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2018-01-09林素芬
林素芬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不断的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竞争压力,从规模化发展到实现内涵式提升是当前民办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但由于民办高校本身存在的特殊性,在师资、资金、学生招收的范围等诸多方面的先天不足而影响了民办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的步伐,但是作为民办高校,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发展和需要,向应用型的转型是社会要求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要从自身的特点及现有的资源出发,要实现其最终的培养目标,需要建设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由此可见,建设一支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民办高校;转型;“双师型”教师
一、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现状
1.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自有教师、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受自身办学特点影响,学校自有专职教师较少,外聘和兼职占有师资队伍较大比重,教授和副教授的比例较高,这就导致了教师队伍不稳定、职称结构不合理。
2.民办高校的兼职教师主要是聘请公办高校的在职教师来授课,这也分散了教师的精力。但随着民办高校各方面的大力度投入,民办高校随着发展教师的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自有教师的比例也在不断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有了明显的增强。
3.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相对于公立院校偏低,老师们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比较大,还有很多的限制条件,老师们出去学习进修和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少,更无法像公立院校的老师一样正常的评定职称,这些都限制了老师的个人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师资队伍的不稳定,从而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二、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自己的人认识不够。教师对“双师型”的认知不够,总是觉得能把理论课程讲好就可以,而没有很好的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没有真正有效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多年来。“双师型”教师一般比较集中在职业院校,因为职业院校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培养,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真正投入到实践工作当中,然而民办高校对“双师型”教师需求不多,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赏罚不明,导致教师对此认识不清,缺乏积极性。
2.企业参与度不高。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从学校走出来在进入到学校,只是进行了理论上的培训,大多数教师缺乏实践锻炼环节。因此要尤其注重校企合作,给教师创造企业实践的机会,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是尤为关键的,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严重的缺乏了和企业的实际联系。这就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的发展。
3.理论没有很好的联系实践。大多数的教师只是习惯把课本上的理论内容在课堂上机械的灌输给学生,习惯于依赖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只是盲目考取了很多和课本看似相关的证书,但并没有真正的理论联系实践,没有把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这些都是不利于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
4.“双师型”比例不够。从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组成不难看出,理论教学型的教师较多,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较少,距“双师型”教师占比专任教师50%的比例仍然相差较大。
三、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1.增加校企合作
学校采用积极的政策鼓励下设的各学院建立起自己相关专业的校企合作,利用企业优势,让教师利用时间深入到企业学习实践,真正的做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老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时候,才能做到理论很好的联系实践当中。当然企业也会从中受利。
2.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不断健全、完善
有针对性的培养制度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政府为了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和制度。要想政策有效的落地实施,就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这样才能使民办的广大教师具有较高的积极性。
3.“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力度不断加大
要想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具有难度的,老师对“双师型”的认识不够。所以积极性也就不高,要是老师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就要对“双师型”教师采用有效的激励制度。因为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量就很大,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如果采取了一定的有效的激励政策,制定有效的可实施的奖励政策,例如教师的工资涨幅、职称评定、年终奖励等等的相应的有效政策,教师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4.注重“双师型”师资的引进渠道
要加大对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将一些具有授课水平的企业人员引进,通过试讲等方式聘请和各学院相关专业的具有“双师型”师资资格的企业人员来校任教,或者定期聘请和自己学院专业相关企业人员给老师和学生做学术讲座,也可以和老师进行有效的专业学术交流,形成这种氛围。定期的给专业课老师进行专业的企业培训,让老师定期的走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很好的和聘请的企业专业人员做很好的衔接。以此一定会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结构。
5.提高民办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
学校本身要重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加大培训的力度,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给予教师一定的激励政策,例如:职称晋级、工资晋级、评优优先等奖励政策;有奖必有罚,可以将教师的培训纳入学校的师资考核,鼓励教师到相关的企业部门进行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实践培训,只有民办高校对“双师型”教师重视了,教师才会提高“双师型”的认识,才会对自身的各种业务素质提高认识。
6.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加强学習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需要不断转变思想,树立为学生服务终生学习的理念,应充分认识自身专业发展,不断地给学生输入时下最前沿的理论知识,这样自己才不会被教育所淘汰,要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将授课内容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民办高等院校而言,应通过校企、产教合作等形式,尽快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双师型”教师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教师既需要有担任教师工作的资格,也需要有相关的技能证书,并不是表面的取得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证书就可以了,要求既需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也需要在实践中指导学生操作。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时候,具有真正的社会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水平和素质能够体现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中:一方面是“双师型”教师能够表现出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例如良好的教学能力、正确的思想认识、积极的教育信念,能够做到在教师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另一方面是“双师型”教师在专业水平上,专业水平要过硬,不仅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且要站在时代的前沿看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职业道德上要有高水平,对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有较深刻的认识,组织能力较强,能够与时俱进,能够使学生在步入社会走上岗位的时候,有良好的社会实践工作能力,不被社会淘汰,真正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民办高校要实现其最终的培养目标,需要建设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是时代的要求,建设一支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真正拥有社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自身业务提高的需要,由此可见,民办高校的“双师型”队伍的有效建设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