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河南省精准脱贫的效应分析
2018-01-09朱苗苗
朱苗苗
摘要:贫困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难关。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随着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在精准脱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金融支持河南省脱贫的现状做分析,找出问题,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精准脱贫;河南省;金融;全面小康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河南省政府的努力下,各类金融机构在精准脱贫中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在实际扶贫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扶贫效果仍需改进。
一、河南省精准脱贫的基本情况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全省以县域经济为主,县域生产总值是全省的68.6%,但却有53个国家与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概有385万贫困人口。其中,國家级贫困县38个、省级贫困县15个,几乎覆盖了全省八成的地级市,一半的县域,占县域生产总值的36%,贫困层面广、数量大、程度深。
“十三五”之初,全省继续响应建档立卡、“五字秘诀”、“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等精准脱贫的政策,并继续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投入。2016年全省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9.07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省级投入12.42亿元、增长49%,市县投入18.34亿元、增长27%,这充分肯定了河南省的扶贫成效。同时,全省出现了很多扶贫的优秀案例,比如兰考县的产业脱贫政策、“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滑县的金融扶贫、固始县的驻村帮扶、嵩县的精准管理以及卢氏县的“卢氏模式”,给其他贫困县的“脱贫摘帽”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经验。
二、金融支持河南省精准脱贫的现状
扶贫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并且金融机构在脱贫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16年底,河南省精准扶贫贷款余额631.83亿元,同比增长91%,全省扶贫小额信贷余额高达50亿元,较年初增长约6倍多,居中部六省第3位,带动服务131.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30.1%。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也明显改善,已提前实现“ATM到100%乡镇、POS机到100%行政村、助农取款服务点到100%行政村域”的3个全覆盖。
由图1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贫困县存款、贷款余额大致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贷款的增速明显比较慢,存贷差也逐渐增加,这既说明近几年贫困县域资金可以自给,也说明了资金存在外流情况,表明了金融机构没有很好地把存款转化为贷款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由图2可知,近五年,贫困县的整体存贷比情况大体是上升趋势,但是2015年明显低于2014年的水平,并且2015年的值低于全省县域的平均水平,这可能与我们国家整体经济下行压力有关,市场行情不好,导致企业贷款需求减少。这也表明当前金融机构的存款资金不能充分发挥信贷的积极作用,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较低,金融的运行效率有待提高,不能很好的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另外,保险行业也加大了扶贫力度,近几年,全省推出了“政银保”、“政融保”等模式,提高贫困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助力产业脱贫,进而带动贫困户的经济收入。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已把保险扶贫扩大到了9个省辖市、包含了34个贫困县。小贷和融资担保公司也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已经设立了一批专注于三农业务的融资担保机构,如畜牧业担保、粮食产业担保、农业担保等,2016年设立了注册资本18亿元的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撬动了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三农、支持扶贫。
三、金融支持河南省精准脱贫的困境
1.追求本质不同
精准扶贫的本质是改善人民的生活,不追求盈利。而大多金融机构本身就是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两者之间明显存在质的不同。首先,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是能不能有效的改善贫困状况,这与金融机构的绩效考核机制产生了矛盾。其次,金融扶贫项目涉及层面广、持续时间长,再加上目前河南省扶贫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与养殖业为主,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金融机构无法进行有效风险控制与成本控制,从而导致大多数金融机构的扶贫积极性不高。
2.金融机构扶贫可持续性困难
可持续性,即金融扶贫是否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否能够由“救济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这不仅关系到金融扶贫是否能够长期持续进行下去,更是关系到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体系能否真正得到完善。目前,我省贫困地区很多地方的金融扶贫都出现了不可持续问题。
首先,金融机构服务落后、产品单一、缺乏创新性。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很少在农村设立营业网点,现有的营业网点大多设立在县城区,其贷款对象多是风险小、收益稳定的项目。农业银行虽然还承担着农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等工作,但其非农化趋势明显,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业务仅仅涉及到了部分农副产品的生产;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的“主力军”,其贷款期限多以短期为主,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金融产品单一,贷款额度也偏低;一些新型金融机构的各种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在支农扶贫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
其次,各类金融机构缺乏协同效应。可以看出,金融机构中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比重低。可见,大部分贫困地区缺的不是资金,缺的是把富余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机制。作为农业大省,我省存在保险机构深、广度欠提升,担保机制缺失,抵押品少,专业资产评估登记机构缺失等问题。总之,全省各类金融机构的协同效应还没充分发挥出来,加大了贫困县域内富余资金转化为贷款的难度。
再者,金融扶贫的高风险性。第一,精准扶贫贷款风险较大,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县域经济还是以传统的种植业与养殖业为主,技术含量比较低,生长周期比较长,抗风险性比较低,主要是靠天吃饭,产业收入难以保障,同时,全省保险市场并不发达,特别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民还意识不到保险的重要性,一旦遭遇意外,损失比较惨重;第二,贫困地区的信用意识低,制度难以健全。特别是部分农村居民信用意识薄弱,缺乏诚信,农村信用档案尚不健全,信用记录系统不完善。
3.金融生态环境落后
首先,全省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特别是我省有一半的贫困县属于国家连片特困县,自然条件比较落后,各种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个人征信状况都比较滞后,互联网普及率比较低,大数据得不到充分运用,扶贫新模式推行不开。久而久之,这些地区的金融生长环境就比较恶劣,难以发挥金融机构的功能。
其次,精准的识别比较困难。想要进行针对性的、高效率的扶贫措施,必须真正的找出贫困户。由于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识别的准确性,所以在對贫困户进行识别和判定的过程比较复杂。虽然2016年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对贫困户进行识别制定了一系列的流程,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四、金融支持河南省精准脱贫的出路
1.提高金融机构精准扶贫的积极性
首先,为了达到金融机构精准扶贫的目标,降低其扶贫的支出,政府部门应该与金融机构实现贫困户信息的共享,精准对接扶贫信息,提高金融机构的扶贫精准度。其次,各地政府要继续深化精准扶贫的激励惩治机制。明确各项工作规范,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加大对帮扶资金的激励力度,继续研制贷款优惠政策,建立奖惩机制。再者,要健全金融机构的扶贫保障体系。各地政府应该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因地而异地创新合作方式,降低其贷款风险,提高各类金融机构的协同效应,共同为贫困区域服务。
2.健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首先,推进涉贫贷款的金融产品创新。结合河南省贫困县域的具体情况,拓宽贫困户抵押担保品的范围,继续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宣传,降低农户心中的疑虑,解决好抵押贷款困难的情况,进一步创新贫困户贷款的模式,充分调动企业、贫困户、金融机构、政府合作的积极性,多方位合作,实现可持续精准帮扶。
其次,提高各类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继续提倡信贷工作人员实行包村包户措施,大力发展小额信贷一站式办理等服务模式,扩大贫困地区自动取款机、自动循环存取款机等自主设备的覆盖以及使用范围;发挥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的作用,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服务投入,不断扩大贫困地区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产业扶贫基金,以龙头企业为首,提供资金支持,带动产业发展,为贫困县建立可持续的扶贫机制;促进资本市场的扶贫作用,鼓励贫困县的优质企业在主板、中小板或创业板发行股票并上市,并对该类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降低上市成本。
再者,充分利用互联网扶贫。河南省贫困县域现存的金融机构主要业务还是以传统的存贷款、结算为主,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精准脱贫服务,加快电子金融的建设,加大对普惠金融的宣传,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完善平台建设,结合大数据优势,对贫困人口的资金、信用状况,进行实时跟踪,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资金需求。
3.优化贫困县域的金融生态环境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金融扶贫的力度。要重视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注重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稳步提升贫困区域的农业生产效率,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进而推进区域扶贫项目的有效实施。其次,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金融服务的基础,要积极宣传引导,提高县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意识,建立信用奖罚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再者,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鼓励金融机构下乡,做好金融扶贫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贫困户的金融素养。最后,河南省贫困人口众多,精准扶贫识别工作艰巨,不但要扩大基层工作人员的队伍,也要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要建立动态的贫困识别机制,对已有的贫困人口进行反复核实,清退不符合贫困标准的人口,并定期排查、随机抽查,将未被识别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精准扶贫队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