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艺精品建构的整体性思考

2018-01-11周思明

曲艺 2017年12期
关键词:曲艺精品艺术

周思明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要求文艺创作要运用美学的、历史的观点与典型化的创作方法,创作出具有思想深度的历史内容和故事情节的丰富生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艺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特别强调,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曲藝精品的思想性

曲艺精品的思想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传达,是中国梦、强国梦理念的审美诠释。因此,“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曲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美感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

曲艺作为大众文化中传播力度较广、社会影响较大、受众面较宽的艺术门类,应该围绕“价值、文化、品质、创新”进行创作演出。而追求真善美永恒主旋律,强调正确价值导向,为观众塑造向上向善的艺术形象尤为重要。只有以此为基础,打造高层次、高品质的曲艺佳作才能起到积极正面引导广大观众的作用,向大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理念。

曲艺创演要丰富文化内核,讴歌时代精神。真诚面对当前时代发展现实情况,深刻关照当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和命运起伏,坚持内容为王、品质至上。这里关键是要看故事有无好的内容、有无代入感,人物塑造能否引发共鸣,演员表演是否真实到位等。

真善美是考量曲艺作品好坏的根本标准。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鼓舞人民士气,鞭策警示人们,是曲艺责无旁贷的使命。曲艺也和其他艺术一样,需要创造者和表演者用一种真善美的内容与形式去演绎,以实现曲艺的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真善美是衡量一切艺术的最高准则。优秀曲艺作品应该符合真善美的标准和要求,不能一味迎合市场,满足于博取观众一笑,做世俗的尾巴。

曲艺的人民性是其思想性的基本特征和突出要求,表现“人”与“民”的心“性”之根、之本,表现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曲艺的人民性体现在其自身包蕴着丰富多样的攸关民众利益及情感诉求的社会历史内容上,体现在曲艺家丰富多彩的创作实践上,体现在他们自觉深入人民群众中不断为老百姓送去欢笑与温暖的行动上。曲艺艺术形式决定了曲艺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不用复杂的音响设备灯光道具,一个话筒就能登台表演。曲艺是人民的曲艺,曲艺要反映人民的心声,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现实主义精神是曲艺的骨干和灵魂。这样精神指引下创作的作品,关切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柴米油盐,或凄美悲壮,或曲折幽婉,或慷慨激昂,或粗犷张扬,或温柔缱绻,或泼辣尖锐……它们千姿百态,各有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对世相刻画的真实生动,对人性刻画的鞭辟入里,对人心体察的细致深入,进而凸显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透视,对精神的追索,对灵魂的净化。一部中国曲艺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人民生活的反映史。无论是什么曲种,都能在平凡的历史生活中见出神奇,传达出感动,这不仅是曲艺充满蓬勃生机的内在动力,是曲艺穿越时空传递人类文化薪火的流通保障,而且是判断一部曲艺作品优劣高下的重要尺度。可以说,没有生活实感、凌空蹈虚的曲艺作品,不可能有真正感人的力量。

历史上的曲艺经典和精品昭示我们,曲艺的价值不只满足于逗人一乐、供人消遣,而应该具有人性批判与灵魂净化的修复功能,具有向下汲取生活艺术营养、向上提升精神境界的特点,具有整合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健全人格独特、新颖的艺术表现。因此,曲艺人要有正确的立场,要学习喜剧大师卓别林、果戈理、契诃夫,学习鲁迅,学习侯宝林、马三立、袁阔成等,对黑恶势力和不良现象横眉冷对、怒目金刚,对被侮辱、被损害、需要帮助的弱者,要心怀悲悯情怀,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要敢于讽刺,也要允许讽刺。曲艺决不能拿残疾人开涮,也不能不加批判地拿坑、蒙、拐、骗当笑料。价值观不端正,包袱再响亮也没有意义。以“三俗”取悦于观众的曲艺作品,市场再热,票房再高,也不能划归好作品范畴,还必须加以批判。

曲艺不能没有思想,但曲艺的思想不等于简单锲入的概念。曲艺作品中的思想,既非抽象概念的逻辑演绎,亦非外在于作品表层的标签,而是创作者运用曲艺艺术的特殊语言、曲调、形象、文本艺术地展示给观众的一种文化理念,如同恩格斯所说,对于艺术作品来说,作家的见解越隐蔽越好。这是曲艺作为一种艺术的内在规律性要求。

所谓曲艺精品,说千道万,乃是能让老百姓听得入耳,看得开心,过后还有所回味,进而在观众心中引发共鸣的时代佳作。“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②

曲艺创作者和演出者心中要有无数个活生生的人物,脑子里要有丰富生动的群众语言,用以支持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艺术形象。曲艺的特点就是“落地”,能够跟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以艺术的形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回答社会关切和热点、焦点问题。

曲艺精品的艺术性

曲艺是中国最具民族特点和民间意味的表演艺术形式,其主要的艺术特征表现在:首先,曲艺表演是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因而它的语言必须适于说唱,要生动活泼,简练精辟,朗朗上口。其次,曲艺不像戏剧由多个演员装扮成相对固定的角色进行表演,而是由少量演员饰演诸多不同角色,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把各种人物、故事表演给听众。因而曲艺表演较之戏剧,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再次,曲艺表演简便易行,对生活的反映快捷,曲目、书目的内容多以短小精悍为主,曲艺演员通常能够自己创作自己表演。其四,曲艺是以说、唱为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因而它是诉诸人们听觉的艺术。它通过说、唱刺激听众的听觉来培养听众的形象思维,听众在想象中与演员共同完成艺术创造。其五,曲艺演员必须具备坚实的说功、唱功、做功,演员只有具备了这些技巧,才能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事件的叙述引人入胜,从而博得听众的欣赏。endprint

曲艺通过说唱交待故事情节,描绘人物,介绍环境,渲染气氛。因此,要说得亲切清晰,唱得动听醉人,演得恰如其分。特别是说书、相声一类曲种,都具有曲折的、生动的故事情节,有的情节还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讲故事,重情节,是曲艺的重要特色。曲艺的抒情,要求是非鲜明,得乎人心,体现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崇尚、道德观念和欣赏爱好。

一段好的曲艺,不会局限于作品本身所表达的内容,还能让观赏者联想到更为广泛的弦外之音。这种联想是与作品的厚度和深度成正比例的。好的曲艺作品要有意境。要使作品(表演)有意境,就必须做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运用典型化原则。在曲艺创演中,要戒杂、碎、乱,而求准、精、深。“杂”是动作多而不清楚,“碎”是动作没有感情上的连贯性,“乱”是上蹦下跳,东窜西跑,手忙脚乱,眼耳口鼻乱动。而“准”是动作的目的性明确,“精”是在大量可表现某種思想感情的动态内容中选择出最准确而又最完美的动作细节。“深”就是动作要体现内容的厚度、意境的深度。

原创、独创是衡量曲艺作品艺术性的基本要求。曲艺创作要改变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首先就要力戒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问题。要清楚地认识,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曲艺创作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

创新是衡量曲艺艺术水准的重要依据。曲艺要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对于作品的创新就要有更高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观众期待曲艺家们能够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更多优秀作品,让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曲艺的繁荣发展之路,就是不断改革创新之路。曲艺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曲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创新是曲艺事业发展的生命。曲艺创新须面向观众、面向市场。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以适应市场和观众的需求。继承不是要把传统说唱形式原封不动地复制上演,创新也不是没有继承地另起炉灶。创新要在继承传统曲艺说唱表演艺术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观众变化的审美需求,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新的创造。因此,要敢于打破界限,融汇各种曲艺形式。演员在保留传统曲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转益多师。

曲艺创新要警惕和克服焦虑浮躁情绪,切忌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切忌打着创新旗号将曲艺搞得面目全非、非驴非马。换言之,曲艺 与各门类之间还是要有边界,有辨识度,创新须有理有利有节。不能把相声与小品、歌舞、音乐、话剧等混为一谈,曲艺艺术形式要保持自己的本色、本体、本质,而不能见异思迁、数典忘祖、买椟还珠。应当尊重和维护,传统中的精华部分和固有规律,要保留曲艺各品种的个性元素。当然,创新不能丢弃传统,也不等于彻底割裂传统而是在扬弃基础上去传承。以搞笑为诉求的曲种不能总是靠老掉牙甚至陈腐落后反人道的笑话愚弄观众,要在观念突破、题材拓展、视听反馈等综合效果上锐意改革、有所创新。优秀的曲艺作品,总是那些在自身体系基础上大胆吸收姊妹艺术或流行文化元素所进行的创新,从而受到观众的喜爱、专家的认可、市场的接纳。对那些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曲种,要认真反思,辨证诊断,甚至动大手术,在改进创新的阵痛中实现凤凰涅槃。那种打着尊重传统的幌子拒绝现代化创新的不作为姿态,只能是因噎废食、自寻死路。总之,曲艺创作既要尊重传统、保留精华,也要大胆创新、打开新局,要以现代激活传统,以创新赢得未来。

曲艺精品的观赏性

曲艺精品的观赏性,集中体现在运用表演技巧营造现场互动效果的实现程度上。在曲艺演出中,要以曲艺演员特有的睿智,即兴巧妙地引入矛盾、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得体地进行辛辣、幽默的批评和讽刺,在妙趣横生的表演中营造润物细无声的审美或审丑的艺术境界。曲艺要追求机智的即兴感。相声、快板、小品、弹唱等曲艺之所以受欢迎,离不开“现挂”(即兴创作)的因素。曲艺显现的情趣,无不源于曲艺的传统―拙中含巧、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真正的曲艺家,无一不是“文化杂货铺”,知多见广。正是因为这些随机应变的灵性,才使得民族曲艺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正因为曲艺这些随机应变的灵活性,才造就了民族曲艺的独特魅力。

曲艺演员作为曲艺作品的具体实施者,在舞台上营造的是一个气场,并用这个气场来感染观众,让观众被你抓住,让观众走进你的剧情。说要说得幽默雅致、品位不俗;学要学得惟妙惟肖,且有新创;逗要逗得大快朵颐,启人心智;唱要唱得如歌如泣,抑扬顿挫。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做到:一、吃透作品的意义,吃准每句台词的意思,切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二、吐字要真,要让观众听得清楚,要咬准轻重音、高矮音,把语气说对,把台词说准,避免怪声、怪调、尖音、炸音。这样说唱出来,观众才能听得入耳入心,喜闻乐见。三、表演要细节化,生动化。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细到每句台词,每个手势,真正把作品的每段话、每个字说到观众心坎上。四、节奏要稳,气口要匀,动作要稳,使观众听着舒服,看着得劲。五、学得要像。要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表演适度夸张,形神统一,将人物演活,把故事讲好。六、把握好尺度。表演时,动作节奏要快慢适度,声音高低要恰如其分,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七、配合要默契。演员之间配合得好,才能在艺术上出彩。八、风格要新。曲艺的风格流派多,不论哪种风格流派,都要追求清新,务去陈词滥调,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有所突破。

艺术如人。只有血肉、筋骨、肌理齐备,才有生命。其中,艺术性是其血肉和肌理,思想性是其筋骨,只有血肉丰润,肌理细腻,筋骨遒劲,方为上品。有一种观点,认为曲艺只要能搞笑,或者只要三观正确,是正能量,就是好作品。其实,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优秀的曲艺作品,说到底是那些“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作品。不管你是什么曲种,考量其高下优劣,标准无它,一要看其艺术水准如何,是否具备精湛的形式技巧、美学策略,要看观众是否喜欢、是否养心养眼;二要看思想立场是否端正,是否具备创新的探索性。最重要的是,是否创造出了典型人物。因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③

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创造精品,是伟大时代和人民对新世纪曲艺家们的期望与要求。曲艺精品的创造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殚精竭虑地推敲,呕心沥血地探索,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勇于标新立异,积极大胆创新。我们的曲艺虽然作品层出不穷,但精品创造却如滚石上山极其艰难。当前曲艺的市场化和供给侧改革,在“互联网+”“金融+”的新形势推动下,逐渐走向融合。但与此同时,仍需警惕资本话语权的越线。曲艺创作有其自身规律,归根结底仍要以优质内容赢得更多市场关注。因此,通过丰富的类型题材,脚踏实地地潜心创作,追求匠心打磨,生产出更多思想新、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质之作,才是市场与口碑双赢的根本保证。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新华网,2016年11月30日

②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新华网,2016年11月30日

③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新华网,2016年11月30日endprint

猜你喜欢

曲艺精品艺术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纸的艺术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精品画廊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爆笑街头艺术
釉光青精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