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北京市西城区历史街区街道空间的营造
——以东绒线胡同为例

2018-01-11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胡同营造街道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浅析北京市西城区历史街区街道空间的营造
——以东绒线胡同为例

丁 奇,郭 顺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北京的历史街道——胡同是老北京“千年古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的“孤本”,它延续着老北京的城市脉络,承载着老北京的地域精神。其宜人的尺度、具有识别性的街道空间、和谐的环境以及充满了浓郁的市井文化气息的生活方式,蕴含了它特有的人文魅力。文章从西城区传统街道现状入手,分析街道空间、建筑空间与人文空间的关系,初步探索街道空间营造的策略。

历史街道;街道空间;空间营造

1 北京市西城区传统街道现状概况

北京城有着3 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中国传统营城理念形成了北京旧城的街巷格局和城市肌理。历经蓟城、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各个时期的城市建设后,元大都为今日北京旧城奠定了基本格局,胡同体系形成于此。“胡同-四合院”成为北京旧城的主要空间形态,承载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空间肌理和街巷格局,孕育了北京丰富的城市生活。

1949年前,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营城的格局,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1949—1979年,受到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影响,开始出现“大街区、宽马路”的城市格局和政治礼仪型大街、环路、放射的路网体系,成为传统城市空间肌理与苏式规划产物的杂糅。1979年以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规划理念的冲击,轨道交通、快速路和宽马路快速拓展,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地块高强度开发,一片片旧城区被推平,一幢幢高楼大厦平地起,大马路替代了狭窄的街道,多姿多彩的住宅楼替代了危陋旧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城市特色的消失和历史文脉的断裂,旧街区普遍存在住房质量差、基础设施匮乏、环境卫生脏乱等问题。

东绒线胡同历史悠久、保存完整,能较好地体现北京传统街巷格局和历史街区街道现状特点,是北京市西城区历史街道中能充分展示老北京几千余年城市格局变化与几百多年来建筑风格演变、保留着北京人朴实、典雅生活情调的街道。

2 北京市西城区历史街区街道空间营造

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东绒线胡同为例,对北京市西城区历史街区街道空间的营造展开分析。

2.1 东绒线胡同现状概况

东绒线胡同是北京遗留下来的较早的古街道,长643 m,均宽9 m,东西走向,东起人大会堂西路,西至北新华街。明胡同儿西口有木板桥,称板桥。东段清代称张相公庙。后两段合并,统称为板桥,后将绒线胡同,双沟沿并入,1965年定名东绒线胡同。现东绒线小学,原为清代右翼宗学旧址。

2.2 街道现状存在问题

2.2.1 建筑无序建设、街巷骨架遭破坏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聚集,私搭乱建情况不断增加,建筑改建采取简单的拆建,追求“现代化”或“欧式”风格,忽视城市设计肌理、文脉、风貌、特色等。这种粗放型的建造手段,导致城市肌理风格、城市文化与特色散失,建筑立面混乱,空间领域感不强,识别性差。建筑围合出的尺度宜人、富有特色的街道空间,逐渐变成死胡同,原有骨架被打断,街道特征散失。

2.2.2 商业广告凌乱无章,与传统风貌不协调

随着商业的发展,沿街商业建筑新材质与原材质不协调,临街界面颜色与传统风貌不协调,建筑底商没有统一设计,缺乏有序管理。广告与招牌学习西方建筑,以显眼的景观、大小广告贴墙悬挂,破坏建筑原围合空间。户外营业区比较杂乱,对街道景观、街道安全带来消极影响。

2.2.3 基础设施缺乏、公共空间被占用

街道设施老旧,机动车、非机动车随意乱放,杂乱无章,与主要商业街联系较紧密、人流量多的公共空间成了进出商店的过渡空间,行人在长时间购物后找不到休息的空间,位置稍偏、人流较少的街道或少量空地则被用来作临时停车场或货物堆场。

2.2.4 街区管理不足、街道空间缺乏归属感

整体缺乏协调统一,街区特征得不到有效保护,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紊乱。街区的建设与规划缺乏对人性空间的思考,空间的人文环境和心理感受考虑不周全。

3 传统街道空间构成的要素

传统街道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满着对历史的记忆,其建筑空间形态是传统的,是明显区别于现代城市的,是可以得到人们认同的、安全的、有着强烈归属感的场所。所以,它是人们愿意顿足品味的空间。街区的大小、尺度和结构直接关系到人性化、情感化的城市街道空间的构成[1]。因此,通过东绒线胡同的现状问题发现,传统街道空间的营造总结起来有3个基本要素,即传统街道空间、建筑空间、人文空间。

3.1 传统街道空间

道路作为城市意向五元素之一,它是城市空间形成的载体,是形成历史文脉特征的基础[2]。它的主要功能是交通运输,而街道除了交通外,更多地是承载着居民日常交往生活及步行活动,它比道路更复杂、更富有生气,融通行、商业、社交、休憩于一体[3]。

在传统的街巷里,道路主要为步行街道,它是整个街区范围内人们生活的主要交往空间,是人们进行通行、交流、休憩的场所。街道空间除了道路外,还包括街道两侧建筑立面、构筑物、城市家具和绿化,如意大利热那亚Strada Nuova,个别建筑物以一致的壁面界定街道空间,立面属于建筑也属于街道[4](图1)。传统街道的空是多维的,它与建筑空间、人文空间交融在一起,因此,在空间营造的过程中定位应正确,保护应全面,充分发掘其潜力和特色。

图1 意大利热那亚街道空间

3.2 建筑空间

建筑被定义为用可见实体构成的空间围合,它形成的空间是传统街区最为典型的空间,它是形成人文空间的基础。建筑空间包括两部分,庭院空间和临街道的空间,临街道空间属于公共空间,是街道空间的一部分,而庭院空间则属于私密空间。对于传统街道空间的营造来说,营造这种空间是非常符合我们的传统精神的,但现在很多建筑师单纯追求个性化设计和标新立异,忽视了街道空间序列的完整性和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协调。

3.3 人文空间

人文空间是在街道空间和建筑空间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通过人们在空间中活动、体验而实现的。沙里宁认为,城市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创造激情和文化抱负的缺乏。而现代生活的我们,民俗文化在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同时,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在逐渐缺失;马路越建越宽,而鲜有人驻留;广场越来越大,而交往空间却逐渐减少;建筑越修越新,而那股北京胡同味儿却不再温纯。

4 街巷空间要素分析

街道、建筑、人文3个空间层次,前2个层次属于物质空间;而人文空间层次属于非物质空间,因此,传统街道空间也具有由物质空间向非物质空间过渡的过程。在3个层次中,又以街道空间人们的行为活动最为丰富,建筑空间最具文化感染力。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论中所提出D/H值的概念(D代表街道空间水平距离;H代表街道空间垂直高度),就如同本文提到的建筑空间与街道空间。当D/H<1时,人在空间中能感到极强的包围感;当D/H>1,空间的封闭感减弱,并随着比值的增大空间变得越开敞;而当D/H>3时,空间的封闭感完全消失[5](图2)。北京胡同宽度多为3~7 m,街道两侧的建筑多为1~2层,平均高度不超过6 m,D/H值在0.5~1之间,街道空间与建筑空间形成的街道氛围亲切,尺度宜人,富有生活气息,比现代城市街道更具人性化和场所感。

图2 欧洲不同时期城市街道的D/H值

而对作为设计师来说,应充分利用历史遗留下来物质空间财富,保留街道空间赋予的强烈的历史特征,充分发掘和提取它本身的价值。再通过提升非物质空间,使传统街道空间的营造得到一个质的飞跃。我们所要追求的是人性化、情感化的街道空间,即在不排除小汽车使用的情况下,尽量为步行者和骑车者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

5 传统街道空间的营造

5.1 街道空间营造——保持传统风貌的完整性、原真性

街道空间营造更新应在尊重原有的肌理基础上进行修缮更新改造,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提到当D/H接近1:1时,街道尺度最适宜,人在街道中感觉最好[5]。

街道空间营造的过程中应注意保留外部空间形态,清除胡同违法建设,营造空间场所。保证界面连续、风格统一、墙面平整、美观,与传统风貌相协调。拆除屋面加建违建,采用传统工艺,选择传统材料,按照原有样式修缮传统建筑檐口。集约设置各种市政设施,尽可能“合杆并杆”,有序设置,控制设施占地面积。鼓励架空线入地,及时清除废弃架空线及架空线杆架。集约设置沿街市政设施和街道家具,使街面整洁。

5.2 建筑空间营造——建筑分级保护、分类引导

文物类、保护类建筑的整治严格进行的保护更新。符合传统街区风貌的建筑以恢复为主,保留其历史原味,恢复建筑本来面貌,保持典雅、庄重、协调的城市风貌。 不符合传统街区风貌的建筑以整治为主,严格控制建筑色彩、屋顶形式、墙面材质、门窗尺寸,不过多装饰,不“贪大、媚洋、求怪” 。清除占用街道空间的违法搭建、堆料堆物以及违法停车,逐步拆除或改造与古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保护提升传统建筑院落空间,使公共与半私密性空间得到有机的联系与区分[6]。

5.3 人文空间营造——结合街巷空间节点,设计多样化的外部空间

胡同街道应注重人性化空间营造,对街道空间进行细部处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街道改造和整治的结合,增强文化认同感,彰显人文特征。注重形成地域特色,保护古树名木,关注胡同街巷空间的营造,强化胡同与四合院的特色风貌,形成以传统空间形态为主的特色风貌区。注重创新,并在创新的同时注重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营造精致、典雅的特色。

细节化设计:位于街角和道路对景的建筑或建筑局部应进行重点设计,强化街道空间的识别性、引导性与美学品质。对于重要建筑入口要有精美、丰富的细节表达。在不影响胡同交通的前提下,适当间隔种植高大槐树等本地树种;在空间条件不允许建设集中绿地、街旁绿地时,可采用垂直绿化方式,利用胡同空间进行绿化,“见缝插针”增加绿化空间。以不破坏传统风貌、方便居民出行为原则,适当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

6 结束语

“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我们永远不会有。”一位德国历史学家针对北京的旧城改造如是说。这句话意味着新的东西可拆了再建,因为那还是新的;而历史的东西,如果再建,那已经不是历史了。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大城市面貌千人一面,人性化空间逐渐被淡漠。而传统街道公共空间的营造,是对后工业化浪潮背景下的人文反思和情感关注,旨在回归文明城市的情感性空间,保留美好的传统文化意象和人居环境,延续城市美好空间的记忆性和识别性;同时促进城市文化的塑造和品位的提升,塑造和保持美好的整体城市形象,以达到创造和保持街道物质空间多样性与街道生活多样性的目的。

[1]刘超然,刘钟文.浅析历史街区中街道空间的场所精神: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J].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2014(10):48-52.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4]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的空间[M].周子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6]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M].北京:北京燕京出版社,2002.

Shallow of Research on Street Space Construction in the Historical Street of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Take Dongrongxian Hutong as an Example

DING Qi,GUO Shu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

The history of street that the hutongs are the old Beijing "the thousand of the ancient city" urban pattern and the last remaining of the original hundred construction, and it is also "orphan" of the north hutong culture and architecture style, it continues the old Beijing city pattern and carrying the old Beijing regional spirit. Its pleasant scale,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treet space, the harmonious environment and the life style filled with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the city, contain its unique human charm. This passag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et space,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humanistic spac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street in xicheng, and preliminarily explores the strategy of street space construction.

history street; street space; space construction

TU-984.2

A

丁奇(1975-),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与乡村规划。E-mail:602696057@qq.com.

郭顺(199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村镇规划与设计。 E-mail:294393620@qq.com.

猜你喜欢

胡同营造街道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