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台骁将邱天胜“四世一品”诰命病害分析及形制考证

2018-01-11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7期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 泉州 362000)

平台骁将邱天胜“四世一品”诰命病害分析及形制考证

陈晓岚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 泉州 362000)

福建省泉州石狮市东埔村邱氏宗族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捐赠了一套“清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敕封邱天胜及上三代为一品诰命”,下文简称“四世一品”诰命。这套诰命质地柔软、织物组织紧凑、纹样细腻,织造工艺高超,但经长期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诰命残缺、破洞、文字缺失、皱褶、破裂、脱丝、污渍、褪色,保存状况令人堪忧。文章通过对诰命的质地、织物组织结构、纹样形态等进行科学的分析检测,比对同时期诰命,考证出其原有形制,拟定合理的保护修复技术路线,为实施保护修复及复制工作提供依据。

邱天胜;“四世一品”诰命;现状分析;形制考证;保护修复

1 邱氏家族简介

1.1 邱氏宗族的迁徙与繁衍

东埔村位于泉州东南20 km处,东临大海,北连大堡、祥芝,南靠伍堡,地理位置优越,是福建省石狮市鸿山镇东埔一村、东埔二村、东埔三村的总称。历史上东埔也曾称“东珏”“东淮”,《西山杂志》记载,“村人从渔而生,渔舟归来,鱼满于东畔之埔也”,得名“东埔”,又名“东坡”。《石狮东埔邱氏族谱》记载:东埔邱氏源自河南光州固始人宋邱一族,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东埔邱氏始祖奕田公(1332—1403)避乱入闽,迁居晋江二十都龙窟,后分4柱,奕田公居住西港,次子思文(必秀公)见东坡山川秀美,备数百金向刘氏购置一片山地,移居于此,开创东埔邱氏基业,后被尊称为“东坡公”[1]。东坡公在东埔开基后,子孙繁衍颇盛,历代人才辈出,明清两朝,科第蝉联,如明邱清任文渊大学士,邱明浩任四川巡抚,清邱天胜任贵州参将,邱有道(邱天胜之子)任揭石守备,邱有章任澎湖水师副总兵,邱懋功任厦门右营游击等[2]。

根据《东坡邱氏世谱》记载,邱氏始祖奕田公次子思文公(东坡公)生两子,江公和海公,江公生三子,长子守魁居引东(引东派),二子守勤徙居泉南新桥,三子守能居引外(引外派);海公生两子,长子守正居引内(引内派),次子守垕(引后派)[1],笔者据此整理出东埔邱氏引东派世系谱图。

邱氏奕田公(始祖)→二世思文公(亦田公次子,居二十都,号东坡公)→三世江公(思文公长子)→四世守魁(江公长子,居引东)→五世乾德(守魁公次子,引东长房二之派)→六世颙观(乾德公次子)→七世光公(颙观公之子,引东顶书房之祖)→八世一春(光公长子)→九世宗锡(一春公养子)→十世道俸(宗锡公长子)→十一世钟义(邱天胜,道俸公弟四子)→十二世有道、有富、有贵、有鹤(钟义公四子)

1.2 邱天胜及“四世一品”诰命

邱天胜(1633—1713),字孚功,号凯臣。因平台戌边有功,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邱天胜奉旨进京殿授,以军功授荣禄大夫左都督兼管贵州参将。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康熙皇帝下诏敕封邱天胜为“一品”其妻刘氏为“一品夫人”,连同其父邱道凤、母王氏,祖父邱来治、祖母王氏,曾祖父邱孟春、曾祖母王氏等三世亦受恩荣赠“一品”。《石狮东埔邱氏族谱》记载了“四世一品”诰命的全部内容,其中敕封邱天胜的诰文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国重干城,特贲褒扬之典功,高营卫式膺殊渥之施,载沛荣纶,用嘉懋绩。尔左都督管贵州抚标右营游挈事拖沙喇哈番邱天胜,英猷克矢武力维宣,抚恤师徒广仁风。于挟纩,勤劳军旅鼓壮气。于同袍,闽惠攸颁徽章宜锡。兹以覃恩特授尔阶荣禄大夫锡之诰命于戱,幕府疏动尚钦,承夫宠泽,严廊行为,爰诞畀以恩光,袛受崇褒益恹来効。

2 “四世一品”诰命保存现状分析

“四世一品”诰命墨写于黄地祥云飞鹤纹锦上,用满汉两文书写,左边为满文,右边为汉文,头尾均有两条上下翻飞的双龙图案,双龙中间均有“奉天诰命”4个字。该诰命一直由邱氏后人保存,由于保存方式和使用方法不当,目前文物本体保存状况极差,仅余6段残片,尺寸如下:残片1为107.5 cm×28.5 cm;残片2为71 cm×28.5 cm;残片3为74 cm×28.5 cm;残片4为57 cm×28.5 cm;残片5为80 cm×28.5 cm;残片6为14 cm×28.5 cm。

诰命本体病害有:经线断裂,纬线脱落,残缺,污渍,破裂,皱褶,破洞,褪色,文字缺失,裹布及两端轴头均已缺失。根据诰命保存现状分析,以上病害对其外观影响较大,原有形制遭到严重破坏,脱丝、破裂、残缺部位有恶化的趋势,对诰命今后保存和研究极为不利,亟须对该文物采取保护修复措施。

诰命病害示意图及局部病害图如图1、图2所示。

图1 诰命病害示意图

图2 诰命局部病害图

3 “四世一品”诰命的分析检测

在保护修复工作实施前,应对“四世一品”诰命进行科学的分析检测,这关乎到保护修复方式方法的确定,减小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对织物纤维的损伤。

3.1 纤维鉴别

对诰命中的纤维进行取样分析,以确定其材质。鉴于文物的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选择简便易行的显微镜观察法,分别在隐蔽部位对织物经纬线取样,用哈氏切片器切片,观察纤维的横截面和纵面。经显微镜观察后可知该诰命经线、纬线均为桑蚕丝,见图3。

图3 诰命纤维鉴别图

蚕丝是由丝素和丝胶组成,丝素为纤维状蛋白质,丝胶为球状蛋白质,它们具有强度高,伸展性强,吸水性好,光泽柔和及耐弱酸作用等特性。当环境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时,丝纤维会产生热胀冷缩和湿胀干缩,造成纤维的变形;在酸、碱及光照等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下,会产生化学和光化学的降解,使蚕丝纤维的性能产生变化[3]。据了解,“四世一品”诰命长期保存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每年端午节前后邱氏后人按祖上的规矩将诰命拿出来晾晒,蚕丝纤维会因此热胀冷缩和湿胀干缩,造成纤维变形、最终导致纤维断裂。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协同作用,对诰命本体起着不容忽视的损害。

3.2 织物组织结构分析

通过便携式显微镜观察,该诰命质地柔软,组织结构为斜纹纬锦,正面地组织结构为三上一下右斜纹,经线细纬线粗,经线直径为0.13 mm,纬线直径为0.78 mm,经纬密度分别为80根/cm,32根/cm(16地纬+16纹纬)Z捻向,属弱捻,如图4所示。

图4 诰命织物组织结构图

3.3 纹样图分析

诰命所用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头尾均有两条上下翻飞的双龙图案,正文部分纹样为云纹飞鹤,该纹样是通过纬向在织物正面显花,且4个循环变换一次织物颜色。纹样精美、细腻,织造工艺高超(图5)。

图5 诰命纹样图

4 “四世一品”诰命形制考证及保护修复技术路线

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颁发的诰命,是用于封赠一至五品的官员。这种封赠制度可以对官员先代、妻室、子孙后代实行推恩封赠,可承袭数代,生者受封,死者受赠。清代封赠制度承袭明制,且对封赠的范围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如“顺治五年,定制,凡遇恩诏,一品封赠三代,诰命四轴”,“乾隆三十二年定:一品封赠三代;二品、三品封赠二代;四至七品封赠一代……”本人得封称诰授,推恩封赠官员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夫人,健在者称诰封,已故者称诰赠。诰命颜色可以分为三色、五色、七色,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圣旨颜色越丰富。据此笔者初步推测邱天胜“四世一品”诰命原有形制应为4幅。

4.1 形制考证

为了确定诰命的形制及颜色分布规律,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邀请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品修复专家、南京云锦博物馆纺织品复制专家来馆指导修复、复制工作,并赴潮州饶平新圩镇侨光村,考察庄氏后人保存的庄宏略“四世一品”诰命,该诰命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所藏诰命为同年同月同日封赠,因此可参考性极强。

庄宏略(1659—1714),出生于饶邑的桥梓楼(今新圩镇侨光村)。《饶平县志1979—2005》记载“康熙初年,东南沿海烽烟四起,清廷扩充军力,招兵买马,宏略毅然投军。他体高魄大,臂力过人,刀枪剑戟,无所不精,深得官长同袍赏识。在战场上,他不辞艰险,奋勇杀敌,屡建奇功,官擢左都督,领四川黎雅营。”[4]康熙三十六年,朝廷加封庄宏略为“特阶荣禄大夫”,封其妻张氏为“一品夫人”;赠其父、祖父、曾祖父为“特阶荣禄大夫”;封赠其母、祖母、曾祖母为 “一品太夫人”。

据庄氏后人介绍,庄宏略“四世一品”诰命原本应有4幅,赠其祖父那道圣旨30多年前不慎被焚毁,其余3幅保存较为完整,局部有色块残缺、经纬线断裂、边沿脱丝、污渍、褪色等现象。诰命总长约447.3 cm,通宽约30.6 cm,头尾均有上下翻飞双龙图案,颜色分别为黄咖、灰蓝,每个色块长度约为43.4 cm;正文部分灰绿、棕色、米黄、土黄、金黄偏红五色重复出现,每个色块长度约为29.5 cm,此外每幅圣旨均配有五彩飞鹤云纹织金锦裹布,长度约为36 cm。综合现存的3幅庄宏略“四世一品”诰命可以基本确定其原有形制。诰命色块的排列规律从左至右分别为:黄咖(翻飞双龙图案)—金黄—灰绿—棕色—米黄—土黄—金黄偏红—灰绿—棕色—米黄—土黄—金黄偏红—灰蓝(翻飞双龙图案)—五彩飞鹤云纹织金锦裹布,色块分布示意图如图6所示。

图6 清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敕封庄宏略为“一品”诰命颜色分布示意图

我们经手持式显微镜观察分析得知,两件诰命织物组织结构同为斜纹纬锦,正面地组织结构为三上一下右斜纹,织物纹样均为云纹飞鹤,色块分布规律一样,颜色相仿,尺寸相近。按封赠等级推测邱天胜“四世一品”诰命缺失裹布为五彩云纹飞鹤纹织金锦。此外,我们还运用精密色差仪记录庄宏略“四世一品”诰命每一色块的颜色,参考同时期相对完整诰命的颜色排列规律,大致可以复原出邱天胜“四世一品”诰命的原有形制。针对上述考察结果,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已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按原工艺、原材料对诰命进行复制,补全缺失的部分。

4.2 保护修复技术路线

为了更好地研究该诰命极其珍贵的历史信息并延长其保存寿命,按照丝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原则制定如下保护修复技术路线,使文物尽可能恢复原有形制[5]。

表面除尘→杀虫防霉处理→绘制纹样图、病害图→对病害处拍照→取样分析→斑点实验→回潮、整形→定型阴干→修补面料及缝线的染色→针线法修复→包装→保存保管→资料整理→建立档案、撰写修复报告。

5 结束语

抢救性保护重要文物是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的首要责任。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工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必然会促进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提高。同样,文物复制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国家珍贵文物,另一方面还可供文物收藏爱好者鉴赏研究。邱天胜“四世一品”诰命的保护、修复及复制工作还在延续,笔者会继续撰写文章记录后续修复和复制的成果。

[1]萧庆伟,邓文全,施榆生.闽台涉台族谱汇编077[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2]李丽月.石狮文史资料总第二十辑 石台亲缘[M].石狮:石狮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2013.

[3]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编.纺织品鉴定保护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4]饶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饶平县志(1979—2005)[Z].

[5]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保护技术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Problem Analysis of and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Imperial Mandate of Qiu Tiansheng’s Four Generations as First-rank Court Of fi cials

CHEN Xiaolan
(China Museum of Margi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Quanzhou Fujian 362000, 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imperial mandate of Qiu Tiansheng's four generations as first-rank court officials. The scroll has soft texture, compact structure and fine dermatoglyphic pattern. However, through the years, due to natural or human causes, the scroll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imcompleteness, holes, gauffers, stains, color-fading, etc. It's in a worrisome conservation situation. This study will do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scroll's original form by analyzing its texture, textile structure, dermatoglyhpic pattern, etc. and comparing it to other contemporary mandates, so as to propose a plausible repairing and preserving plan.

Qiu Tiansheng; four generations as first-rank court officials; status quo analysis;original form; repair and preserve

G262.1

A

陈晓岚(1985-),女,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品保护与研究。E-mail:288689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