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浅谈

2018-01-10王树红

新一代 2017年14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学困生小学语文

王树红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学困生”成为广大教师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为数不多,但是却可以起到“蝴蝶效应”的结果。如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文章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四类原因,进而提出了建立适合小学语文学科的评价机制、通过“一帮一”活动,营造互助氛围和采用分层教学,降低难度三种转化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困生及早转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策略研究

我校处于西部贫困地区,父母外出务工而产生的留守儿童较多,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加之忙于生计,缺少对孩子的有效管理。语文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一方面影响到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更加制约了该类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研究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显得更为迫切。

一、小学阶段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通过观察学习,笔者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将学困生分为以下四类:

(一)先天智力低下型。由这类原因导致的学困生数量极少,即由智力先天不足而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这类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受父母遗传或父母孕期受到某些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造成的。

(二)成长缺失型。该类学困生较为普遍,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有关。最为典型的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也就是常说的隔代教育。这类学生在智力方面不存在问题,其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父母外出务工,不得已需要将抚养的任务留给了爷爷奶奶,导致该类学生学习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影响到学习。

(三)定位迷失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还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期,不能对一些社会现象正确看待。比如有些学生错误地讲读书的目的和赚钱划等号,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赚钱。有些人不读书,却发财致富了,因此对于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

(四)学习方法不当型。这类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是积极的,但是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下等。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能够掌握好相应的学习方法而造成的。

上述四类学困生,除了第一类转化困难外,其他三类都是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转化的。

二、促进“学困生”有效发展对策与途径

(一)建立适合小学的评价机制。“传统的评价机制具有普遍性,没有从小学实际出发,大部分都是根据成绩来进行评价。”[1]平常的评价用语也无非就是“不及格”或“太差”。这些评价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因此,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机制,比如可以通过“加油!”“有进步!”“继续努力!”等鼓励性用语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良苦用心,没有放弃他们。

(二)通过“一帮一”活动,营造互助氛围。在建立适合小学阶段的评价机制的同时,我们在班级的优等生与“学困生”中间建立“一帮一”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困生释疑解难。同时“学困生”在文体活动中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因此他们也能帮助和带动对子成员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结对子活动体现的理念是一种平等互助,而不是让优等生认为帮助他人是一种负担,強化了他们的团队意识。”[2]学困生也不会有有求于人的感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比如针对小学语文学科,笔者的做法是让学困生与成绩优秀的学生互为同桌,让他们互相盯对背诵课文。一般是让学生成绩好的先背诵,其主要目的是让学困生边盯边学;然后让学困生自己背诵,让成绩较好的学生检查,发现读错字音,进而纠正字音。对于进步明显的小组,一般要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提升小组的凝聚力,树立榜样,带动其他小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效果较为明显。

(三)采用分层教学,降低难度。很多老师过分看中成绩,急于求成,对于学困生的要求过高,反而适得其反。笔者认为,对于学困生来说,需要通过分层教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比如可以按3-5分为一个档次,让学生自己定下进步的目标,实现学困生的分阶段,分步骤提高。选择3-5分是基于两个依据:一是这个要求不高,只要稍微经过努力便可实现;二是小进步能够帮助和巩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根据自我效能感应理论,如果学困生的成绩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提高,极易使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甚至会心生畏惧。”比如写生字,一般做法是成绩较好的学生比学困生写的遍数少或者一样,但是我们则让学困生写的遍数反而比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少,让他们觉得作业很轻松很容易;再如对于提的问题,只要学困生勇于举手回答,就优先给予机会,并引导他们把问题回答完整,同时让全班学生鼓掌肯定,让他们觉得自己真了不起,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总之,我们要客观看待学困生,这是教育事业中不可避免的,也正因为学困生的存在,教师的价值和作用更加重要。如何让这部分学生转变,对于社会、学校和家庭,尤其是学生自己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但是只要我们肯付出,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白红梅.新课标下培养小学语文学困生语文能力的探索与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方其锋.帮教从心开始——小学语文学困生帮教策略谈[J].小学教学参考,2008(1):71-71.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学困生小学语文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