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临床差异

2018-01-11李长剑

医药前沿 2018年2期
关键词:瘢痕剖宫产新生儿

李长剑

(四川省三台县中医院 四川 绵阳 621100)

临床上,子宫畸形矫治术、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剖宫产术等均可能会引发子宫瘢痕[1]。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再次剖宫产已经成为剖宫产的一个重要指征,但是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引发子宫瘢痕,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产妇再次剖宫产难度[2-3]。本研究主要针对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差异进行对比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纳入的剖宫产产妇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0例为非瘢痕子宫产妇(设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6.21±3.26)岁,平均孕周(38.23±1.98)周。50例为瘢痕子宫产妇(设立为观察组),平均年龄(26.22±3.25)岁,平均孕周(38.25±1.96)周。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明显,符合临床对比要求。

1.2 方法

观察组产妇沿着原来的纵向或者横向手术切口,将其打开,逐层分离腹膜层,如果有粘连现象出现,则先要对其进行分离处理,然后再切开腹壁。对对照组产妇则按照常规子宫下段横切口展开剖宫产。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产后恢复时间;(2)对比两组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Apgar评分是在娩出新生儿之后,马上对其身体状况进行检查的一种标准化评估方式。娩出新生儿之后,将其反射、肌张力和运动、呼吸、心搏速率以及皮肤颜色等五项体征作为依据,对其进行评分。具体评定标准为:重度窒息(4分以下)、轻度窒息(7分以下)、正常(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对比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与产后恢复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产后恢复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对照组(n=50) 25.78±3.55 387.89±32.12 50.22±5.22观察组(n=50) 43.56±4.79 435.68±35.23 69.99±8.58

2.2 两组新生儿情况对比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要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新生儿情况对比(±s)

组别 新生儿体重(kg) 新生儿Apgar评分(分)对照组(n=50) 3.99±0.39 8.05±2.21观察组(n=50) 3.02±0.22 6.72±1.21

3.讨论

通常情况下,瘢痕子宫主要出现在子宫成形术、子宫破裂修复术、子宫穿孔修复术、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剖宫产术等妇科手术后,其中促使瘢痕子宫出现的最重要原因为剖宫产[4]。剖宫产术属于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方式,主要用来解决难产、分娩意外等。但是采用对瘢痕子宫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时,会显著增加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粘连加重、感染以及损伤等诸多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会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5]。

本研究中,分别选取5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产妇和非瘢痕子宫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进行剖宫产。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与产后恢复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瘢痕子宫产妇行剖宫产术的风险较大,手术过程会对其自身产生较大危害,促使其术后恢复慢,这不仅会对产妇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会对新生儿造成严重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要低,差异显著(P<0.05)。这充分说明瘢痕子宫新生儿需要承受较大的出生风险,其出生质量显著低于非瘢痕子宫新生儿。针对这一现象,临床上应该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干预。

综上所述,相对于非瘢痕子宫产妇,瘢痕子宫产妇需要承担更大的剖宫产风险,瘢痕子宫产妇分娩时,需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分娩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率。医护人员要对瘢痕子宫产妇进行过度重视,在第一次子宫肌瘤切除术或者剖宫产手术中,要科学合理的处理粘连、感染,促进子宫收缩,促使子宫瘢痕能够更好更快愈合,降低手术风险性。

[1]张雪媛.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2):1620-1621.

[2]梁存艾.瘢痕子宫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1):108-109.

[3]胡冬梅.瘢痕子宫和非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的对比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5):105,108.

[4]邹红梅.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临床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3):475-476.

[5]吴迪.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8-19.

猜你喜欢

瘢痕剖宫产新生儿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