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学中的“反者道之动”思想探究
2018-01-10辛文
辛文
摘 要: 管理哲学作为思维体系构成中的重要分支,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和造就了无数卓越的管理者,同样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反者道之动”思想作为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内容,也是管理思想中讨论范围极广、思辨极为深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不仅包含了巧妙的管理思想辩证法,阐释了管理思想与世界运行之间的通则,同时还以道家思想的角度对管理者的行为原则及准则提出理论基础指导。在“反者道之动”思想的指导下,优秀的管理者应从学会相反的角度看问题,并推行中庸之道。
关键词: 反者道之动; 管理哲学
中图分类号: B2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7.04.011
一、“反者道之动”思想对管理哲学的重要性
管理的本质是以思维体系作为指导来进行人类各种组织活动的方法论,其发端是人类思维。能够从哲学思想中寻求人类思维的发端与集合,在这些集合中“反者道之动”这一哲学思想对管理哲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由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的人类社会中,群体间的发展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社会体系。当人类还处于原始阶段时,原始人过着游牧部落一般的生活,这种情况下的社会群体并不具有明显的部族结构,很难从中发现有意向和主动性的社会管理行为。而在漫长的人类进化与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由部落和氏族演变为国家机构,并且随着人口数量的上升与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复杂化,简单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胜任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和国家的需求,除了实行符合社会现实并且具有较高效率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外,为了使管理行为更具权威性和合理性,就必须从思想层面进行变化和管理。纵览中国哲学思想史,许多学者认为先秦子学时代是派别众多、讨论问题极广、研究气象最为蓬勃的一代,盖此一时,儒、墨、道、法、名家、阴阳家各领风骚。其思想虽不能说尽为完备,但究其实际是理智与思辨的产物,本身即有作为理论基础的丰富性与合理性。
大多中国哲学思想的落脚点在于“人”,即人与人间的关系与人与社会间的关系,而较为忽略宇宙之理,即哲学内形而上的部分。因其注重人事,其哲学思想中必催生出不少可于社会管理方面有所借鉴之学问;另一方面,在诸多学派中,道家哲学尤其善于形而上方面的理论探究,形成一种以“道”为万物本源的哲学体系,催生了如“反者道之动”的哲学思想,从万物运行发展更为本质的规律入手,探究同时适用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因此,道家哲学既为管理哲学提供了世俗经验上的指导,同时也为它提供了形而上学层面的理论基础。从道家之哲学入手探究管理哲学,能够使一般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从简单的技术层面上升存在与价值、管理处事以及遵循何种管理“真理”等更为本质性的问题。尤其是道家哲学中的“反者道之动”的哲学思想作为老子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不仅具有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更重要的是对管理哲学的历史进程有着深刻的阐释和影响。同时,“反者道之动”的哲学思想作为道家哲学中重要的“中庸之道”思想精髓的奠基,是中华民族哲学思维殿堂里的一块磐石,对各类实践管理活动中的哲学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指导。
二、“反者道之动”中的管理哲学思想精髓
管理是一项人类社会的活动,诞生于人们生活中的管理实践,最终形成一套系统化和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行为科学。在中国传统的管理学中,管理思想并不同于西方的“管理科学”,也并未把管理当作一门独立的思想学科,但即时这样也不代表中国历史上没有管理学或管理哲学的思想概念。恰恰相反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曾活跃过极为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并且这些管理思想通常具有极强的创新性与颠覆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先秦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变革时代,涉及管理思维的领域极为广泛,哲学、政治、军事、社会管理甚至美学等。《道德经》作为道家经典,其思想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反者道之动”是其核心管理思想之一,也就是我们日常中熟悉的人生智慧“物极必反”。毛泽东曾经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说道,“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也曾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为此,作为管理者既要全面地看问题,同时也要掌握辩证法,要懂得“两点论”,要辨清行事中不为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而失去对大局的掌控。
在“反者道之动” 的哲学思想中,有一个普遍永久之通则,曰“常”。《韩非子·解老篇》中解释说:“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不可谓常。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常”这一表达的主要特性:“常”是宇宙间事物变化之通则,它自身不会随着外物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受到外物的存亡生死影响,甚至超脱于天、地之外,具有普遍永久性。因此,作为管理者若想要管理活动运行有序、顺畅,就必须要认识到“常”则的重要性,并且在行动中时刻遵循它,不做出反常的行为。而事物变化的最大通则,就是“反”与“复”,“反”指事物发展的方向,“复”指事物发展之状态。《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講到:“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说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离去,离去就代表着远,远去到一定程度就会往相反的方向运行;又说到:“万物并做,吾以观复。”一切事物共同生长发展,人们从而可以观察它们周而复始的运行过程。总结起来就是指一切事物发展至它的顶点,那么就必将向它的反面发展。
因此,“反者道之动”思想是由“常”则中的“反”与“复”运行规律所引发的具体阐述,并且是最为精确简练之阐述,明白这一道理对管理者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就好比当管理者们研究朝代兴亡之历史,会发现王朝之趋于崩溃在内部之腐烂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在盛世时代,其蓬勃的气象、个人的创造活力、国家团队的凝聚能力,在大体上是一致的。同时了解了万物循环往复发展的规律,不仅在思维上是一大助益,还可用于社会中几乎一切具体学问之研究,例如研究历史发展进程或用于研究地理分布之规律等。除去国家政事外,管理者若能知常且明反复,在任何一项社会活动中都能够发现其发展运行的规律,在进行管理活动时便能够得心应手、事半功倍。endprint
三、“反者道之动”思想对管理哲学的意义
人之行事需要一定的思想理论作为方法论的指导,一个人的处事方法恰恰表现着他的人生哲学理念。因此在老子道家哲学熏陶下处事的人,会以“反者道之动”这一哲理劝导他的行为方式。《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云:“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其意思是说,我们想要自己如何、想要他人如何,必然要在达到目的前先处于所希望如何之相反面,想要一物收敛,那么就要首先扩张它;想要一物削弱,那么首先要去加强它;想要废除一样东西,必先使它兴盛;想要获取某物,那么必要先给予它。此一说乍听之下难以理解,但是若我们仔细参悟,就会明白它以更为具体的阐述方式表达了“反者道之动”的哲理。歙张、弱强、废兴、予夺这四个方面,几乎包含了人类社会中所有的生存状态,从一国家之治理至个人品格之修养,都可以以此作为行为指导。比如,想要使某一国家削弱,那么先不要急于采取措施,一定要先使这个国家强盛,当它逐渐满足于自己国家的繁荣强盛时,就很难注意到其内部存在的诸多隐患,而往往当它注意到时,这个隐患已经严重到无法修复了。如强盛的越国在数代内乱恶行之下逐渐走向衰落、一统天下的秦朝在极盛之下二世而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始终固守当初强盛时之制度,而却缺乏相应的实力去管理一个数倍于从前的庞大国家。对个人而言,人生也是如此。例如一笔意外之财本该是喜事,但是此时要小心:“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若在此时被冲昏头脑,始终维持“张”的状态,那么距离被收紧也就不远了,我们见过太多乐极生悲的故事。人的生理也是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先感受到体力、精力等方面的节节攀升直至一个巅峰,但是紧随其后的便是衰落的历程。
虽然如此,老子却也给出了应对此局面的方式,那就是:“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讲到,有智慧的人能够从微小的地方看清眼前的局势,能够明白柔弱才能够战胜刚强的道理,就好像鱼蹦跳地再高也不能够脱离水、一个国家最锋利的武器不可以展示于人前一样。这对于管理者是十分有价值的行为指导,就如同鱼与水、国与利器一样,管理者要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最核心的力量与其他一切微小的事物一样遵循着“反者道之动”的原则,因此要学会寓柔于刚、以柔护刚,学会保存自己的核心力量从而保存后续发展之潜力。在这一指导原则下的成功故事数不胜数,如春秋时期郑庄公不为母亲所喜,一切的支持与力量都聚集在他的弟弟手里,在此情况下,被宠坏的幼弟没有认识到事情可能会往坏的方向发展,而是进一步试图与母亲里应外合发动谋反。郑庄公虽然知道此情况,却静观其变,始终以弱示人,直至二人终于准备发动政变,才派遣早已预备好的战力平息战乱,从此政权稳固,国内安定。老子始终主张柔弱胜刚强,这是在看透事物运行本质规律之后的明智选择。尤其对于管理者而言,他们本身具有的能力和掌控的力量有时会使他们固执己见,但是他们必须要明白,“鱼不以脱于渊”,他们自身的力量也可能反过来变成制掣自身的条件;“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掌握的核心力量不能轻易让他人知道,否则可能会变成他人用于攻击自己的武器。
老子以“反者道之动”的哲学劝诫管理者们,若想要更好地实行自己的管理活动,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或成就伟大的功绩,就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具有正反两面,认识到事物运动的轨迹往往会从一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他提出“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意在教导管理者们若想要成就自己的私心,首先必须将自己置于服务者的位置,不将自身看得过于重要。又有:“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正是因为管理者们不以为自己有多么重要,最终成就了他们重要的地位。“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清楚明白地解释了想要成为天下首屈一指的管理者,必要收敛自己争斗之心,低调行事、留存力量,反而会成为无人可以与之争斗的佼佼者了。《道德经》里在讨论如何成就一个人高尚的品格或伟大的功绩时,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要先将自己放在“小”的位置,之后方可成大。
在“反者道之动”思想的指导下,优秀的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品质。这些品质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有清晰的阐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意在指出,光明的道路看似是黑暗的,前进的道路看似是退后的,平坦的道路往往看起来崎岖难行,崇高的道路看起来低下卑微,洁白的道路看似布满污点。因此最大的德行看起来却不够充足,有建树的德行看起来好像偷来般不真实。此意在告诫管理者们在为人处世、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不能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忽视其本质,不能为了表面上的辉煌而实际走向一条错误的道路,反之,若能够遵循正确的道路,即使表面上看起来黑暗、崎岖,也应该坚持下去。
老子管理哲学充满了辩证的智慧,在矛盾的对立统一过程中看待问题,不仅帮助我们避免单方向的偏执、获得掌控全局的广阔视野,并且允许人们在实行管理之道的同时打磨自身的道德品质,获得更高的道德境界。为此,老子的管理哲学从一开始就立足于一个极高的基础上:即对一个庞大国家的管理,其境界自然是高的。在他所处的纷争不断、混乱至极的时代,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即一國之君、诸侯、大夫等处于统治阶级的人,他们最终的目标是终止战乱,实现天下大治。这是极高的政治诉求与社会理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所提出的理论自然是高屋建瓴、格局庞大的。在我们日常的社会团体、组织运行的管理过程中,或许只用领悟这大智慧的一角,便足以受用终身了。领悟“反者道之动”之管理哲学,不仅让管理者在日常为人处世方面收放自如,还能够赋予他们胸怀天下之大格局。
四、“反者道之动”思想对现代管理哲学的价值与启示
1. 从相反的角度看问题
一切事物运行到一定的程度时都会向它相反的方向运动。作为一个心怀大局、眼光长远的管理者来说,应该学会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在事物最开始运行的时候就已经去考虑它最终发展的形态。并且在行动过程中摆出一个懂得“两点论”的辩证看待问题的姿态,在鼎盛辉煌的时候看到其反面的衰落、在消沉低落时看到蕴含在其中的上升之希望。更重要的是能够坚持遵循一条正确的道路,不论它表面看来如何。能明白这一道理,不仅在管理者的心理建设方面是一个极大的助益,更确保了其管理方针路线的正确无误。endprint
优秀的管理者作为一个团队或组织的核心成员,除了保证其运行有序、成员各司其职这类技术层面的要求外,更为重要的是他要能够担当起一个大局掌控者的角色。掌控大局的能力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能够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这要求管理者对整个体系发展的形式有一个客观的掌控,并且能够通过其表面现象,观察到事物运行的规律与趋势;二是能够为团队提供精神上的引导。管理者自身具有丰富的智慧,并且把这些从思想家们身上学到的智慧巧妙合理地与他所处的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环境中去选择提醒大家保持警惕、韬光养晦保存力量,或在当事物运行到一定程度时,果断引导它发现的方向。
另一方面,从相反的角度看待問题需要管理者认识到,“反”与“复”本身就是存在于同一事物中的运行规律,既然它能够从这一端运行至它相反的方向,那么这件事物本身就包含着两种相反的属性,也只有如此才不至于落入凭空出现的虚无中。《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成与缺、盈与冲、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静躁、寒热之高下,固然是老子用来形容自然运行之规律,但是我们若将这规律放在人的身上,不仅会发现它依旧适用,而且使人充满了自然之智慧。完美的原理,正在于其中有不完美之处。管理者用人的过程中,也要认识到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着诸多看似互相矛盾的属性,而这些属性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管理者知人任事之时,要充分认识到每个成员身上存在的不同特质,不因其中之一而过于青睐相加或毫无信心,相信只要任用得当,人的特点是可以转化的。另外,比起这些特点,更加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否“清静”,是否“正”。只有一个人顺应了自然的规则,他才有可能真正接近道,才有可能掌握好为人处世的真正原则。
2. 为“中庸”之道
“反者道之动”这一管理思想充满了辩证的智慧。它教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该从相反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除此之外,它还告诫任何事物实质都是正、反者看似矛盾,实际相辅相成,互不相离。如果我们要使事物发展的状态达到一个最好的点,即一个“平衡点”,那么就必须学会适当调和正与反。这一思想接近于我们平日推崇的以中为用之原则,即所谓“中庸”之道。中庸并非是指绝对按照相同的分量去看待问题,抹灭一切差异,而是强调使用中和的手段去将事物的不同方面统一调和起来,从而达到一种微妙和两全其美的平衡。我们讲究“恰如其分”,讲究“过犹不及”,美丽的颜色是一种审美的享受,然而“五色令人目盲”;动听的音乐是一种心灵的洗涤,然而“五音令人耳聋”。世间事物最完美的状态从来都不是将所有人们认为好的东西堆叠起来、愈多愈好,而在于懂得把握事物的分寸,把握尺度。
因此,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若能推行中庸之道,方能使一切运行长久。这其中包含有处理问题的尺度、奖惩之措施、决策后果之提前预见等。在管理的过程中,推行中正之道需要管理者心中先有方圆,既能够坚持原则,又能够容忍不完美的存在,根据实际情况见机行事、灵活应变。管理的目的不是消除所有矛盾,而是让矛盾保持在一个平静的状态,让秩序平稳且长久地运行。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从先秦哲学家们身上汲取到至为丰盛的智慧,以之作为指导,创造了如今这繁盛且博大沉稳之文明。如今,随着世界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身份不断崛起,越来越多地在世界舞台上担任起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看到自身的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越来越多地将它与现代管理哲学相融合。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老子.道德经[M].王弼注本,楼宇烈,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
[3]韩非.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责任编辑、校对:叶慧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