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2018-01-10杜明来

新一代 2017年14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体育素质教育

杜明来

摘 要:德育教育是教师对学生品德进行有目的性培养的一种教学活动。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指示,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体质,引领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知识,培养运动能力,为国家储备体育人才;我国目前校园德育教育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本文通过分析德育渗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讨论德育教育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教学模式;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目的正在逐渐发生转化,不单单局限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了解和掌握上,而是偏向于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目前在德育教育方面的成绩仍然不够理想,教育人才的首要目标是品德教育,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有计划、有意识的融合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个人意志力、树立健康人生观念和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因素。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意义

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十分重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拥有直接的接触机会,对一切素质性的认知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体育教师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德育教育措施,能够有效的达到教育目的,对小学生的体育启蒙产生积极的影响。为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体育老师应采取较为轻松的方式,言语交流以幽默的口吻为主,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

二、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结合教师表率。为人师者,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产生影响,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分辨是非的判断性不足,这便需要教师从自身出发,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榜样。举止大方、文明用语、衣冠整洁;在体育教学中,耐心指导学生完成体育课程,对体育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做到重点明确、思路清晰、同时应结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并且在体育知识教学中寻找德育教育的方向,从规范自身开始,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作出表率,给学生制造积极正面的影响;我国多年来素质教育的实践经验也说明,为人师表严于律己,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

(二)利于常规课堂拓展德育教育。学生在接受常规体育教育时需遵守相应的规范,其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在规范制度上渗透德育教育理念,告诉小学生应当警惕的方向,通过规范制度使学生养成基本的是非观;强调规范的重要性,将课堂常规贯彻落实,加强组织纪律性,严格遵守考勤,考核制度;使学生养成听从老师指导、服从领导指挥的好习惯。同时,通过严格的纪律要求,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锻炼其内心承受能力,端正严谨的治学风气,养成集荣誉感。

(三)运用教材内容开展德育教育。体育教学的方式相对灵活,且内容广泛,本身就具有积极阳光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天性;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特点,可选择拔河、接力跑等集体性项目;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可选择长跑、游泳等项目,欲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可选择球类、体操等项目。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会德育教育的内涵。同时,由于在学生品德教育方面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应当应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的项目,例如性格阳光开朗的学生更加适合球类这样的团队项目,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则更加适应如长跑、跳绳这样的非团队性项目。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性格引导也有很大影响,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三、德育渗透的教育方向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日常体育教学中的特点,选择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进行体育运动指导时可通过讲解相关的人物故事,讲解体育的魅力,同时将故事中的文化内涵传播给学生。讲述伟人、革命家、奥运冠军的锻炼故事,宣扬核心文化知识,介绍我国强大的体育文化地位,培养其民族荣誉感,列举为祖国荣誉拼搏的奥运健儿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需规范学生的竞争心态,做到健康竞争,培养正确的胜负观念。

(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体育教学应以集体性项目为主,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性,设置适当难度的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养成学生主动团结他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互动设置公开化,使每个人能够参与其中,养成团队认同感,锻炼其组织能力。

(三)对学生进行个人品质教育。体育活动存在竞争性,良性的竞争机制对学生个人意志的磨练有直观的影响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竞争当中,既可以锻炼身体素质,也可以磨练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胜利中学会谦虚和感恩,体会经过努力而达到成功的喜悦;在失败中学会坚强和担当,强化其意志品质,激发其求胜的自尊心,从而养成不断进取,不断挑战更高难度的优质品质。

(四)对学生进行博爱教育。目前我国小学教育针对的对象多为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其独立性和劳动能力相对较差;体育教育在户外进行,可以通过让学生对运动器材的准备和收纳锻炼其劳动积极性;应教导学生认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热爱劳动等良好品质的重要性,开展评比制度,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调动其积极性。

四、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教育事业的根基所在,将德育教育与小學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贯彻落实德育教育不仅是我国目前体育改革的需要,更是未来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必经之路;不断优化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渗透方案,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储备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炜.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读写算(教研版),2015,7(4):42-42.

[2]许丽清.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华夏教师,2017,22(4):57-58.

[4]杜金平.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8(35):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体育素质教育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