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

2018-01-10许晓燕

文理导航 2017年35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境核心素养

许晓燕

【摘 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推进课改要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素养核心时代”,把培养学生的关健能力放在首位,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不可忽视。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和方法的引导,还应该注重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情境;方法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主导性作用不应该缺失,反而应该增强,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应注重从如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问题的情境创设,鼓励学生进行猜想

问题是一切科学理论发展的缘起,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原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中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当问题一旦呈现出来时,学生将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他们的思维也将被充分激活,由此开始探索与之适应的物理规律。此时教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做出科学假说。

比如指导学生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创设情境:一辆豪华跑车、一辆重型渣土车、一部电动自行车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在出发之后谁的提速更快?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豪华跑车提速最快,电动自行车次之,重型渣土车最慢。在形成结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讨论也出现了一些争论,学生在争论的过程中就必然要对问题情境展开分析:谁提速更快,就是要分析谁的加速度更大?加速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他们再联系到上述情境:豪华跑车动力强劲,自身质量较小;重型渣土车虽然动力也不小,但是自身重力太大;电动自行车虽然动力较小,但是其质量最小。情境的分析最终让学生将目光锁定在力与质量这两个物理量,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科学假说:加速度与力、质量有关,力越大,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也有部分学生更进一步提出定量的假说:加速度正比于物体所受外力,反比于物体的质量。科学假说一旦成型,学生的研究工作也就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性,接下去的检验工作顺利展开。

二、注重方法引导,启发学生做出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情境,更需要方法,面对各种类型的物理情境,学生往往会被多元化的物理因素弄得晕头转向,如何让学生拨开迷雾,合理和科学地进行假说呢?这就需要教师站出来,及时给予学生方法性的引导,要指导学生积极进行模型比较,通过类比法、臻美法、理想法、逆向思维等物理方法来对问题展开分析,进而做出科学假说。

比如指导学生认识洛伦兹力的存在以及方向判断时,笔者先提出问题:一根通电的导线放在与之垂直的磁场中,导线将受到安培力,如果我们将电流减小为零,导线还受到安培力吗?学生回答:没有安培力。教师继续提问:通有电流的导线与没有电流流过的导线有什么差别?学生回答:电流是由于电荷的的定向移动而产生,因此如果没有电荷的定向移动,则没有安培力。教师进一步鼓励: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答:运动电荷会受到力的作用。这实际就是一种科学假说的形成,它完全来自学生结合已有认知的逻辑思维。在后续判断洛伦兹力方向的探索中,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式来进行思考: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体现,结合这一认识你能给出判断洛伦兹方向的方法吗?学生在类比方法的指引下进行科学假说:既然安培力的方向判断是用左手定则,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左手定则来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

三、注重物理思想方法渗透的“系统性”、“常态化”

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承,更要注意学生科学方法的养成,很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都是进行科学方法教学的有效载体。以下以“类比法”为例,就如何做到系统性、常态化进行分析。

1.类比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和谐与对称是物理学理论的基本特点,因此规律之间存在某种相似之处就显得非常自然。正如科学家在探索静电力的规律时,类比于万有引力定律,猜想平方反比定律在对应情境中的可能性,类比法在帮助人们立足于已知情境的规律来探索未知领域的情形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灵感。在高中物理中,类比法也有着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当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发达之际,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情境类比为较为形象的物理情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新的情境、掌握新的规律,也将有助学生于抽象思维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2.类比法教学的典型案例

电场是高中生物理学习的难度之一,原因就在于它的抽象性。所幸,电场与学生所熟知的重力场都属于势场,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把两种场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构建电场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有效进行类比,教学中,我们一般按照以下思路来进行:

(1)电场力与重力的做功特点分析

在对电场学习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其始末位置有关;教师进而引导学生将结论推广到一切电场,并引导学生回顾重力做功特点的认识,得出二者的一致性。

(2)電势能与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对应着重力势能的变化,而电场力做功也应联系到与之类似的能量——电势能,类比的关键在于形成统一认识: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大;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3)电势与高度

物体的重力势能取决于其在重力场中的质量和高度(地势),与之相似电荷的电势能则取决于电荷量以及对应位置的电势,这里的地势和电势都是场本身的性质,与电荷无关。此外,这一概念的类比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引导学生发现概念之间的差别:物体在重力场中有地势越高,则势能越大;但是电荷在电场中却不一定电势越高,势能越大,原因在于电荷有正负之分。

(4)电势差与高度差

电势与高度都具有相对性,因此在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就需要规定参考位置;而电势差与高度差却与参考位置无关,与之对应求解电场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我们往往也是引导学生寻找电势差或高度差。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情境核心素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