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创建的“特”与“色”
2018-01-11农家参谋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范小红
农家参谋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范小红
特色小镇创建的“特”与“色”
农家参谋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范小红
当前,特色小镇正逐渐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亮丽名片,作为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特色小镇建设被誉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探索,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模式”,引发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但特色小镇并非诸如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建设、改造的单纯性升级,也不是简单的打造升级中心镇等城市化载体,它需要始终秉持路径、理念及基本内涵方面的大胆、全面性创新,需培育与形成专属自身的“特”和“色”,只有这样,方能为所在地发展增添新动力、新色彩与新路径。今天,我以一名做过旅游的媒体人的身份与大家共同分享关于“国家战略下的特色小镇发展与创新路径”的几点心得,借以抛砖引玉,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更加开阔的思路。
特色小镇与媒体大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必然选择,也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开辟传统媒体发展新渠道,激活传统媒体内生动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
作为一名从事过旅游的媒体人,这几年我一直深度关注农业旅游、特色小镇、旅游+扶贫等业界动态,深刻体会到媒体行业与旅游行业天然具有高度关联性,两者几乎可以实现无缝对接、跨界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媒体和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了传媒擅长的创意优势,并与旅游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从而能够一方面整合各类旅游市场资源,激活旅游市场的内生活力;另一方面,为媒体发展转型提供新路径、新动能。
农家参谋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范小红在演讲中
特色小镇是一个始于策划终于产业链的有机生命体
要想把特色小镇真正做成人、居、产业、自然和谐的人类居住新模式,我认为首先需要将其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一个生命体。具体来讲,神志是小镇的灵魂,是文脉和新文化的融合;机能是功能构成,其中的各类技术、产业植入都属于这一范畴;秩序是运营方式,开发模式的统一;物质载体,是形式构成,美学呈现的部分。这样的有机体认识,就把特色小镇建设从平面的功能堆积,向着立体的生命构成层面发展。小镇的自主行为和沟通方式就是小镇与人的交互设计,从人听到、想到、来到,再到产生交互、交流、离开,整个交互过程的节奏、秩序、体验细节都是一个连贯而有机的过程。小镇的人格魅力是小镇进行品牌输出的前提,任何一个小镇都要以品牌输出为目的,没有品牌输出,小镇的品牌化改造就只完成了一半。只有各类品牌店、品牌产品通过小镇的有机升级,走出去了,特色小镇的品牌化目的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总之,特色小镇是目前中国小城市崛起计划的大机遇,只有从有机生命整体的层面来考虑、设计、注入灵魂、文化,调和诸多技术、功能,统筹考虑交互运营,和美学呈现,才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人居模型,引领社会发展。各种功能的无端堆积,只会让小镇设计趋同,浪费大好机遇。
特色小镇的魂与美学设计
特色小镇的魂是由当地的人文脉络,现代文明的新风尚,以及当地产业的进化升级等要素共同融合的结果。其作用是提领小镇的各种功能、元素,让其有凝聚力,形成足够的信息差,具备品牌传播特性。反之,就不具备传播特性。具体来讲,特色小镇的魂首先要基于对当地人文脉络的深度梳理,包括历史故事、人物、遗址、风俗、物产、自然环境等,找到当地的差异基因,寻找该差异基因与现代社会诉求的契合点,加以融合。然后研究当地产业体系,寻找特色产业业态。特色产业未必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但一定是有着品牌化潜力的产业,是当地的特色独有产业。前一轮中国的生产资料经济阶段,诸多地方的经济支柱都还是资源,资料类企业,但随着时间的转移,这类企业的功能一方面会进化升级,一方面会被转移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其地方支柱产业的地位会大幅度退化。这一轮特色小镇经济,也是高度前瞻性的为后续附加价值高的产业业态在做准备。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升级是当地城市魂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学设计是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时候却被忽视了,或重视度不够。毫不夸张地讲,对于一个小镇的定位高度,以及小镇的生命质量优劣,通过美学呈现的设计就会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
特色小镇的品牌输出
绝大部分的特色小镇在目前这个阶段还处在盲目建设,粗放运营的阶段。文脉的融合提升,细致的人因交互,完整的产业生态都处在摸索期。这绝大部分里又有一部分小镇的运营基础还是靠简单的业态体验,比如小吃、娱乐等。然而,即便我们所说的文脉、产业、交互这些都完成了,一个特色小镇也不能叫成功。只有与当地的产业、文脉、原住民、自然等要素充分融合,形成了品牌,并且品牌被以完善的模式输出以后,一个特色小镇才算成功。就像是美国的迪士尼、环球影城、好莱坞,当它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那一刻,在国外有了自己品牌店、品牌园区、品牌标识度,这个品牌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
将来会有一批特色小镇不仅有自己的一片根据地,与本土文化充分融合,还将会有自己若干的品牌店在外边,虚拟店在线上,作为品牌输出的端口。世界的文化也会因为,各地方品牌经济的崛起而形成新一轮的文化,经济大融合。
后特色小镇时代
特色小镇的经济现象是我们国家从要素经济向品牌经济过度的中间过程,是综合体经济阶段。那么这个阶段过后,也就是后特色小镇时期会有什么样的诉求呢。我认为后特色小镇时代有如下几个特点:
1.品牌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设计系统化,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再过三五年,会有一大批已经建设完成的特色小镇,或正在建设的特色小镇,品牌意识和大设计意识开始觉醒,重新融合当地产业,整合品牌体系。从品牌的定位、产品设计、研发培育,到各种规则、秩序的设计。其目的在于让小镇的品牌更具有凝聚力,更有品味,为品牌输出做准备。
2.提倡生态化的运营管理。生态化运营管理的意思一方面指的是商业,产业,人居的有机融合,一体化管理;另一方面指的是原住民,外来居民,商业居民,与管理者的有机融合。只有把商业体验,生产,和人居服务结合在一起进行运营管理,把当地人和外地人和公司化运营体制一体化融合,才能让管理工作更持久,稳定,有效率。
3.掀起返乡创业热潮。随着当地小镇的产业新兴和复苏,在当地创业成功的概率会大大提升,将会有一大批外地务工者,返乡创业。这其间不乏一些原来就有手艺,但是苦于无平台施展,被生活所迫而转行务工的匠人。
4.出现国际化品牌输出。将来会有一批特色小镇,以园区或品牌店的形式做品牌输出,不仅输出到其他地区、城市,也会输出到国外。
5.复合型大品牌的产生。某些先天条件很好的特色小镇,比如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和产业资源都比较优越的地方,品牌效应会被放大。会有自己品牌的影视,动漫,衍生产品,特色产品和品牌店成为复合型IP。并可能会进入资本市场,被资本热捧。
其实,无论我们的社会如何发展,其最终诉求都跟物质无关,皆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幸福感。特色小镇的发展,务必要与人文回归,人居和谐,产城融合相结合,只有这样,小镇才会成为乐居的小镇,幸福的小镇。
2017年9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报业旅游联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办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百名镇长“贺兰山论剑”暨中国特色小镇媒体推进大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举办。八方嘉宾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特色小镇镇长齐聚贺兰山脚下,为推动中国特色小镇建设“论剑”贺兰山。
农家参谋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范小红,作为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旅游十大风云人物,中国旅游“新浪金足迹”获得者,科普中国优秀科普传播人,德安杰环球顾问农业旅游总策划,受邀以《特色小镇创建的“特”与“色”》为题,与现场嘉宾及收看直播的观众进行了倾情分享。
(本文摘自农家参谋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范小红在首届全国百名镇长“贺兰山论剑”暨中国特色小镇媒体推进大会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