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剧唱腔与音乐初探
2018-01-11郑远慧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文|郑远慧 嘉应学院 客家研究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客家山歌剧的唱腔与音乐都来自流传在客家地区的山歌、小调、说唱、舞歌和宗教音乐等,不过不同的戏、不同的人物会各有侧重而已。
一、首先说山歌
流传在客家地区的山歌数量很多,据历年各地记谱、录音收集的算来大约有四、五百种之多。这些山歌调式也很丰富,有羽调、微调、宫调和商调式的,其中以羽调的居多,尤其流传在梅州地区的山歌,如“梅县松口山歌”、“兴宁罗浮山歌”、“五华长布山歌”、“蕉岭长潭山歌”等都是山歌剧唱腔里使用得最多的曲调来源。这些原生态的山歌(当地称为“原板山歌”)太多节奏自由、悠长、速度缓慢、旋律优美动听,这就给山歌剧的唱腔设计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如:《八月十五光华华》梅县松口山歌(谱例选自客家山歌王张振坤山歌集[C]张振坤.梅州:岭南音乐编辑部,1992)(如谱例1)
如:《有哪喜事话哥知》(谱例选自客家山歌唱腔选集广东省文化厅、梅州市文化局、群众艺术馆编;花城出版社:2003、3)(如谱例2)
如:《老汉越活越年轻》(谱例选自客家山歌唱腔选集广东省文化厅、梅州市文化局、群众艺术馆编;花城出版社:2003、3)(如谱例3)
早期山歌剧唱腔设计者除直接套用原板山歌外,干脆将原板山歌进行节奏压缩,例如剧种初创时期,兴梅文工团创作排演的独幕山歌剧《回心转意》和兴宁县文工团创作排演的独幕山歌剧《同心合力做起家》就是套用“兴宁水口山歌”和“客家五句板”等。1956年由米柯(陈美豪)编曲的独幕山歌剧《巧相逢》使用“梅县松口山歌”、“丙村山歌”和“五华长布山歌”等根据剧情和人物性格的不同将原板山歌作了节奏压缩处理,由此产生了第一批山歌剧新唱腔,大受群众欢迎,通过电台和唱片流传开来后,到处都传唱这类新山歌,山歌剧也进一步得到了广大群众承认、欢迎、肯定和接受。
谱例1:
谱例2:
谱例3:
随着剧种的发展,山歌剧表现的内容不断扩展和深化,单一的套用原板山歌和简单的变体已无法达到体现人物性格的差异和剧情变化的要求,于是山歌剧的编曲者们开始多方面对音乐唱腔进行探索和实践。如1956年梅县民间艺术团上演的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柳湖村》和大型古装戏《望江亭》、《龙凤锁》等,编曲颜瑾光等开始探索音乐唱腔戏曲化的路子,比如吸收戏曲“一板三眼”的慢板板式唱腔及“二六”(流水板)等板式变体来设计山歌唱腔,虽然这种板式变体不系统、不成套、不规范,但也使得山歌剧唱腔别开生面,在后来诸多变体中以一种不同的形态而存在了。
与此同时,山歌剧音乐的编曲者们也在从事另一种新的探索。以南歌(滕仲英)、郑珊(吴镜荣)、张振坤为代表的作曲者们还采取了民歌联缀的手法,将一首首经过选择和处理的山歌曲调和其他发展的曲调联缀起来加以变化,从而创造出比较完整的大段唱腔来表现人物丰富的情感和变化的剧情。如在这一时期上演的《彩虹》、《唱夫归》、《伤疤恨》、《花果山前》、《刘三姐》、《牛郎织女》、《挽水西流》、《螺蛳姑娘》等一批剧目,唱腔音乐各擅胜场,演员演唱美不胜收,一大批能演善唱的演员不断涌现,好戏层出不穷,使山歌剧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经过了文革停滞时期和恢复期后,到了振兴发展期,此时的客家山歌剧犹如涅槃的凤凰,展翅高飞!编创人员精英云集,好剧目、好演员争奇斗艳,好戏连台,获奖无数!
音乐唱腔方面,山歌剧的作曲家们在音乐院校作曲专业毕业的陈勋华(国家一级作曲)的大量创作引导下,作品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山歌剧的音乐唱腔既吸取了戏曲音乐的特点,又借鉴了歌剧、歌舞音乐剧的长处,唱腔方面出现了成套的咏叹式的大段唱腔,使用人物音乐主题贯串,采用交响化的恢宏结构,加入多声部混声大合唱以及充满张力的舞曲,器乐曲的烘托,让山歌剧基本形成了“民族方言音乐歌舞剧”的新的表演格局,浓郁的地方风味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获得了广大观众和专家的热烈欢迎和肯定。这时期的剧目有《山稔果》、《等郎妹》、《山魂》、《桃花雨》等,这些剧目分别获得了“文华奖”、“中国戏剧节金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大奖,向广大观众展示了这一新兴剧种在拓展题材多样性方面的张力,也展示了客家山歌的极大魅力!
谱例4:
谱例5:
如:《哥行三步妹跟尾》(谱例选自客家山歌大师汤明哲课堂笔记;2005)(如谱例4)
如:《妹子二十桃花开》(谱例选自客家山歌唱腔选集广东省文化厅、梅州市文化局、群众艺术馆编;花城出版社:2003、3)(如谱例5)
二、客家小调
客家山歌剧唱腔里,除了采用客家山歌外还吸收了不少客家小调。所谓“客家小调”是指流传在客家地区民间有别于山歌的一些歌谣,它的节奏不象山歌那样自由、缓慢、悠长,往往是比较轻快、活泼、诙谐、动听。早期的山歌剧《补鞋》音乐中,老艺人颜瑾光将群众熟悉的客家小调“卖杂货”、“拜伯公”、“凤求凰”等揉进了人物唱腔中,上演后受到观众的好评。此后山歌剧里渐渐大量采用这种轻松、活泼的民间小调作为过场音乐和剧中人物的唱段,尤其在具有喜剧风格的戏中,这种民间小调流畅 、轻松,成了推动、丰富剧情的有效手段。经常采用的客家小调有“猜调”、“剪剪花”、“十月花”、“尼姑下山”、“送妹几个压岁钱”等几十种,在个别剧目里,甚至有主要人物也大唱小调的情况。不过总的说来,山歌剧里主要的唱腔音乐还是采用客家山歌为主就是。
三、说唱音乐
说唱音乐主要指“竹板歌”(又称“五句板”),它是羽调式的曲子,五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间还有小的间奏,加上竹板敲击声,颇为动听。以前又称“叫化歌”、“讨食歌”,是乞丐沿门乞讨时所唱的调子。民间歌手主要用它来说唱“传本”,就是演唱故事,据说这种传本有几百上千个,以前有人油印出来卖,许多返乡的华侨都会买了带出外面去看,也买“五句板”说唱的录音带出去听,听到动情处,边听边落泪……“竹板歌”主要流传在兴宁、梅县等地,后来凡客家地区皆有这种说唱了。对这种音乐,山歌剧当然不会错过的,在很多戏里也吸收“竹板歌”的音乐,有些作为主人公讲述往事时用,有时作为戏里的过串音乐用,有时作为人物唱腔用。大型山歌剧《等郎妹》”戏台休妻”一场戏里,有一大段“五句板”说唱“十五娇娇三岁郎”,使用了慢板、平板、急板、平腔、高腔等五句板腔调,故事动人,加上放大了竹板敲击的打法、声响,被誉为极具震撼效果的“经典”。
如:五句板唱腔,平板(谱例选自客家山歌大师-汤明哲即兴山歌选四海飞歌、汤明哲著;2002、1)(如谱例6)
如:《迈步飞过万重山》(谱例选自客家山歌唱腔选集广东省文化厅、梅州市文化局、群众艺术馆编;花城出版社:2003、3)(如谱例7)
四、舞歌音乐
舞歌音乐主要包括:“竹马舞”音乐、“杯花舞”音乐、“船灯”音乐等,这些民间歌舞一般都有特定的音乐伴奏,舞姿优美,音乐动听,后来加以整理、提高,很受观者欢迎。山歌剧吸收这方面的音乐主要用于戏里的歌舞场面,有些也只采用其音乐作为气氛的烘托之用。但是也有些例外,比为1963年的小戏《两块六》里,戏里人物小青就边舞边唱“马灯调”,描写一个回娘家的新媳妇,那种欢快而又忐忑的心情,十分贴切可爱。
五、宗教音乐
流传在客家地区,尤其是梅州地区的宗教音乐(“佛曲”)很多,香花佛事的音乐更加丰富而且极有特点,不少群众得到佛曲的录音经常放来自我欣赏,说明了群众的喜爱程度。客家山歌剧音乐充分吸收佛曲的精华,用在自己的戏曲音乐里,或作为烘托气氛的器乐或作为人物的唱腔,又或将之配成合唱形式出现在戏里,都取得了很好的剧场效果。比如大型山歌剧《山稔果》的终场大合唱中,全村老少一齐迎接烈士忠魂还乡,他们拿着鲜花,跳着庄重的舞蹈,唱着悲壮的佛曲改编的混声大合唱。闭幕以后仍然绕梁不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又如大型山歌剧《桃花雨》里桃子面对即将为开发旅游区而炸毁的新房,唱起经过改编的咏叹性的佛曲“啊——我的粉墙白屋”时,一种依恋、不舍的深情也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谱例6:
谱例7:
六、客家山歌剧的伴奏
客家山歌剧的伴奏没有严格规定,一般就是以民乐为主的混合乐队,跟腔的主奏乐器有竹笛、高胡或板胡、二胡、扬琴、琵琶等,有些加上点木管、小提、大提组成混合乐队,梅州市山歌剧团曾加入合成器等电声乐器,效果也还不错。打击乐器有:板鼓、木鱼、堂鼓、小鼓、小锣、小钹、大苏锣等。由于还没有形成自身独县特色的锣鼓经,所以打击乐一般比较简单,常用的有“撕边”、“单槌”、“三句头”、“七星”、“乱捶”、“冲头”、“急急风”等。
结语
客家山歌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发展的最大收获就是成就了一个剧种,客家山歌剧,它一直是客家地区最受欢迎的一个剧种。是流行于客家地区受客家群众喜爱的原板山歌素材创作的一种客家方言演唱的歌剧,多以原板客家山歌唱腔元素综合西洋现代歌剧创作技法相结合,多使用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的简易曲式结构,唱腔采用优美、传统、精典素材、曲式结构变体、旋律方面变奏丰富,节奏、调式富于变化,传承民歌调式、民族五,六,七声调式与大小调。
山歌剧要生存发展,要综合治理,要弘扬、发展客家山歌,是坚守客家文化地域特色的重要一项,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客家山歌发扬客家山歌,保护客家山歌发展形成的山歌剧。不断丰富客家山歌剧这一文化瑰宝“天籁之音”,使其能在一代代客家人的挖掘与创新中结合新一代的文化元素,发展创新,与时俱进,成为客家人喜爱的精神食粮,用艺术的智慧将客家山歌剧发扬光大,让客家山歌的唱腔与音乐更加焕发青春,在继承与发展客家山歌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客家山歌剧作品,既不失传统原板山歌的原汁原味风味,也不失客家山歌创新发展意味,传统与现代成功结合,更加完美发展创新!
[1]山歌汤创作演唱艺术[M]汤明哲,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0.
[2]山歌剧研究[M]梅州:梅州市戏剧研究室出版,2016.
[3]客家山歌探胜[M]温萍,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
[4]客家风华[M]胡希张、莫日芬等,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5]客家艺能文化[M]王耀华,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