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研究

2018-01-10李佰林刘艳秋余涛

新一代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职院校

李佰林+刘艳秋+余涛

摘 要: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高职学校的学生党员更是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他们的生态文明观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本文首先对高职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生态文明问题作出讨论,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几点生态文明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

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毕业后将是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是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状况改善的中坚力量。可以说,他们的生态素质决定着生态技术的落实与否,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培训普遍存在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忽视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生态文明问题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生态文明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学生党员生态意识淡薄,就目前来看,很多学生党员并不了解当前我国的生态现状,不了解生态科学与生态伦理知识;(2)学生党员生态文明情感匮乏,很多学生党员对自然缺乏敬畏感,且在学校内部没有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党员生态文明情感的环境;(3)学生党员生态文明习惯亟待加强,在高职院校中,很多学生党员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很多劣习都是自小养成的,且很难改变,如随地吐痰、垃圾不分类投放、浪费纸张等;(4)学生党员生态行为能力有待培养,很多学生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却很少有真正践行生态文明理论的机会。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

(一)增强学生党员生态文明意识

为增强学生党员生态文明意识,首先应该针对生态现状进行教育,让学生党员具有生态危机意识;然后应该针对生态科学进行教育,以增强学生党员的生态科学意识;最后应该针对生态伦理进行教育,以增强学生党员的生态道德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曾多次强调,需要爱惜生态环境,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明白我国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严重、森林资源短缺、草原生态形式严峻、大气环境恶化、耕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现状,以森林资源为例,我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且很多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都在1%以下,森林病虫害工作也较为严重。需要让学生明白在处理自身和环境关系时的种种道德规范,明确保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现实内容,在生态伦理中,社会价值是优于个人价值的,是具有强制性的[1]。

(二)培养学生党员生态文明情感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进行教育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自然予以全面认识,让学生党员对自然具有敬畏感,对此,可以采取影片播放等形式,让学生在视频媒介中充分了解自然的力量;其次应该创设生态文明情境,让学生党员对自然的亲近感得到培养,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都应是具有生态化特点的,在校园内部,如水的使用、草坪的布局要做到合理规划,让其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在制度文化上,校园需要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垃圾需要依照可回收、不可回收进行投放,明确纸张需要双面打印等规定;最后需要让学生体悟生态自然之美,让学生党员的自然审美情感得到培养,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组织参观自然博物馆,自热采风等活动。

(三)养成学生党员生态文明习惯

利用生态法制教育,可以让学生党员养成依法环保的习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和依法治国具有相同的战略高度,诸如《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度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生态榜样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党员养成崇尚环保的习惯,如我国北京的姚继忠,就是低碳生活的生态榜样,姚继忠从17岁开始一直对环保问题予以关注,并对环保观念予以践行,这种榜样教育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生态消费方式进行教育,可以让学生党员养成良好的生态消费习惯,生态消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消費行为,可以对人的消费需求得以满足,同时不会造成生态破坏;对生态生活方式进行教育,可以让学生党员具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生活习惯,如在生活方面,需要养成晒太阳、少食肉、步当车等习惯。

(四)培养学生党员生态行为能力

1.创设生态实践机会

创设生态实践机会可以让学生党员生态参与能力得到提升,在校园内部,学生干部组织、学生党团支部以及学生社团应该发挥出自身力量,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让绿色校园得以创建。在高职学校内部,可以推广回收废旧电池、义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具有绿色消费理念,对“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相关节日进行推广和利用,并适当举办辩论赛、知识竞赛以及征文比赛等活动[2]。

2.利用生态教育基地

利用生态教育基地可以让学生党员生态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学校需要对学生予以积极引导,利用生态教育基地来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近社会,让生态环保活动更为高效。在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时,需要对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野生动物园等园区优势予以充分发挥。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组织,让学生对生态污染严重的城市进行深入调查,对废渣、废水以及废气的排放状态进行考察,让学生党员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生态文明问题,通过增强学生党员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学生党员生态文明情感、养成学生党员生态文明习惯和培养学生党员生态行为能力的方法可以让生态文明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质量得到提升,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海峰.大学生党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5):32-33.

[2]仲崇庆.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5):84-85.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高职院校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