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

2018-01-11马万财

体育风尚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

马万财

摘要: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最大的弊端之一是:教师在一味地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很少与学生互动,进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下降。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部门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交往现象非常重视,通过师生之间展开教学交往,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在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缺失问题的基础上,对构建教学交往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交往;缺失与建构

一、教学简介

(一)教学交往的定义

教学交往主要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语言方面的交流互动。教学交往一共有四种表现形式,分别为: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交往进行知识共享。第二,教学交往过程中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第三,教学交流往往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展开的一种师生交往活动。第四,教学交往主要包含两种方式,即语言交流以及非语言交流。

(二)教学交往的目的

师生之间通过教学交往往往可以有效的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隔阂,进而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交流。师生之间展开教学交往,教师可以详细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困境,进而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进行解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提高,并且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师生之间的信任度提高,同时师生之间通过相互协作创造积极的教学氛围。

二、教学交往的内涵

在当今社会中,沟通和交流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有效交流往往能够对教学活动 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对于维护师生之间的关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让师生之间彼此的信任度提高。在教学交往过程中,教师为了增强与学生交流,往往可以设计一些丰富的课程体系,进而使得师生之间信息沟通以及知识交流越来越频繁,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现象

(一)高校体育教学交往的形式过于简单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形式往往比较简单,其具体表现在:我国很多高校 通过大班模式进行授课。也就是说一个老师手底下教了很多学生。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范围,但是却因为教学模式太过于单调,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变得淡化。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机制与载体存在不可超越特征

在很多高校育教学中,最明显的特点是教学机制与教学载体之间是不可能超越的,主要表现的特点是:在很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知识一味的给学生交理论知识很少和学生交流。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淡,教师对学生的特长、性格等都不了解。进而使得这些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没有形成平等性,教学质量也一直无法取得突破。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构建策略

第一,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将体育知识以及技能传授给学生,当前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受挫,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很少与教师进行交流,进而使得学生之间关系淡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互动活动,同时师生之间积极展开交流。另外,教师也应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与融入学生到一起,和同学们展开游戏,进而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断升级。

第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之间应该是互动和双向的。目前,体育教学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属于主动地位和被动地位的关系。虽然有少数性格活跃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但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属于比价被动,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心不在焉,不能跟上老师的讲课步伐,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因此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不佳。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进而带动学生整体的学习气氛。同时,还要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敢于突破自我,让学生对自己拥有自信,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

第三、高校体育教学灌输人性化理念,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展开体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对学生進行其他方面培训,比如心理培训等。教师应该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展开人性化教育,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拓展教学课堂的丰富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体育,进而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课堂学习中。

五、总结

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体能、释放学生压力、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快乐。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展开良好的互动。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并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体育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就自然提高。我们相信,经过师生之间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铁雄,文红梅.高校体育教育生态承载力的学理探索[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02):172-175.

[2]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第5卷总目录[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6):257-302.

[3]韩春利,孙晋海,曹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体育科学,2001(04):27-30.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
浅析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浅析运动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
信息技术在高职护理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