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词书目与艺术流派交互生成及传承

2018-01-11张祖健

曲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声腔弹词书目

张祖健

一、蒋调的书目基础

苏州弹词是我国南方说书曲种之一。其史远溯千年前唐小说和八百年前两宋诸宫调,陶真;[1]近溯也有三百年以上历史,涉及江南宝卷说唱和明清江南苏杭诸地说书,现存最早的弹词本为《二十一史弹词》。这些,上海的弹词研究学者赵景深、陈汝衡等都有专门论述。就今天弹词书目所见,在吴宗锡主编的《评弹小辞典》[2]中,收录名目的68 部弹词绝大多数是言情作品,足以说明“大书一股劲,小书一段情”之业内断语有其依据。苏州弹词文学深受其演艺样式影响。评弹艺诀“说、噱、弹、唱、演”,评话占得“说、噱、演”三字,弹词却五字俱全。弹和唱,前者为音,后者为声,都是乐,均为宣泄言语溢出情感的工具。苏州弹词的“说、噱、弹、唱、演”是一个完整的艺术表现序列,苏州弹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如此完整的序列,导致其发生和发展的进程,想方设法寻求和设置情感故事,发展情感纠葛,诉诸情感审美,以舒展自身的艺术技术链,建构弹词艺术的优势。就总体看,苏州弹词的文学成熟标志之一,看其情感故事的丰富,情感诉求的独特,情感审美意境的塑造。恰恰是这样的特征,生成了苏州弹词书目的流传机制。

研究苏州弹词文学,可从现代文学理论创作方法论入手,分析其文学创作原则,文学表现方式等角度入手;也可以从文艺史研究入手,分析苏州弹词书目发生和历史流变,考察其传承机制。本文侧重于后者。研究苏州弹词书目流变,大体有三种方法:一是研究弹词书目起源,例如传统苏州弹词书目《白蛇传》《三笑》《珍珠塔》《玉蜻蜓》等,各有直接起因和流变历史背景,中外专业研究者大都开展此类研究。二是考察社会人文环境变化对弹词书目流传的影响,例如《玉蜻蜓》就曾遭到晚清地方官府查禁,被迫修改后才得以复演。[3]同样处于社会人文环境的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量编创的弹词新书,传承至今并仍在演出的作品不太多。三是考察弹词家艺术个性对书目创造和增删改变,比较著名的有《珍珠塔》《啼笑因缘》等作品。

苏州弹词书目的文学流变大体有三个维度:一是故事的设置敷衍,二是故事里人物设计及彼此角色的组合,三是故事和人物的艺术传达。弹词文学流变进程既有自然进程,也有艺术家或弹词作家的人为精心设计。本文以蒋月泉弹词艺术流派为例,浅析苏州弹词艺术流派与弹词书目交互发展的关系。蒋调艺术流派的生成与完善,与其长期弹唱《玉蜻蜓》《白蛇传》有关。蒋月泉师从周玉泉,传承习唱弹词《玉蜻蜓》等。上海市人民评弹团评弹作家陈灵犀回忆说,“《玉蜻蜓》是月泉出科书(最初拜师学习的传统书),在整理中虽然作了一些取舍改动,对他来说,说唱整理本,应该说困难还不大;可是他却像对待一部新书那样,狮子搏兔,全力以赴,绞尽脑汁地摸索。”[4]苏州弹词《玉蜻蜓》是一部独特作品,据说原是苏州城里大户人家诽谤对手编排的作品,至今书目故事中还保留有“破靴党无头榜诬赖金张氏”的旧事痕迹。后来经过当事人家抗议和衙门干预,说书人对弹词故事进行修正,故事主人公被改姓,弹词书目才得以保存。即使这样,弹词中大户子弟金贵生与法华案师姑偷情,最后纵欲身亡的故事,仍有色情/情色彼此混淆的描写。这些故事在新中国成立后传统书目整改中得到剔除。在整旧过程中,该书目增强了反对封建礼教的訴求,如批评性描写兵科大员沈朝东的夫人对三媳罗氏、小厮沈方惨无人性的迫害等。同时,加大了智贞悲惨身世介绍,衬托其向往爱情的苦涩原因。在书目修改中,鲜明地描写了金张氏对其父亲觊觎金家财产、侵占金家营业性埠头等而促成女儿早婚的伪善行径的抗争。《玉蜻蜓》成为一部具有反封建礼教的儿女伦理长篇故事,其文学故事分为金家书和沈家书两个螺旋交互的情节系统,尽管两个系统可分别弹唱,但以金家书为主干。金家书故事更为复杂,人物更加繁多,情感更加纠葛。蒋月泉弹唱《玉蜻蜓》以金家书为主,《玉蜻蜓》成为蒋月泉弹词艺术的文学基础。

在蒋月泉弹唱《玉蜻蜓》时,第一个故事系统金家故事中有两条情感线,一条是金贵生与智贞情感交织线,叙述庵堂偷情、私情、情娱、情悲、情绝、思子之情;另一条是金府张秀英生活情感线,交织其与父亲冲突的情怒,与沈家冲突的豪情,府内独处思夫的情苦,处置金府财产的情胆,发现徐元宰后的情切。这两条情感线上各有许多情感故事,情感冲突,故事中诸当事人有着太多的情感诉说和宣泄,蒋月泉以此创造和完备了适合上述所有情感表达的声腔,被人称为“蒋调”。《玉蜻蜓》第二个故事系统是发生在兵科大员沈朝东家里的故事,称为沈家书。主要讲说沈俊卿蒙难翻身以及受诬逃走的僮儿沈方的坎坷经历。沈家人物故事自成体系,后发展成为可独立说唱的故事,称为《金钗记》。沈家书故事相较金家书单薄,人物和情感冲突也相对较弱,就蒋月泉的蒋调发挥来说,着墨不如金家书书情。在这两个文学人物系统中,既有核心人物,主要人物,更有主要情感线、趣味情感线的设置,交织成为多样复杂的情感网络,支撑整个文学故事脉络存在、演绎和敷衍发展。蒋调是整部《玉蜻蜓》弹词书目复杂情感网络和交织宣泄的声腔体系,蒋调以此生成,为此服务,据此成就弹词声腔辉煌一脉。

二、蒋调艺术的流派完型

苏州弹词发展至今有诸多艺术流派,据有关机构介绍,眼下苏州弹词以声腔计,有22个流派,如蒋调、张调、徐调、丽调、琴调、周调、侯调等。可能因苏州弹词文学故事大都为人熟识,各路弹词家都可说唱,彼此重大差异是弹词家演唱该书目时所用声腔的不同。演唱弹词时所用声腔最早有历代沿革的曲牌,后来在清朝后期形成俞调(俞秀山,约 1796-1820 )、马调(马如飞,约 1862-1874 )、陈调(陈遇乾,约 1736-1795 )三种声腔。三大调腔可独立演唱整部书目,但演唱时仍然会加入脍炙人口的曲牌以丰富弹词调腔的表现力。就此细究,弹词调腔仿制由曲牌及弹词家各自擅长的书调串联而成,带有诸宫调调腔套组的遗迹。需要留意苏州弹词的书调,在书目故事叙事性演唱中,弹词家往往根据书性、自身演唱禀赋和嗓音条件,形成自身叙事性书调,作为推进书目故事的基本声腔。书调是弹词声腔曲调的基本形式,即使弹词流派声腔分沓而至,依然会涌现许多个性书调。有音乐天赋的弹词家发展自身书调,或进一步把师承的曲调声腔植入自身书调旋律,由此成为自身个性的弹词声腔,苏州弹词音乐开始由叙事向个性咏叹方向发展。从周调到蒋调,从蒋调、张调发展出的丽调,从沈薛调发展出的琴调等,都是如此进程。也正是这样的发展进程,使得苏州弹词目前叙事歌咏所用声腔几乎全是各弹词调腔,曲牌和一般的书调还存在,但在弹词音乐中不占主导地位了。需要研究的是,在苏州传统弹词书目故事广为人熟知的同时,各有个性的弹词调腔成为苏州弹词艺术欣赏的重点对象了,为此,陈云说,“我听了《沉香扇》,情节和结构是粗糙的,但为什么还有人要听呢?据我的分析,是欣赏唱,因为它的唱篇占百分之四十。”[5]endprint

当下苏州弹词音乐,蒋调可能是比较主要的音乐调腔。这是因为蒋调声腔在叙事和咏叹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功能体系。蒋调从马调、周调演变而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连波认为,“周调吸收马调简朴、富于吟诵的唱腔特点,又吸收俞调的音调,经过溶解糅合,发展成一种抒情性和叙述性相结合的唱腔。”他分析说,“蒋(月泉)调是周调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说周调简朴平稳的话,那么蒋调则在行腔上加了若干装饰性花音,并使旋律悠畅多变,更为婉转抒情;同时在唱法上又吸收了京剧老生的部分润腔因素和发声方法,因而听来韵味醇厚,表现力较强。”[6] 当下苏州弹词家音乐弹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自己声腔加上曲牌进行演唱,一般苏州弹词曲调流派创始人大都如此,蒋月泉、张鉴庭、徐云志等调腔,糅合早期大家声腔,形成自身快慢相间调腔加曲牌的歌咏体系,传达自己演唱书目情绪。另一类运用是弹词家根据书情故事及人物表达的需要,兼用各类流派唱腔演唱,典型如蒋云仙《啼笑因缘》的声腔设计。蒋调的调腔运用属于前者,利用宽阔嗓音发展了高亢悠扬的高音咏叹,也开拓了低徊的低音咏叹。前者如《玉蜻蜓·庵堂认母》中对于元宰的唱腔设计,后者如《玉蜻蜓·厅堂夺子》中对于徐上珍的唱腔设计。蒋调声腔的特征是音域宽阔错落有致,以此进行叙事性咏叹,如《莺莺操琴》《杜十娘》《月下祝寿》《梅竹》《农讲所中教诲深》等,建构了比较完整的声腔体系。这个体系能满足复杂情感故事脉络节点的歌咏和抒情。苏州弹词个性调腔的成熟以此为标准。蒋调因此成为其他弹唱者应对各自书目咏叹抒情需要而普遍采用的调腔,听众也易听易学唱。这是蒋调声腔从个性声腔升格为流派唱腔的重要形态属性。

苏州弹词家在自身调腔形成流派外,还讲究自身说、表、白、噱、演的个性风格。在传统弹词书目故事表达中,弹词家需要使用说、表、白等口语艺术表现手段,在说法中现身,介绍故事进程和人物事迹。前已叙述,弹词书目经过长时间丰富扩展,一部长篇作品在局地能说月余,很难高频率在一地复书。为缩短复书周期,同时也为维系听众较长时间欣赏兴趣强度,弹词家往往想方设法敷衍丰富弹词故事,使弹词故事曲曲折折,跌宕起伏,孵化别裁别趣得好听点,《玉蜻蜓》中“问卜”“关亡”“骗上辕门”等就是案例。苏州弹词《钱秀才》中“颜大照镜”、《秦香莲》中“迷功名”、《白蛇传》中“大生堂”、《三笑》中的“面试文章”等都是经典样本。这种艺术敷衍扩展现象的背后有艺术经济因素,说相同弹词书目,有的弹词家演出极受人欢迎,票房爆满,收入可观;也有说同书目的弹词家,却因票房冷落而提早打道回府。于是,丰富长篇书目故事可听性和趣味性,成为弹词家维系艺术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苏州弹词家必须在书目故事的文学建构及文学传达两个层面上有独特创新,这是苏州弹词艺术流派生成进程中,于个性调腔创新外又一艺术发展的重要机制。

以此考察蒋月泉弹唱的《玉蜻蜓》,可见其文学建构发育出二次元结构。既有核心故事,如《玉蜻蜓》中金家故事和沈家故事,也有金家和沈家故事中次要人物故事的升格,升格为重要情趣人物,构成《玉蜻蜓》书目中的次级故事,如比较完整的法华庵故事,桐桥豆腐店老板拾子卖子的故事,金府小厮文宣亡命出走后翻身的故事,沈府小僮沈方逃亡遇主的故事等。这些都是次生级故事,在主体故事主干上长出的骨朵,逐渐生长为比较大甚至成为相对独立的分支故事。在这些动态饱满的次级故事中,有着许多艺术情趣横生的人物。这些人物的艺术塑造往往属于弹词家个性艺术充分发挥的范畴。蒋月泉在《玉蜻蜓》中在着力塑造金贵生、智贞、金张氏、沈俊卿等主要人物形象之外,充分运用说、噱、表、白等手段塑造门公、丫鬟、小贩、老仆、小厮、佛婆、问卜的算命瞎子和关亡的巫婆等次级人物的艺术形象,每个次级人物都有趣味的故事,都有特定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展示蒋月泉弹词艺术说表幽默戏谑的个性禀赋。从理论上总结,传统长篇弹词书目的次级情趣构成苏州弹词多维度欣赏,这是苏州弹词长篇书目历史流传的内生性驱动。弹词书目在流传中是否能形成情趣相对自主,文学故事相对独立的次级人物故事,是弹词书目能否能进入长期流变的核心机制之一。

可以说,蒋调调腔完成了蒋派艺术一次元形态,蒋月泉书目演唱主体情趣序列结构及次级情趣序列的复合,完成了蒋派艺术的二次元形态。据此,蒋月泉弹词艺术从调腔艺术升格为完整的流派艺术。

三、蒋月泉弹词艺术的主体精神

苏州弹词艺术流派的形成,除了创造个性声腔和完成文学传达之外,还需要有弹词家能够把这两者捏合起来的艺术精神。这类艺术精神既符合曲种的本体性,也有艺术家的主体性。这里说的弹词家创造艺术流派的主体性,指的是自弹词家本人禀赋生成的艺术发展本尊弹词家的禀赋。本尊实际上就是其艺术四观的综合,即弹词演艺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毋庸置疑,弹词书目具有鲜明的世界观,《玉蜻蜓》故事通篇伦理之道,尤以孝道为上,宣揚人性自重的世界观。《玉蜻蜓》的人生观强调个性自主,尤以金贵生和智贞,金张氏维护家庭权益,徐元宰庵堂认母等故事为代表。尽管这些故事中的人生观编织起了完整的封建社会人生观序列,但不可否认,这些人生观是以数百年来草根民众认可为前提的,否则该弹词作品无法流传。《玉蜻蜓》在人生观框架中设置复杂的经济人文生活价值观。需要指出,蒋月泉弹唱的《玉蜻蜓》中二次元人物故事可能比书中主要艺术人物价值观更丰富更有趣。也许,这是苏州弹词传统书目在历史流传中应对人文欣赏消费环境变迁的一种内在机制。蒋月泉在《玉蜻蜓》中细腻表现了“丫王”方兰的人生价值观,文宣、沈方等义仆的人生观,沈府中二房夫人及其丫鬟红运阴毒的人生观,老佛婆和金府老仆苏老太的人生价值观等。这些眼花缭乱各种情调的人生价值观,如风俗长卷般描绘出历史上苏州民俗人生的价值观。蒋月泉把这些艺术价值观建构成弹词文学和弹唱艺术交织为其艺术流派发展的内生驱动机制,孵化出蒋调艺术(发展)观。endprint

把上述三观捏合成为艺术观,是弹词家在说唱这些故事进程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发展观。不同的弹词家出于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处于不同的演艺环境,有着不同的艺术生存目标,形成各自的艺术发展观。所谓艺术发展观,指弹词家对自身艺术禀赋与书目演艺结合的艺术发展愿景。苏州弹词流派都有自身独特艺术愿景。以蒋调为例,体现在说、噱、弹、唱、演等环节上,体现在蒋月泉弹词艺术发展愿景的贯穿。蒋月泉弹词流派艺术精神最大特征是其艺术发展愿景的体现,表现为艺术描摹的率真,叙事的冲淡,评价的戏谑,歌咏的深情。

毋庸置疑,蒋调特点是中和抒情,既能厚重叙事,如开篇《刀会》,又能敞亮抒情,如《莺莺操琴》,也能深邃造境,如《剑阁闻铃》《梅竹》《农讲所里教诲深》等。因此,蒋调声腔被作为当代苏州弹词最为常用的声腔而普遍使用。更需指出,蒋月泉说表艺术浓郁的现代主义艺术精神,即用率真、中和、戏谑和细腻的说表艺术,解构每个人之间的故事关系和个性内涵,挖掘出其情趣品位,重构情趣盎然独特的弹词文学和艺术的整合。

四、蒋月泉弹词艺术流派的流传和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大致描述蒋调艺术的流派形态,其流派形态分为流和派两个方面。流,指蒋调声腔有自身垂直的流变,既有自身书目中作为核心声腔体系的流变,也有自身声腔成为一个科班体系,在弟子中保持一支艺脉而流传。作为派,指蒋调弹词艺术不仅有其声腔体系,而且有于声腔美学匹配的口语文学表现体系。并且,作为一种艺术流派的完整建构,蒋调弹词艺术已经有自身比较完备的美学、文学、音乐三者整合的艺术精神类型,并且具有渗透其他艺术流派中去,或者成为整个苏州弹词的一种基本艺术格式。如此建构起来的蒋调艺术,其传承就不仅仅是演唱其声腔那样简单,而是需要整体掌握蒋调艺术流派的美学品格、文学思维和艺术传达个性风格,只有如此,才能继承蒋月泉弹词艺术的精髓。

如何发展蒋调艺术流派。本文认为需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一是提炼和掌握蒋月泉弹词艺术的审美原则,尤其是掌握其艺术美学精髓,以蒋月泉弹词美学观照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促进和发展相关弹词作品,尤其是《玉蜻蜓》《白蛇传》书目进一步丰富,这个问题关乎苏州弹词传统书目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二是需要研究蒋月泉先生的文学思维,掌握其编创文学故事、塑造文学人物、刻画人物个性等基本思维格式,研究其中的文学态度,既有利于蒋调艺术的传承,也有利于以此丰富书目和创作新书目。三是继续深化研究蒋调声腔的发展,促使声腔美学和文学品位结合,进一步升华蒋调流派的综合艺术价值,使蒋调艺术成为苏州弹词长久不衰的非遗脉息。

参考书目:

[1]赵景深《弹词研究》,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丛书第四辑,东方文化书局,1977,2

[2]吴宗锡主编《评弹小辞典》,上海辭书出版社,2011

[3]周良《苏州评弹旧闻钞》(增补本),古吴轩出版社,2006,124

[4]陈灵犀《弦边双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5

[5]陈云《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增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20

[6]连波《弹词音乐初探》,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38-40

(作者: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上海市曲艺家协会理事、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声腔弹词书目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之声腔划分
简论江南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民国时期弹词的电台传播
苏剧音乐的曲调与声腔研究
浅析梆子声腔的当代发展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