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技术到市场
——记务实又解渴的2017纺织之光“白鲨境泉”麻纺技术推广会

2018-01-11王菲

纺织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汉麻麻纤维脱胶

文_图/本刊记者 王菲

《尚书·大禹谟》有云:“野无遗贤,万帮咸宁。”湖北咸宁地处多丘陵山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为苎麻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并成为我国三大苎麻产地之一。2017年12月13日,2017纺织之光“白鲨境泉”麻纺技术推广会在此举行,是传统麻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碰撞,也是破解麻纺产业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的一次寻路。

正如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春兴所言:“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这一由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主办,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协办,孙吴县人民政府、立信染整机械(深圳)有限公司、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政府、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支持的技术推广会吸引了麻纺织产业链相关企业负责人、技术研发人员等近200人参会。

从麻纤维加工关键技术到梳理及针布的研发,到脱胶及深加工,再到纺纱技术,以及终端产品的市场发展,涉及麻类产品产业链条的“一群人”在这里知无不言,为了共同从事的行业能够走得更远而群策群力。

据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翠竹介绍,此次会议也是2017年在“纺织之光”支持下的第五次公益技术推广会。作为全国纺织行业的公益慈善组织,从2010年开始,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对纺织行业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科研项目和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进行支持,至今已支持了128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作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咸宁市咸安区在政府大力扶持下,苎麻纺织产业已经成长为当地的支柱型产业,咸安区苎麻纺织产业形成了苎麻种植、脱胶开松、麻纱、织布、印染整理、服装及成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中共咸宁市咸安区区委常委施继武表示,希望企业家们通过此次技术交流会的思想碰撞交流,共享互补,找到有效消除瓶颈的突破口,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推动麻纺行业迈上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麻纺协会与纺机企业的第一次密切互动,作为此次技术推广会的协办方,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55年来专注于针布的研发与制造,近年来为多家企业解决了棉纤维与麻纤维混纺导致的针布不适用、不耐用等问题。用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明星的话来说就是,自成立以来白鲨公司所做的事情都是针尖上的真功夫。

董春兴在《麻纺产业发展瓶颈分析》主题报告中指出,随着绿色着装理念的流行,含麻服装在日常生活中大放异彩,近年来含麻产品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目前,全球90%以上的苎麻产自于中国、70%以上的亚麻纤维加工量也来自于中国,此外,汉麻近两年来发展迅猛。“在我国,汉麻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从纤维分离、脱胶、纺纱、织布,再到最终成品,形成了全系列的产业链。汉麻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十分广阔,除了纺织服装,还可做医药产品以及应用于汽车内饰、航空、建筑等领域。然而,目前国内对于汉麻的应用过多依赖纺织服装,导致汉麻原料成本过高,制约了汉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董春兴说道。

谈及汉麻的综合利用,天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春红在题为《麻纤维资源综合利用》的报告中介绍道,汉麻纤维天然存在的多孔和空腔结构能够保存静止空气,在建筑用复合材料领域具有优势,可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其含水率低于水泥木屑板,重量较轻,强度却是普通水泥板的两倍多;此外,其阻燃、防火性能达到标准要求,尤其能阻挡烟雾扩散。王春红同时指出,麻类产品在交通领域的进一步拓展需要批量、标准化的供应,行业应对此有所重视。

作为汉麻的主要产区,位于黑龙江省的孙吴县连续两年种植面积近10万亩,占全国汉麻种植面积的3成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汉麻种植和加工基地。据孙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徐永新介绍,浙江吉麻良丝纺织有限公司把孙吴县的打成麻作为原料,生产加工的吉麻良丝品牌服装,成为杭州G20峰会和博鳌亚洲论坛的指定服装。孙吴县在汉麻资源优势基础上不断增强科技力量与品牌影响力,并且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会议期间,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春兴与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翠竹为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明星、立信染整机械(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区营业董事王清泉颁发了“纺织之光”捐赠证书。

本次技术推广会由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承泽主持。

当天下午,主办方组织与会人员走进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实地参观精华集团生产线。

作为一家以苎麻、亚麻、棉和粘胶为主要原料的综合型纺织企业,精华集团投入巨资建设了国内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苎麻脱胶污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公司还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研发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及废水循环利用项目。

会议现场。

麻纤维梳理五大问题的破解之道

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棉纺技术总监 陈玉峰

由于麻纯纺纱的难度,与其他纤维混纺则可改变其服用性能。目前的发展趋势为:麻纺设备棉型化、麻纺工艺精细化、麻纺混纺常态化、麻纺纱线细支化。麻纤维梳理主要依靠针布,梳理中容易出现梳理不充分、纤维损伤大、落麻多、针布嵌杂、不耐磨周期短、适纺范围不广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薄齿尖,高硬度,柔性分梳,表面强化处理等八项措施和思路,能够解决麻纤维梳理的相关问题,实现麻纺梳理质量的提升。

举例来说,河北企业生产L55/C25/R20 18.5tex纱线,FA201梳棉机型出现麻结过高的情况,采用针布适度加密的措施后解决了问题。

脱胶效果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国家高值特种生物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刘雪强

汉麻纤维加工技术包含韧皮纤维初加工、汉麻纤维脱胶、汉麻纤维加工生产线三个方面。韧皮纤维初加工的主要方法有三种,温水沤麻、雨露沤麻以及鲜茎皮秆分离。

温水沤麻是将收割的麻秆晾干后,浸泡于水中,利用细菌和水分对植物的作用,溶解或腐蚀包围在韧皮纤维束外面的大部分蜂窝状结缔组织和胶质,从而促使纤维与麻茎分离的加工过程;雨露沤麻通常用在水源有限的地区,适用于夜间有重露,白天气温较高的气候,对于天气的依赖度较高;而鲜茎皮秆分离采用机械手段直接将韧皮与秆芯进行剥离,在这个过程中不产生脱胶行为,只是在机械剥离时会刮去部分果胶,收获过程简便、纤维损失小,但是对设备要求高、工厂后续加工难。

生物脱胶与化学脱胶对比优势所在

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褚特野

传统的化学脱胶方式用硫酸浸麻,并用烧碱液对苎麻进行高温煮炼,纤维损伤严重、精干麻品质与可纺性下降,而且其排出的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

生物脱胶包括酶脱胶和菌脱胶,由于酶制剂一般由生物制品公司生产,设备投入和技术程度要求高,导致酶制剂价格高昂,脱胶企业没有能力承担真正意义上的酶脱胶。江西恩达麻类生物脱胶工艺技术现已成熟应用于苎麻、汉麻和亚麻的工业化生物脱胶生产,针对不同的原料和后纺对需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生物脱胶工艺。

与传统的化学脱胶相比生产周期相当,甚至生物脱胶要更胜一筹。相比化学脱胶节省一道浸酸工序,可降低能耗、节水、减排,同时,制成率可提高2%~6%。此外,生物脱胶后可纺性能提高,精梳梳成率提高。

降低浴比、提高自动化程度

立信染整机械(深圳)有限公司营业工程师 郭涛

设备是为生产工艺服务的,好的设备才能保证工艺的精确性。

亚麻的纺纱根据亚麻原料与纺纱工艺的不同,亚麻的粗纱纺纱,分为亚麻长麻纱、短麻纱和精梳短麻纱三类。每类又分为湿纺纱、干纺纱和润纺纱(半湿纺)三种。但作为煮漂,不论长麻粗纱、短麻粗纱还是精梳短麻粗纱,其煮漂工序,设备都是一样的。以亚麻长麻纤维湿纺工艺为例,工艺流程包括:长麻纤维→梳理、成条→预并→并条(1、2、3、4道)→粗纱→粗纱煮漂→湿纺细纱→烘干→络筒→蒸纱(成纱或织布)。

2005年左右,立信公司参与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关于汉麻的干纺生产工艺研发,内容涉及汉麻的化学脱胶、生物脱胶、闪爆、液氨整理、快速养生等多个课题。工艺流程包括:切麻→机械脱胶→挂麻→脱胶→分纤漂洗→脱水→烘干(射频)→机械软麻→快速养生→前纺。

对于汉麻产品来说,先有纱还是先有布?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部部长 亓焕军

岱银集团以研究汉麻纺织关键技术、开发高档汉麻产品、挖掘当地的传统汉麻文化为方向,利用岱银纺织服装全流程产业链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开发高端商务装、职业装、休闲类服饰,发挥岱银旗下雷诺服饰品牌优势,打造“雷诺·汉麻”品牌文化。

都说先有好纱才能织好布,所以是先有纱还是先有布?岱银一路走来开发汉麻产品的心得是,根据下游的用途、特点以及要求来设计开发适合的纱线,所以对于汉麻产品来说,是先有后端的需求才有前端的纱线的设计。

岱银集团的汉麻纺纱关键技术解决了麻类产品的粗硬感和刺痒感,柔软适体,外观细腻,提升了汉麻织物的档次,使汉麻面料成为高档成衣中的“奢侈品”。实现了高支汉麻混纺纱的突破,使面料轻薄细腻,更适合商务和正装的设计开发,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激发了民用高端汉麻纺织品的市场需求。

中国汉麻如何保持先机?

汉泰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 丁洪亮

成立于1999年的汉泰纺织,18年以来一直在做的就是汉麻这件“小事情”,并努力将它做到极致——2002年西雅图设计办公室成立,聘请美国设计师Nancy Williams Painter作为全职面料设计师;2012年,汉麻纺织品销售首次突破2000万美元;2018年新的汉麻工业园即将建成。

2018年2月,汉泰纺织即将登陆时尚面辅料世界之巅——Premierevision 巴黎第一视觉纺织展,国内仅有20余家企业收到了明年展会的“入场券”,汉泰纺织是其中唯一一家以汉麻为主要产品的参展企业。这是对于汉泰纺织坚持原创设计的高度认可。

中国在汉麻纺织品领域占领了完全的先机,如何保持这个领先地位?汉麻在中国已经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近两三年汉麻在中国有了质的飞跃,国内突然涌出了特别好的汉麻纱线、生产工厂,下一步如何保持这个好的发展态势?做自己的东西,坚持原创设计,然后等待市场的爆发。

猜你喜欢

汉麻麻纤维脱胶
黑龙江省汉麻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脱胶微生物菌群与Dickeya dadantii DCE-01菌株的苎麻脱胶性能比较分析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冷榨花生油酸法脱胶工艺
美国熊猫生物科技公司将建工业大麻纤维加工厂
我国汉麻高附加值产品受青睐
世界上最会“抗菌”的纺织明星
——大麻纤维
汉麻亟待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稳定剂在苎麻氧化脱胶中的工艺优化
汉麻纤维定量分析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汉麻纤维定量分析法获国家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