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组织胶水用于血管吻合口漏血封堵的实验研究

2018-01-11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6期
关键词:针线胶水缝线

545000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

中小血管吻合涉及手外科、整形外科、血管外科等多个学科,是断肢再植、离断血管修复的关键技术。一直以来,临床医生都在追求一种吻合时间短、吻合口通畅率高且能减少血管壁损伤的理想方法,但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1]。血管吻合失败多由于吻合口的狭窄或闭塞,导致狭窄或闭塞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壁对机械损伤的炎性反应[2]。为减少血管吻合后再狭窄,减少针线对血管壁的损伤是关键。医用生物组织胶水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医用黏合剂,近年来已被临床广泛应用[3]。为此,本研究利用生物组织胶水封堵血管吻合口漏血,并进行了动物实验。

资料与方法

动物:雄性SD大鼠60只(300~350 g),由广西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微血管吻合术:用1%利多卡因经腹腔注射麻醉大鼠,腹部备皮、消毒,腹部正中切口暴露腹腔,显微镜下分离腹主动脉(每组30例实验对象),夹闭腹主动脉,切断,并用含肝素的盐水冲洗动脉。

血管吻合动物模型的建立:以SD大鼠腹主动脉为实验对象,分别建立实验组(有限缝线配合生物组织胶水组)和对照组(全缝线组)动物模型,每组分别行血管端-端吻合。实验组行有限缝线配合医用Histoacryl生物胶水(德国贝朗医疗)吻合:以8/0无损伤线按均匀间隔间断吻合血管断端4针,缝针之间血管漏血处用生物胶水封堵。对照组行传统全缝线吻合:以8/0无损伤线按均匀间隔间断吻合血管断端8针,缝针之间血管漏血处用缝线修补。记录手术中每个吻合口的所用时间及吻合口通畅情况。

组织学检测:收集术后6周的吻合血管,用4%多聚甲醛固定组织样本,石蜡包埋,纵向剖开血管腔做6 μm厚的切片,经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吻合口周围的炎性细胞并记录每高倍视野下炎性细胞数量。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组间进行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血管吻合模型建立及吻合时间、通畅率:利用有限缝线配合生物组织胶水成功实现了血管断端的吻合;实验组吻合血管所需平均时间(26.2±3.1)min,对照组所需平均时间(53.5±7.5)min,实验组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3%、90%,两种吻合方法在血管通畅率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图1 两组血管吻合时间及通畅率对比

吻合口HE染色:通过观察术后6周血管吻合口周围组织可以看出,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吻合口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增生[实验组(56±5)个/HPF,对照组(136±11)个/HPF],术后6周实验组炎性细胞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有限缝线配合生物组织胶水的吻合法明显降低了吻合口周围的炎性反应,见图2。

图2 术后6周实验组(A)与对照组(B)血管吻合口组织HE染色

讨 论

目前全针线吻合法仍然是修复血管离断的主要方法。血管的缝合法常需要在显微镜下操作,对术者的技术要求极高[4]。即使有娴熟的操作技术,传统缝合法仍有不可避免的缺陷:缝合过程中远端离断肢体处于缺血状态,手术时间过长将加重损伤肢体的进一步缺血性损伤;缝线打结过紧往往导致缝线对血管壁的牵拉损伤,缝线过松则漏血;血管吻合口的炎性反应是导致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对血管壁的机械损伤及作为异物残留的缝线常导致吻合口周围炎性细胞增生,这将一定程度上导致吻合口的狭窄[5]。为防止血管吻合后发生再狭窄,应避免或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壁损伤,尽可能减少缝线及缝合针对血管壁的机械损伤。所以从血管吻合方式上寻找突破口是重中之重[6-8]。

本研究利用生物组织胶水成功实现了血管吻合口漏血封堵,其操作流程较全针线缝合法简单,在实验中我们完成血管吻合的平均时间26.2 min,这大大降低了血管远端肢体的缺血性损伤时间,操作过程中由于减少了缝针数量,从而减少了对血管壁的穿刺性损伤,减少了血管壁因损伤引起的反应性炎性细胞增生,从而降低了血管吻合口发生狭窄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血管吻合术的并发症。

[1]Alghoul MS,Gordon CR,Yetman R.From simple interrupted to complex spir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various suture techniques for microvascular anastomoses[J].Microsurgery,2011,31(1):72-80.

[2]Carrel A,Guthrie CC.Uniterminal and biterminal venous transplantations[J].Surg Gynecol Obstet,1906,3:266-286.

[3]吴云林,钟捷,孙蕴伟.组织黏合剂治疗消化道急性出血[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3):117.

[4]吴庆华.血管吻合口局部条件的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6):331-332.

[5]Sarkar S,Salacinski HJ,Hamilton G.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nfrainguinal vascular bypass grafts:their role in influencing patency[J].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06,31(6):627-636.

[6]查选平,宋建星,邢新.显微血管吻合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3,30(4):204-206.

[7]宋建星,郭恩覃.机械性血管吻合技术[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3):184-185.

[8]宋建星,郭恩覃.微型血管吻合夹与针线吻合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1,15(5):312-314.

猜你喜欢

针线胶水缝线
大豆油“炼”出生物降解胶水
Thanksgiving Day Card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天衣本非针线为巴别塔亦难通天
牛奶变胶水
缝线抗议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母亲手中的针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