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完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11赵章勇

医药前沿 2018年2期
关键词:胸腔镜胸腔根治术

赵章勇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 云南 曲靖 655000)

传统的开胸肺癌根治术手术会对患者带来较大损伤,且术后往往会发生显著疼痛,还会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导致其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1]。随着微创手术应用,电视胸腔镜术(VATS)成为治疗肺癌的另一主要术式[2]。为了比较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手术与VATS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手术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全部病例术前进行常规的血尿常规、生化以及凝血、免疫等检查,同时配合心电图、胸部CT以及肺通气等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排除合并有严重的肝功能、肾功能、其他器官功能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女性20例,男性25例;年龄范围均在46岁~72岁之间,平均(66.85±2.09)岁。观察组女性19例,男性26例;年龄范围均在48岁~74岁之间,平均(68.07±1.64)岁。两组NSCLC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开胸肺癌根治手术,在确保健侧肺通气良好及患侧肺麻醉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手术,逐步开胸后对患者肺部的病灶情况进详细探查,将支气管、肺静脉以及肺动脉的各分支游离后采取丝线结扎,将病灶切除。术后放置胸腔闭式的引流管,关胸即可[3]。

观察组行胸腔镜手术治疗,麻醉方式与对照组一致,患者健侧卧位后从第七、八肋骨间作一条切口,长约1.0cm,并将其作为胸腔镜的观察孔,然后置入胸腔镜后对患者胸腔内是否出现积水以及胸膜结节、积液、粘连等进行探查,在对肿瘤情况加以确定。通过胸腔镜的引导,从患者腋前线、锁骨中线间的第四、五肋骨中间做一个手术操作孔,长约3.0cm,然后再于腋后线、肩脚下线间的第七、八肋骨间作辅助手术的操作孔,大约长1.5cm左右。整个手术操作均在胸腔镜的引导下进行,先将肺动脉的各分支、肺静脉等游离后经叶间裂对支气管、血管进行处理,最后将肿瘤切除后并从主操作孔将其取出,然后对纵膈、肺门的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清扫的范围同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情况,如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d胸腔的引流量、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的数量,同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情况(±s)

注:#表示对比显著(P<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1d引流量(ml) 置管的时间(d) 淋巴结清除数量(个) 住院时间(d)对照组 45 139.86±4.44 270.85±9.41 329.86±12.87 5.48±1.08 9.68±1.24 13.85±1.28观察组 45 137.85±3.32 167.96±8.33# 219.68±9.87# 3.08±1.02# 9.62±1.38 8.05±1.09#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 19.0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提示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患者基本的手术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除的数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1d引流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8.89%(4/45),明显低于对照组24.44%(11/45)(P<0.05)。其中,对照组4例(8.89%)胸腔漏气、5例(11.11%)肺部感染、2例(4.44%)肺不张;观察组1例(6.67%)肺部感染、3例(6.67%)肺不张。

3.讨论

NSCLC是肺癌疾病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早期可表现出一系列的咳嗽、胸胀痛、出低热以及痰血等诸多症状。癌细胞的生长与分裂均比较缓慢,且癌细胞的扩散及转移也会叫其他类型的肺癌细胞较晚,正是由于这类患者局部病灶缓慢生长,因此在早期开展有效全面的清扫淋巴结手术,能够确保病灶得以清除,进而预防其转移。另外,NSCLC患者早期手术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肿瘤不会对其胸内器官造成明显侵犯,这样以来可以使病变变得局限,不会转移到远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五年存活率。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两组在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除的数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这提示这两种手术在清除NSCLC患者的淋巴结数量方面,临床效果相当,而手术时间也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后1d引流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胸腔镜手术出血少,引流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提示该术式比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更为安全,更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综上,采取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出血量与术后胸腔的引流量更少,同时还能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赵文鹏,朱开梅.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术后生存分析[J].中国老年学,2013,33(24):6135-6136.

[2]杨扬,李喆,许瑞彬,等.完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1):46-49.

[3]朱佳龙,朱志军,侯量,等.开胸肺癌根治术与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016,27(16):2956-2957.

猜你喜欢

胸腔镜胸腔根治术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乳腺癌肺转移胸腔积液的治疗(附36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