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财税一体化模拟实训设计

2018-01-10李彩霞杨梦筱

时代经贸 2017年30期
关键词:财税实训室税务

李彩霞+杨梦筱

【摘 要】会计模拟实训设计是为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计的专项训练,其有效性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状况、用人单位满意度等都具有积极影响。虽然,高校会计模拟实训重视度不断加强,但教学中仍存在财税知识断层、财税相通的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为此,本文针对高校的会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基于“校企合作”的财税一体化模拟实训设计方案。

【关键词】校企合作;财税一体化;模拟实训设计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会计专业已成为管理学中屈指可数的“大专业”,受学生数量快速增长的影响,就业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并且,随着最新财务制度、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颁布,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既懂财务又懂税务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将在未来就业时增加“砝码”。为培养贴近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高校会计学专业开展财税一体化实训将十分必要。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面临两种现象:

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偏重理论教学,尽管设计了一些实训课程,但与社会实践活动相差甚远;二是课程设置与企业实务脱节,单一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多学科支撑的岗位需求,如“会计模拟”、“税务仿真”等教学环节分别进行,与企业“一项业务同时涉及会计、税务”的实际差距较大。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校企合作”的财税一体化的方案,以期解决高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式的教育,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作为培养导向,通過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作为重要的培养标准之一,为企业培养有针对性的人才。

本文提到的基于校企合作的财税一体化的模拟实训设计,主要包括了两个模块的结合:一是在会计实训室,学校借助相关的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模拟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模拟与仿真训练,课程设计的宗旨是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复合型”人才;二是在企业中,学校与其建立联营实习阵地,让学生脱离实训室,可以真正进入企业中,观摩和参与一系列的业务流程。这两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这两种方式相互补充,才能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的财税一体化实训。

二、开展校企合作的财税一体化实训的意义

(一)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人才供需模式

企业需要财务和税务融会贯通的复合型人才,而学校作为人才的直接供应方,为了满足需求方的要求,基于校企合作的财税一体化课程设计也就“应运而生”。财税一体化实训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各自为战”的状态,让学生在步入职场之前已经适应了岗位环境,更好地受到企业的青睐,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不缺财会人员,但缺财税相通的复合型人才”的状况。不但为企业注入了符合任职要求的“新支流”,也为高校提供的人才质量予以了肯定,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人才供需模式。

(二)加快推进“会计人才转型升级”进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会计领域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机遇,培养与健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成为首要任务。而会计转型的全面升级,当务之急是培养和提高就业人员的实务能力。高校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财税一体化模拟实训设计,将打通会计领域的相关学科,培养出能顺应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予以融合,加快推进“会计人才转型升级”进程。

(三)培养学生独特的创新性视角

会计这门专业的特点,除了实践性强之外,不断学习、随时更新固态知识,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特点之一。会计政策和制度是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学校应在施教的过程中,不仅局限于向求学者传授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引领学生站在会计领域的顶峰,摄取最前沿的思想养分。基于“校企合作”的财税一体化模拟实训设计就是学校用于培养学生使其能在不断变化与更新的专业领域内,接受最新的视角,锻炼创新能力。

三、现行财税实训所存在的问题

(一)“财税”知识体系的断层

传统教学模式将“财务”和“税务”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教授学生过程中,学生潜意识里已存在一条明确的分割线;尤其是在很多学校,这两门学科被安排于不同教学阶段,且可能由教学风格、思维模式迥异的老师进行教授,这样很容易造成“财税”知识体系的断层。例如,学生在进行税收计算、纳税申报时,对涉及到的会计知识可能遗忘,或比较模糊,无法做到对“一揽子”业务进行透彻的“一站式”理解和操作,而只能是片面地、零散地分别掌握。

(二)缺乏“财税”相通的师资力量

在高校中,为学生进行施教的教师,尽管都是行业内人士,资质较深,专业知识相对都比较精通,但惯有的模式已让一些教师的思维固化,以至于许多教师可能只精通或局限于自己擅长的学科,例如懂财务的老师不擅长税务,懂税务的老师不精通财务,再加上学校的教师注重学术类的研究,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经验,这就形成了学校中缺乏“财税”相通的师资力量的局面。

(三)实训室结构单一,案例简单

高校中已广泛应用的会计类实训室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手工记账实训室,用于模拟学生在企业中培养手工记账的能力;二是计算机实训室,应用会计软件和税务软件,培养电算化能力与计算机报税能力。这样单一传统的实训室结构是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不能为学生提供理想的硬件设施,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门课程。

教学采用的案例均比较简单化和理想化,并不符合未来实际工作中财税业务的多变灵活的特点,学生只能处理简单教学案例下的实务,与培养富有实践性、创新性、谨慎性、多变性的“多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相距甚远。

(四)仿真实训并“不真”,角色缺乏灵活性endprint

尽管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重理论轻实践”的落后状况,也积极地设置了“财税”模拟实训课程,但大部分高校的模拟实训课程依旧采用了较为传统的模式,即教师在讲台、学生在电脑前操作的模式,这种模式中的角色通常比较固定,只能局部地进行模块锻炼,无法充分发挥出实训课程灵活多变的效果。

(五)缺乏“财税一体化”教学软件

高校中用于模拟会计实务的软件有用友、金蝶、浪潮、微软等,用于模拟税务的软件较为局限,一般采用PC端配合金稅卡进行纳税与申报。财务软件与税务软件的无形分割对于“财税一体化”模拟实训课程的有效实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实训过程中,不能真正地将“财税”进行融汇训练,无法将“所学”真正地应用到实践中,很可能只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

四、校企合作的财税一体化实训方案构建

(一)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

学校应科学地安排会计与税务的课程,比如将这两门课程设置为一个学年制,不进行课程的拆分,每周分两个课时,一次理论,一次实训,这样“趁热打铁”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学校应由会计、税务的精英教师成立研讨小组,共同反思教学体系中的不足与疏漏,引导教师摒弃陈旧的学科分离的教学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完善财税一体化实训方案。

(二)加强“财税”相通的师资力量

学校为培养财税相通的师资力量,除向政府申请经费支持外,还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师资培养。鼓励教师在专业上层面上,利用理论知识为企业“指点迷津”,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和方案。同时,企业中的财务税务人员可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业实操人员处获得的实际问题进行整理归纳,让学生在之后的工作中可以扬长避短。加强教师与实务人员的沟通交流,在思想层面上建立和增强“财税”融会贯通的意识。

(三)实训室布局设计逼真化,采用财税“一站式”模拟

实训室的布局可参照采取教学区、财务区、税务区的“一站式”的模拟流程,无论设备和软件的配置,还是环境和场景的设计,都应予以周全的考虑,给学生营造一种逼真的工作氛围。通过情景模拟的综合实训,培养学生提升人文素养、专业技能素养与职业素养,使之快速成长为会计业务工作的准职业人。

(四)灵活变换角色,实行轮岗模拟

在财税一体化的实训课程中,角色并不是唯一固定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真正地体验每个角色在实务中的作用,应采取以4 6人的小组为单位,充当企业会计、会计主管、企业出纳、税务局开票人等角色,也可以在实训中增加模拟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并实行轮岗模拟。这中模式不仅打破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全面的适应各个岗位角色,也在角色转换中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分工产生不同的直观感受,有助于学生日后的职业选择。

(五)开发应用“财税一体化”教学软件

高校向相关的会计协会提出申请,招纳既精通计算机知识又擅长会计知识专业人才,联合企业中的财务、税务实操人员,组织开展研究小组,在现有的会计与税务软件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适合高校教学专用的财税一体化模拟软件,并广泛地应用到各大高校。

(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天津300384)

参考文献:

[1]晏银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企业会计模拟实训》课程设计——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市场论坛,2012(8):48-49.

[2]葛长银.面向实践的财税一体化会计课程建设[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会计学院院长论坛.2014.

[3]信春华.高校会计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路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11):170-171.

[4]刘胜强.基于“校企合作”的会计实践教学研究[J].财政监督,2016(16):93-96.

[5]王超,许淑云,李洪亮.高职“银财税审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0): 44-46.

[6]蒋昌军,潘云标,柏思萍,等.财税管理一体化跨专业独立实验课程建设探讨[J].商业会计, 2011(09Z):79-80.

[7]刘小刚.财税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及教学改革[J].经济期刊,2015(3):103-104.

[8]李琳.论创新实践导向下财税专业税法与会计类课程的优化整合[J].企业导报,2015(6):100-100.

[9]蓝相洁,凌荣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财税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6,39(6):134-137.

项目支持:天津农学院高校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引导发展项目(20170404)。

作者简介:

李彩霞(1981—),女,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

杨梦筱(1992—),女,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MPAcc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财税实训室税务
“十四五”时期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的创新驱动体系构建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新常态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务检查证管理办法〉的公告》的解读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财税补助与研发投入:倒U型关系的检验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放实训室管理探索与实践
税务达人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