,3组4片结构,最大光圈F3.7;最后一种是1878年推出的匹兹伐人像镜头的改进版,将3组4片结构改进为2组4片结构(图12)。

在光圈方面,为减少球差,提高像场清晰度,从最初的新月型镜片镜头开始,出现大量的镜头前部缩小开口的设计(俗称“碉堡头”)。这种设计起到了光圈的作用,但只有一挡光圈。1840年,著名的匹兹伐(Petzval)镜头出现,通光量比早期镜头增大了十几倍,但光圈也只是F3.7一挡而已。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58年配有 “插片式光圈”的镜头出现。1860年以前,共有福伦达、霍恩、斯格朗、罗斯等十几个厂商生产匹兹伐(Petzval)镜头。为拍摄需要,有些摄影师会打开镜头,在前后组镜片间加上中心有圆孔的黑纸片达到缩小光圈的目的。为了方便调节光圈,许多摄影师在匹兹伐镜头筒上锯开一条缝隙,以便插入不同孔径的黑纸片。这导致了收藏早期(1858年前)匹兹伐型镜头时,没有手工锯缝的镜头更珍贵。同时,这种做法也啟发了英国人沃特豪斯于1858年发明了风靡一时的“插片光圈”(水房光圈),直至被后来出现的虹膜式可变光圈所取代。

早期古董相机的快门,都是与相机镜头相联系的,从初期的手工遮挡,发展到镜前快门(图13),再发展到镜间快门(图14)和镜后快门(图15)。

总体来说,早期古董相机大致经历了1839~1851年的银版时期、1851~1871年的湿版时期和1871~1888年的玻璃干版时期三个阶段。

而在每一个阶段,摄影的方式也在变化。银版摄影时期开始使用最大光圈F14~F16的新月型镜片风光镜头,曝光时间长达几十分钟。最大光圈F3.7的匹兹伐人像镜头出现以后,曝光时间大大缩短,拍摄人像方便了许多,图像清晰度也大大增强。同时,银版摄影还确立了银版片幅的规格标准,即6.5×8.5英寸为标准整版,另有1/2、1/4、1/6、1/9英寸版(图16)。湿版摄影比起银版摄影,成本降低了许多倍,克服了银版摄影作品不能复制的缺点,可以利用玻璃负片,用蛋白晒印法大量复制照片,扩大了摄影作品的传播范围。但它也与银版摄影一样,有所需设备繁杂沉重、过程复杂麻烦的缺点。直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坎奈特(Richard Kennett)和本尼特(Charles Bennett)对此前马多克斯(Richard Maddox)的明胶干版法进行了改良,进一步缩短了曝光时间,发明了明胶玻璃干版(图17)。这种干版底片既可提前准备,又可滞后冲洗,还能够存放一段时间,使摄影与暗房可以分离开来,让普通人也可以参与摄影,同时也为日后出现的胶片奠定了技术基础。

猜你喜欢

暗箱木制古董
王加华
我捡到了明朝古董
第六届童话云和木制玩具圆满成功!
儿童专注力提升与木制玩具设计
木制乐器制作研发工作室
“解暗箱”方法实施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打开“暗箱”
木制玩具受宠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