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家政业发展前景探讨

2018-01-11凌友君饶圣宏庄冰越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前景互联网+互联网

凌友君++饶圣宏++庄冰越

摘要:通过对现存的家政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家政业近几年发展迅猛。但因为自身所固有的行业混乱,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素质不足,导致家政业发展受阻。而“互联网+”模式下的家政业发展模式给传统家政业注入了变革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与传统家政业进行对比分析,“互联网+”新模式下的家政行业将有新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 ”;家政业;前景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2.029

1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其生活质量的要求同步上升,对社会的服务需求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的庞大及前期为应对人口压力而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年人的社会供养压力增大。再加上现阶段为缓解未来社会供养压力和劳动力不足而实行的全面“二孩”政策,许多“70”、“80”后加入了生育大军。新政策实施过后,相关部门预计每年的新生儿增加百万计,预计2019年新生儿可超过1500万人。这就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呈现出的“4-2-2”模式,即年轻的小夫妻同时赡养4位老人和2个年幼的孩子,对母婴护理和老人护理需求剧增,极大的刺激了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还有国家推行集约化新农村建设,社区化生活方式成为主流,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再加上国家对第三产业的大力扶持鼓励其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家政业的发展壮大。最主要的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家提倡的“互联网+”概念逐渐深入人心,O2O模式成为潮流,“互联网+”家政服务行业成了当前乃至未来发展的朝阳产业。

2家政服务业现状

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人们开始追求高效率的生活,家务劳动社会化发展程度日益深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开始逐渐深入各阶层人民群众,不再是过去的富人家才享有的特权服务,社会的发展使它开始平民化和普遍化。因此,家政业的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姿态。

根据目前收集的数据粗略分析,我国家政业各类家政服务企业网点近60万家,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人員达2000多万,创造的利益约为20000亿人民币,对我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其服务的种类较之过去更加具体细化,涉及20多个门类,200多个服务项目,其中不仅有传统的保姆、月嫂、保洁等固有项目,还随着经济的发展增加理财、保健、聊天等新项目。

同时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家政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推动家政业朝着专业化、标准化、技能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其经营方式也从过去的家庭化、个体化单店经营朝着连锁化集团式方向发展,树立品牌意识以更好的在家政行业竞争。其服务范围更加扩大,服务内容分类精细科学,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

2.1传统家政业组织形式

就目前的家政业的组织形式,仍然处于家政业发展的初中级阶段,有家政公司和私人招聘制。

家政服务公司多是中介型,少数为员工制。中介型的家政服务公司其多是通过对家政服务人员和有家政需求的客户先进行登记建立档案,在根据需要联系彼此进行家政服务交易,这种中介型的家政服务组织形式耗费时间。同时弊端明显,对于招收的家政服务人员没有专业的培训,更多只是叮嘱其注意事项,家政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由于中介型家政公司的特殊性,其家政服务人员和家政服务需求客户流动性大,对于服务者和需求者来说风险性也更大,安全性得不到充分保证。

员工制的家政公司则是通过招聘家政服务人员,家政服务人员与家政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及监督,对家政服务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和指导,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有家政服务需求的客户在与公司和服务人员签订三方的合同协议,明确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家政公司才为客户提供全过程的动态服务,极大地保障了客户、家政服务人员的安全性,家政服务员工的利益可以得到维护,客户对家政服务的质量的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其过程更加合理科学,是未来家政业的发展趋势。

私人招聘制则多是通过熟人介绍,雇主和家政服务人员自行进行服务商讨、交易。其交易方式虽然比中介型家政公司更为方便,省却了中介费用,安全性相对有所提高,但仍然没有摆脱中介型的弊端——风险性。并且这种雇佣方式的非正规性使其只适合小范围,不能够普及开来,其适用性不足。

2.2传统家政业的人员来源

家政从业人员多来源于农村出流务工人员和城市下岗职工,其从业人员性别多为女性,占85.1%。其大多无从业资格证,也没有进行过较多的岗前培训。同时由于当时特殊的年代,大多数家政服务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根据调查显示,家政服务人员的文化水平主要集中在中小学以下,占总人数的93%,高中以上占0.7%,只有极少数的是出自专业院校或培训机构的家政专业人员。

由于家政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大多数不高,上岗前的培训也不完善,这就使家政服务人员这一整体服务质量较低,难以满足消费者的服务质量的要求,给家政业市场的打开带来消极影响。同时,由于个人素质和监督不到位,部分家政服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前途,也给家政行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使家政从业人员的口碑受到严重损害。同时,许多家政从业人员法律意识缺乏,自我维权能力不足,难以保证自身利益得到良好的保护。

2.3传统家政业的社会地位

虽然家政业出现历史悠久,从过去的“老妈子”、“婢女”之类的称呼就可看出,人们对于家政服务人员很是看轻,甚至是歧视的眼光看待,其社会地位低下。虽然步入现代文明化的社会,这些传统思想陋习有所改善,但仍然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缺乏技术性的劣等行业,这些对家政业看轻的老观念依旧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人们对于家政行业的看法。endprint

同时由于家政从业人员大多为社会底层人员,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素质水平的提升更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工作的内容大多脏累,工资薪酬较低,社会地位不足。

2.4传统家政业存在的弊端

我国现存的家政服务公司大多为中介型,这就导致对客户和家政服务人员约束力不足,从而诱发严重的社会诚信问题。且家政服务业市场混乱,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业人员的复杂也问题导致个人道德凸显,一些家政服务人员的偷盗行为使家政行业蒙上了不可信任的黑灰,导致服务过程中纠纷产生。对于客户和家政服务人员,或者家政服务人员与家政公司产生纠纷时,各方权益得不到显著的保护,纠纷问题难以明确解决。这些问题都会使家政服务的需求遭到抑制,制约了家政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因为从业人员难以保证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完善,家政服务的质量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虽然一些家政专业学校或机构也开设了相关课程、培训,但大多缺乏统一性的约束和要求,随意性较大、专业性不强。同时因为家政业在我国是属于新兴产业,相关的师资力量缺乏,导致家政培训滞后。

3“ 互联网+”模式的新型家政业

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的生活化、普及化,我们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因为社会节奏的高效率,视线越来越多地聚集在网络空间,互联网成了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缺的事物。

在这个互联网的风潮时代,抓住互联网就是抓住了机遇。国家大力推行的“互联网+”模式,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机遇。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第三产业,在此社会大环境下家政业也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中。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与传统家政业相比,“互联网+”模式下的家政业有利于消除客户与家政服务人员的信息壁垒,所有的家政服务人员资料可以自由查阅,再进行选定,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权益,也有利于消费者做出合适的选择,实现按需消费,让用户有了更好地体验。同时,服务消费结束后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服务评价,对于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实时反馈或投诉以待解决。对于家政服务人员来说,她们可以便捷地联系工作,不用跑冤枉路,工资也能得到保障。对于客户和消费者双方来说,因为是实名制,资料完善,彼此的安全性得到极大地保障。作为提供互“联网家+”家政服务平台的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家政服务人员的工作状况,提升其业务质量,保障家政服务人员的安全,还极大地节约了运营成本,实现了供需双方的高效率匹配完成。

“互联网+”模式下的家政业其组织形式较传统家政业的组织形式上最大的不同,或者说是优势,就是它借助了互联网所具有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可以快捷便利的资源整合,信息透明易查,获取的渠道拓宽。通过网络平台不仅仅是简单的将传统家政业披上互联网的外壳,重要的是这个平台的建设,从而对传统家政业的升级改造,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引流,推动和帮助宣传传统企业进行信息化的建设,营造透明公正、安全的交易环境保障供需双方的权益。

3.1专业标准化

“互联网+”模式下的家政企业通过统一招聘,再进行专业地培训后签订劳务合同,家政服务人员归平台直接管理,强调的是纪律性和统一性。通过对服装、清洁用具及操作流程的统一规定,有利于制定和推广家政服务的行业规范。同时由于平台的透明性,有利于规范家政市场的收费标准,使家政服务市场价格趋于稳定,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和实惠,避免多花钱。平台企业为塑造良好的企业服务形象,对家政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地培训,极大地推动了家政服务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3.2透明安全化

安全问题是家政业发展的一道难关,因为家政服務同其他行业不同,家政服务人员需要介入消费者的生活私密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信任、安全问题的担忧。“互联网+”模式下的家政业通过信息的透明化,对家政服务人员进行实时监测,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家政服务的全程动态掌握,有效地避免因为信任担忧而造成的对家政服务的抑制消费。

3.3职业高效化

平台企业为增加平台的用户粘度,对于家政服务人员的高要求,就必须保证服务人员身体健康有健康证明,且对其进行专业的职业培训,有力地保证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化形象。平台对于家政服务人员的实时监测和平台提供给消费者的便捷及时评价途径,就鞭策者家政服务人员高效细致地完成工作。不仅是为了平台形象,最重要的是维护服务人员自身的职业前途。

3.4资源整合化

“互联网+”下的家政业通过互联网的高效率、便捷性,极大地推动潜在消费者进行家政服务消费。也有利的发掘了潜在的家政服务人员,增加了服务人员的基数。使闲暇的时间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发,发挥最大的用处,不仅服务了人民,同时也创造了财富,达到便民利己的双向作用。

“互联网+”模式的家政业对于传统家政业的技术革新、发展模式的创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产生进步意义,极大地推动了家政业的快速发展,但对于传统家政业的发展存在的长期问题依旧不能从根本上完全解决。家政业的根本问题还是服务行业的混乱和人员素质能力的不足,只有做到这点,家政业才能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互联网+”推动下家政业的O2O模式的变革正是看准了传统家政业弊端这点,通过资源整合,企业间的合作兼并来不断扩大影响力,加强对专业合格的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整合,已达到行业标准的早日确立,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激发家政服务消费的热情,推动家政业 的发展。家政服务业发展前景广大,无疑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参考文献

[1]赵昂.二孩时代,家政业该如何发展[N].工人日报,2015-11-04(006).

[2]李军峰.我国家政服务业的正规化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03):2225.

[3]贾胜超.传统家政与互联网+家政服务的运营比较[J]. 通讯世界,2016,(13):221.

[4]许卉.“互联网+”时代家政如何接驳?[N]. 滨海时报,2015-10-04(003).

[5]屈雯.当家政服务遇上“互联网+”[N]. 甘肃日报,2017-04-24(009).

[6]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06):3238.

[7]孟婷.当传统家政遇上互联网[N]. 山西日报,2017-01-13(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前景互联网+互联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