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教学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2018-01-11唐念
文/唐念
一、课余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大学生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的要求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在课下他们总是以各自不同的需要角度来表现自己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参与动机,他们都是在确立学习的需要之后,才产生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相应的学习参与动机,最终都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如:求知欲、成就感、自尊心以及对追求健康等特征。但由于她们在家庭背景、文化观念、生活地域等方面的不同,也造成了他们对体育艺术类课程有不同的学习需要差异,些都是现实存在的情况。当大学生有可能达到或自我认为已经达到满足需要的目标时,心理状态就会逐渐转化为参与学习动机,更多的推动自身从事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向自身认定行为目标前进。这种参与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兴趣,主动积极的情感状态,良好的注意力和持久顽强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并将会逐渐走向具有成熟和个性化的方向,最终可能形成其终身参与的体育行为。相反,当大学生个体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的需要或自我表现得不到满足时,就可能导致其逐渐远离该课程的参与学习。
二、改进措施
很多大学生是出于休闲娱乐的动机进行课外体育运动的。学生在学校体育课之外的时间里进行训练,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为目的身体活动。
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的支配上,娱乐需求占较大比重。在繁重大学学习阶段加强课余体育锻炼很有必要。但大学生活较之于高中生活,相对轻松、闲适,大学生在学习之余,更加注重对自身生活品质的提高,其个人休闲娱乐的需求自然就显现出来,且占据较为突出的位置。因此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普及性极强的课余体育项目,如集体操、舞蹈、呼啦圈、跳绳、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活动。将体育娱乐与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起来,实施过程中,尽量缩小两者之间的区别。体育教学在健身的基础上突出娱乐性,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一种愉悦的感觉,无论这种感受是来自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抑或是来自活动的场景。这些愉悦感、轻松感和满足感的获得,是体育教学的间接目的。以间接目的为依托,最后实现直接目的,达到体育锻炼着重于对身体的训练或磨练,在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精力的充沛,使学生在锻炼中获得愉悦感受,而这种感受,则是在兴趣爱好的促使下,靠锻炼习惯和心理状态的作用,共同形成对课余体育的共鸣。
三、未来发展益处
课余体育训练能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所必要的仪表和风度。一个人的仪表和风度也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 一个人看起来仪表堂堂、潇洒英俊、衣着得体、举止大方、动静适度便会得到更多的注意、赏识和吸引。
课余体育活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机会。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情感、个人秘密不愿意轻易向他人吐露, 然而大学生进入准社会的大学校园后, 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出现强烈的交往需要。研究表明:接近因素能增进人际吸引, 简单的社会互动也会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好感。体育活动内容具有人际交往的开放性,体育活动过程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体育活动中许多项目不仅需要个体的自主性活动, 更需要同伴之间的协作配合。往往个体的自主性发挥必须通过协作才能发挥出来, 集体性项目尤其如此, 这为大学生的互相接近提供条件。如篮球进攻战术的传切配合, 不仅需要队员最佳时机的切入, 还需要队友及时准确的传球,而这种战术的完美配合是需要队友之间长期的练习-交流-磨合-再练习-再交流-再磨合才能完成的, 这种练习过程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时间、空间、机会和可能性,同样宽容和理解也是人际交往成功的法宝, 只有对别人的失误给予宽容, 对他人信任, 及时的沟通与理解,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理解。所以体育竞技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直接作用。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结束语
大学的体育文化在课余体育活动中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校园体育精神,其主要内涵就是校园体育理念的构置和体育精神的影响,表现在教育性、品德性和社会性等诸多方面, 因此,体育文化内涵的构置要遵从社会需求、校园文化的繁荣、学生素质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发展规律,以创新精神引领体育文化建设,以繁荣体育活动发展文化内容。
[1]阮盼盼.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5.
[2]魏振强.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改革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3(25):220.
[3]周全义,王建强.新时期高校体育专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许昌师专学报,2000(0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