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刍探
2018-01-10李园
李园
摘 要:幼儿园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关系着学前教育的效率。教师要探索科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幼儿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促进学前音乐教学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6-0034-0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培养复合型学前教育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基础素质的重要课程,也是幼儿学前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积极探索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为幼儿今后的人格塑造和艺术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概述
学前教育音乐课主要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乐感和节奏感,学会利用歌曲和节拍让幼儿感知情感,并且通过对乐器和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学习能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探索适合幼儿接受水平、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的音乐教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面对教育对象普遍年龄较小。这个时期的幼儿,是音乐启蒙和音乐感知的黄金年龄,可塑性较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学会根据幼儿学习能力和接纳能力较强、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的特点设计音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的课堂,音乐课堂形式多样,既可以用不同的乐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探索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具体实践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让幼儿聆听表达欢快、平静的乐曲,也可让幼儿认知一些简单的音符和学习朗朗上口的童谣。
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探索,离不开音乐教师的引领和指导。音乐课堂应该是理论教学为基础,以音乐实践为主,以“舞蹈表演”为检测形式,以幼儿为主体设计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趣味化,进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成效。因此,在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幼儿音乐教学活动。
二、教学模式
其一,音乐集体课堂教学。集体课分为音乐理论课程和音乐实践操作课程。音乐教学中,音乐理论课程和音乐实践操作课程要有合理的比例。在集體课程中,教师要掌握音乐课程的声乐、器乐、舞蹈等基本的乐理知识和理论,还要结合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文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在音乐实践操作课程中,教师要创设音乐情境模拟课程,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课程内容,将音乐理论演示出来。
其二,音乐小组课堂教学。音乐理论课程是音乐实践操作课程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而实践课程是理论课程的演练和内容延伸,也是对理论课程的巩固和完善。
其三,音乐个别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能力进行个别教学。对于基础较好、天分较高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可以继续挖掘他们的潜力,进行深度教学。对于基础一般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帮助其补充乐理知识,排除学习难点,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进行基础乐理知识的认知和基本乐感的感知。
三、教学内容
音乐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音乐教学的独特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要突破单一灌输式的教学,多在音乐课堂内容上做出突破,强调多元化的教学手法,主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声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能够运用正确的发声方式演唱一些经典的童谣和儿歌,指导不同年龄的幼儿掌握不同数量和风格的歌曲。第二,乐谱。如钢琴、电子琴等曲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做到能够看懂,能够熟练演奏一些儿歌和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乐曲,并能够做到自弹自唱曲目、为幼儿活动进行即兴伴奏等。第三,舞蹈。幼儿对于音乐和舞蹈有着天然的敏感和兴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熟知儿童舞、民族舞等各类舞蹈的跳法与节奏,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幼儿心理特点编排不同类型的幼儿舞蹈,配合音乐进行教学,指导幼儿从舞蹈中领悟音乐。第四,乐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能够熟练演奏常见的乐器如电子琴、口风琴、葫芦丝、小鼓等,要能够指导幼儿进行乐器的识别和演奏,教会他们感知不同乐器的不同发声,锻炼他们的乐感。第五,情境教学。每学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能够根据生活和课程进展创设不同的音乐情境,根据主题设计音乐情境,让幼儿从生活中发现音乐的魅力。
总之,学前教育音乐课堂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身心发展、乐感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学前教育音乐课堂要想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和探索,并设置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许凤蓉.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探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
[2]刘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艺术教育,2012(12).
[3]王文静.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职业技术,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