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装烟方式对烤烟烘烤效果的影响

2018-01-10王涛高华锋解燕毛建书李祖红张峰吴飞跃

天津农业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烤烟

王涛+高华锋+解燕+毛建书+李祖红+张峰+吴飞跃

摘 要:为明确不同装烟方式对烘烤效果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材,对烟夹和散叶插签装烟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烟夹装烟方式相比,散叶插签鲜烟装烟量显著提高14.7%,烤后烟干烟量显著提高了13.4%;烟叶失水速率达到最大的时间较早;每千克干烟叶的耗煤量和耗电量其成本分别提高了0.07%,11.8%,但用工成本显著降低了51.38%,最终总成本显著降低了17.86%;二者外观质量差异不明显,但散叶插签装烟方式上中等烟比例和光滑烟比例提高,下等烟比例显著下降,均价显著提高。

关键词:烤烟;烟夹;散叶插签;烘烤效果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12.017

Abstrac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oading methods on the baking effect, test of Yunyan 87 as tested materials, and the comparative test was done in different leaf loading ways such as clip style, loose leaf inser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ose leaf inserting was compared with tobacco clamping hanger, the amount of fresh tobacco from the loose leaf inserting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14.7%, and the amount of flue-cured tobacc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13.4%. The water loss rate of tobacco leaves reached the maximum time earlier. The cost of coal consumption and power consumption per kilogram of dry tobacco leaves increased by 0.07% and 11.8%, but the labor cos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51.38%, the final total cos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17.86%.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appearance quality between them. But the proportion of upper middle and smooth tobacco were increased by inserting loading way, the proportion of lower tobacco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average pric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tobacco clamping hanger;lose-leaf with leaf-holding needle;curing effect

煙草品质的优劣与烘烤密切相关[1],烘烤质量的优劣与烤房设备、装烟方式等均有一定的关系。近年来,密集烘烤因为装烟量大,利于节能减耗,烘烤能提质增效,具有一定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3]。但密集烤房烤后烟品质存在烟叶结构紧密、油分少等缺陷,为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降低烘烤成本,国内开展了装烟密度[4]、装烟方式[5-6]等相关研究。近年来,在装烟方式上,关于烟夹与散叶装烟方式已有大量的报道[7-9]。杨庆民等[10]、叶志国等[11]和王春生等[12]研究认为,烟夹装烟方式存在装烟不均匀的问题,造成烤坏烟比例增加,使烤后烟中等烟率降低。徐立猛等[13]研究认为,烟夹装烟方式在烘烤过程中容易掉烟,且外观质量低于散叶等装烟方式。刘闯等[14]研究认为,10 cm 宽烟夹有利于提高烟叶的感官质量。谢已书等[15-16]研究认为,烟夹和散叶装烟方式能降低烟叶的烘烤成本,散叶烘烤能提高烤房的装烟量以及烤后烟的上中等烟率。张警予等[17]研究认为,散叶装烟方式能显著降低用工和能耗成本,但烟夹烤后烟的化学成分协调性优于散叶烘烤。武圣江等[18]研究认为,散叶插签装烟方式烤后烟的化学成分更协调,感官质量较高,烤后烟叶质量综合评价最佳。向先友等[19]研究认为,散叶烘烤对烟叶烘烤产量和质量等级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烟夹和散叶装烟方式是随着密集烤房的推广衍生出的新型装烟方式,两者在密集烘烤中均能提高装烟量和烟叶质量等,但也存在问题,烤后烟光滑、僵硬烟叶等比例较大。基于散叶插签烘烤与烟夹烘烤的比较研究较少,本研究结合云南实际情况,对烟夹、散叶插签2种不同装烟方式开展对比试验,通过分析不同装烟方式的烘烤成本、失水情况、经济性状以及烤后烟叶的质量,为明确密集烘烤的最佳装烟方式提供理论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6—2017年在云南省曲靖市三宝镇烘烤工厂进行,供试品种为云烟87,按照当地优质烟叶生产技术规范种植,土壤肥力中等,规模化管理,选取正常成熟的中部烟叶(8~10位叶),在标准化密集烤房进行烘烤,规格为8 m × 2.7 m,装烟 3层。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2个处理:对照组CK,烟夹装烟方式;处理组T,散叶插签装烟方式。烟夹、散叶分风板[17]等均由云南省曲靖市烟草公司提供,烟夹、散叶插签装烟时松紧适宜,烟夹装烟每夹14~16 kg为宜、散叶插签以70~80 kg·m-2为宜,散叶装烟时叶尖朝上叶柄朝下。endprint

烘烤工艺:烟夹装烟方式以三段式烘烤工艺为基础[20],散叶烘烤在三段烘烤工艺的基础上,根据烟叶变化在变黄期湿球温度适当降低2~3℃,定色期湿球温度适当降低2~4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烘烤过程中记录不同处理所用的耗煤量、耗电量、用工量等,每隔12 h随机选取20片烟叶称量,采用杀青烘干方法[21]记录烟叶的失水情况。烘烤结束之后,随机选取1 kg烤后样品进行经济性状评价(依据烤烟 42级国家标准进行[22])及外观质量评价。

1.4 数据分析

试验结果用Microsoft 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统计,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装烟方式装烟密度分析

由表1可知,不同装烟方式中散叶插签鲜烟装烟量和烤后烟干烟量均最高,较烟夹装烟分别显著提高了14.7%和13.4%。兩种装烟方式的装烟密度和鲜干比与装烟量和干烟量结果趋势基本一致,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装烟量的多少可影响烤房烘烤效率,由此可见散叶插签较烟夹装烟拥有较高的装烟量,更有利于密集烤房烘烤效率的提高。

2.2 不同装烟方式水分变化

由图1可看出,烘烤过程两种装烟方式在36 h之前,其烟叶失水较为一致,随烘烤时间的延长,烟叶含水量下降。在烘烤48~60 h,烟夹装烟方式失水速率达到最大,而散叶插签装烟方式在36~48 h失水速率达到最大,在60 h以后两者的失水速率基本一致,且烟叶含水量基本保持不变。由于鲜烟叶片的含水量较高,在烘烤过程中需重点注意排湿。

2.3 不同装烟方式烘烤成本分析

由表2可知,散叶插签装烟方式每公斤干烟叶的耗煤量和耗电量成本较烟夹装烟方式分别提高了0.07%,11.8%,但差异不显著;在烘烤过程中装卸烟用工成本方面,散叶插签装烟方式较烟夹装烟方式显著降低了51.38%;最终散叶插签装烟方式的合计烘烤成本较烟夹装烟方式显著降低了17.86%,说明散叶插签装烟方式可降低烟叶烘烤成本。

2.4 不同装烟方式外观质量分析

表 3表明,散叶插签与烟夹装烟方式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总体来说差异较小,二者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较为一致。烟夹装烟方式烤后样品身份中等,优于散叶插签处理方式,但其色度低于散叶插签装烟方式。

2.5 不同装烟方式烤后烟经济性状分析

由表4可知,散叶插签装烟方式的上中等烟率和光滑烟率高于烟夹装烟方式,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下等烟率显著低于烟夹装烟方式。均价上,散叶插签装烟方式显著高于烟夹装烟方式。结果表明,散叶插签装烟方式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总体优于烟夹装烟方式,说明散叶插签装烟方式对烟叶的经济性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不同装烟方式对云烟87中部叶装烟密度、外观质量、经济性状以及失水规律的研究可知:与烟夹装烟方式相比,散叶插签鲜烟装烟量和烤后烟干烟量显著提高;烟叶失水速率达到最大的时间较早,可能与散叶装烟烟叶堆积受热较快,前期失水较快有关,后期由于烟叶堆积通风效果较差,所以失水速率低于烟夹烘烤;烘烤成本方面,散叶插签每公斤干烟叶的耗煤量和耗电量成本有所提高,但用工成本显著降低,综合其合计成本显著降低;外观质量方面,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散叶插签装烟方式的上中等烟比例和光滑烟比例提高,下等烟比例显著下降,均价显著提高,烟叶经济性状显著提升。

大量研究表明,烤后烟的质量形成与烘烤装烟方式关系密切。祁春苗等[23]研究表明,散叶装烟方式的装烟量和干烟量以及烤后烟叶质量方面均优于烟夹装烟方式,与本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在散叶鲜烟装烟量大于烟夹的前提下,与烟夹装烟方式相比,散叶插签每公斤干烟叶的耗煤量和耗电量成本较高,但用工成本较低,这与祁春苗等研究结果相反,可能与本试验所用烟叶的含水量较高或装烟量较大有关。目前,烟夹装烟方式存在烘烤过程中易掉烟,散叶插签装烟方式存在烤后烟光滑、僵硬烟率较高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宫长荣.烟草调制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27-128.

[2]王卫峰,陈江华,宋朝鹏,等.密集烤房的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5,26(3):12-14.

[3]王方锋,谭青涛,杨杰,等.不同气流运动方向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对比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7,28(2):17-18, 37.

[4]卢贤仁,谢已书,李国彬,等.不同装烟密度对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品质及能耗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6):55-57.

[5]高强,刘勇,朱先志,等.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烤烟烘烤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41(8):25-25.

[6]赵高坤,朱山,郑智云,等.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4):269-272.

[7]徐秀红,王林立,王传义,等.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对烟叶质量及效益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0,31(6):72-74.

[8]杨彦明. 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对烘烤环境以及烤后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7(6):70-74.

[9]罗勇,谢已书,艾复清.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1):52-54.

[10]杨庆民, 肖振杰, 解彩军,等.烟夹夹烟烘烤现状及问题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250-253.

[11]叶志国,杨占伟,陈献勇,等.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对比试验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4):147-150.

[12]王春生,徐立猛,孙仲明,等.烟夹烘烤的利弊初探[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7):84-86.

[13]徐立猛,张丽娟,吴国海,等.朝阳地区烤烟不同烘烤方式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1):108-110.

[14]刘闯,陈振国,李进平,等.不同装烟方式对烟叶挥发性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26(1):70-74.

[15]谢已书,邹焱,李国彬,等.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的烘烤效果[J].中国烟草科学,2010,31(3):67-69.

[16]谢已书,冯勇刚,田必文,等.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394-11396.

[17]张警予,娄元菲,王文超,等.烤烟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烘烤效果对比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4(3):65-68, 79.

[18]武圣江,潘文杰,宫长荣,等.不同装烟方式对烤烟烘烤烟叶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7):3659-3668.

[19]向先友,丁伟,陈代荣,等.散叶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4):76-78.

[20]宫长荣,周义和,杨焕文.烤烟三段式烘烤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1]王瑞新.烟叶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2]闫克玉,赵献章.烟叶分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3]祁春苗, 王勇军, 常剑波,等. 不同装烟方式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能耗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15(7):63-66.endprint

猜你喜欢

烤烟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介绍(二)
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介绍(一)
黔西南州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
烤烟K326种子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烤烟漂浮育苗和移栽改进方法研究进展
烤烟漂浮育苗不同育苗盘筛选研究
水分胁迫对烤烟氨同化和生物量的影响
晾晒烟叶模块在烤烟型卷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