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模式策略分析
2018-01-09杨孟莹
杨孟莹
摘 要:“互联网+”的提出,给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该文介绍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2种创新发展模式,即智慧农业和电商农业,以期进一步促进农业的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0-0010-3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下发的第15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并且这是“农业现代化”连续第5年“入题”一号文件,可见国家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介绍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并且对其创新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1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含义
“互联网+”即“互联网+企业和各个传统行业”,通过构建互联网化组织、利用互联网工具以及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与传统行业进行更有效率的商务活动,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而现代农业是“互联网+”的重要应用行业[1]。
“互联网+现代农业”即农业产业的互联网化,既包括农产品的批发分销,更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互联网化。其本质是对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互联网化改造,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资农机、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等农业产业链环节进行全面改造,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2]。
“互联网+现代农业”并不是两者的简单拼凑,而是要把传统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其中包括农产品流通、农业互联网金融、农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的优化与完善,让“互联网+”支撑农业的智慧化,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创新农业产业链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农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3],促使农业朝着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
2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逐渐有了丰富的探索和实践。截至2017年底,江苏建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部省级农业物联网科研及创新平台,以现代农业产业园、设施农业基地、规模养殖场等作为载体,创建省级智能农业示范基地127家,全省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占比逾14%[4]。2018年,哈尔滨将创建“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215個,这些基地种植绿色有机作物面积达4.49万hm2,每个基地将建立和完善病虫害在线监测系统,配有农田作业视频监控系统,并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5]。在涉农电商领域,《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6)》指出,2016年,阿里平台完成农产品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40%,远超过电商的平均增速。《2018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中指出,2017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1.2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的网络零售交易额占20%,预计达到2500亿元。农业部规划2020年我国农产品电商将达到8000亿元。在所有的农产品电商交易中,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速。2017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7897亿元,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为1418亿元,线上市场渗透率继续提升,达到7.9%。预计2018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达至2158亿元。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未来3年生鲜电商市场复合增长率达49%,线上市场渗透率将继续提升,到2020年达到21.7%。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虽然发展迅猛,具有明朗的发展前景,但是依旧处于起步期,面临着许多挑战。
2.1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等配套建设亟待提高 “互联网+”虽然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创新,但是“互联网+现代农业”并不能跨越信息基础设施在农村广泛地普及应用。就目前来看,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全国仍有约2.6万个行政村未通光纤,约3万个行政村未通4G,而既无光纤又无4G网络的贫困村约1万个。另外,农业数据资源的利用率低,大部分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停留在试验阶段,将信息技术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村基础设施等配套建设落后,阻碍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2.2 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我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规模较小、结构失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农业部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已接近1900万,但占乡村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还不足5%。总的来看,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不足,年青后备力量缺乏,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另外,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给农业现代化生产、农村发展带来了种种问题。只有着力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够扎根农村的农业优质人才队伍,才能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2.3 “互联网+现代农业”需要引导资本注入农业领域 农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不仅需要劳动力的投入,而且需要技术和资本的投入。据初步统计,仅2018年上半年,涉农企业融资已达30多例,包括:水果零售电商百果园、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农田管家、泰谷集团、农资B2B电商平台7km等多家涉农企业均获得了资本的青睐。面对巨大的市场,如何引导和监管资本的注入也是一大挑战。一方面,资本注入农业既可以缓解“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投入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引进新型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带动农资行业逐渐步入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另一方面,资本具有逐利性,会带来一些潜在风险和监管问题。
3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模式
3.1 互联网+智慧农业 农产品生产无法实现标准化和精确化,不仅会影响食品的安全性,而且会影响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流畅性,这是制约传统农业向互联网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给农业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农业按照产业链的关系可以分为农资农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三大环节。随着“互联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断深入,互联网的智能化、数据化可以广泛应用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使得现代农业生产更具活力和效率。发展基于GPS、物联网、大数据、溯源体系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工业化种养殖的智能化农业,真正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形成检测、传输、控制为一体的智慧农业体系。
在农业的产前环节,可以应用大数据让种植者有效避免种子的质量风险,并有助于实现种植企业对于新品种、好品种的研发与交流。在农业的产中环节,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从土壤分析到作物种植,从空气湿度监测、病虫害监测、作物生产监测等数据的智能监控,能有效节约人工成本,实现高效种植;同时还可以通过采集、分析天气数据对意外天气做出风险综合判断,评估天气数据对农作物的损害程度,能帮助农民防御极端天气灾害,降低农作物损失。在农业的产后环节,可以利用生产数据和市场数据的整合,让各地农产品滞销信息和市场需求信息有效对接,既能及时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又能平衡各地农产品的供求情况,实现资源的平衡;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管理控制生鲜损耗,提高生鲜的利润率,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除大数据外,物联网、云技术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龙里县湾滩河高效生态示范农业园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物联网络体系、病虫信息感知系统、质量追溯系统、信息服务设备软件等智慧农业软硬件设备,真正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互联网+智慧农业”模式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方面:一方面,该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养殖基地的生态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绿色、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不仅提高了农業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而且解决了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的问题,促进传统农业向高效率的现代产业方向发展。
3.2 互联网+电商农业 随着“互联网+电商农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善了传统农产品的营销和流通方式,而且促进了农业信息化发展,逐步实现了农资品和农产品的可溯源,加快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互联网+电商农业”模式对于构建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本质上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网络化和在线化交易产品。电商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产品的营销和流通方式,从过去“农户种什么就卖什么”到“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逐步实现市场销售方式的多样化、产品流通的扁平化,不断调整、平衡市场的供需结构,使农业市场更加合理化。在“互联网+电商农业”模式中,融合农业产业链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形成了诸多的创新实践模式。
3.2.1 产前环节 “互联网+现代农业”可以应用线上线下的农资电子商务,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基础农业设施等。一方面,农资农机类企业可以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满足消费者的各大需求,并配有信息展示、下单功能、支付结算功能等。另一方面,培育相关的服务站点,让传统农资企业与电商平台达成合作,为电商提供新用户,为顾客提供咨询、下单、支付、配送等服务。电商对服务站点提供培训服务,并在每笔交易中收取一定的佣金。
3.2.3 产中环节 “互联网+现代农业”主要表现为定制农业。订制农业是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客户订单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的过程农业[6]。定制农业不仅可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个性化需求,还能突出绿色、健康、无公害的特点。而农业众筹是定制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2012年7月,阿里巴巴、淘宝网、新浪网、中国农业大学的多名前高管人员共同创办了有机有利,并于2014年4月,上线了众筹平台,该平台项目分为回报型(商品众筹)和股权型2种。通过众筹的方式将消费者手中的“散钱”聚集在了一起,从而达到最大的效益。
3.2.3 产后环节 主要表现为农产品的流通。目前,农产品流通的渠道主要为农产品流通电商,大致可分为生鲜电商、特色农产品电商、农产品销售电商等。生鲜主要包括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由于生鲜的流通腐损率比较高,而我国的冷藏运输率又比较低,大大提高了生鲜的流通成本,制约了生鲜电商的发展。目前,我国主要有顺丰优选、我买网、多利农庄等生鲜平台,主要面向小众群体客户。特色农产品电商注重细分市场,强调农产品的地域特点、产品特点等,比如东北大米、西湖龙井、阳澄湖大闸蟹等。借助天猫、京东等综合性大型电商平台进行销售,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和经济效应。
4 结语
“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的结合,虽然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难,但是“互联网+现代农业”为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智慧农业和互联网+电商农业。随着“互联网+”与农业产业链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将对传统农业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互联网+”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农业互联网可以连接农业的各个环节,逐步化解传统农业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物流水平低、资源配置不平衡等生态问题,从而保障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宏鑫,葛道阔,曹静,等.“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理论分析与发展思路探讨[J].江苏农业学报,2017,33(2):314-321.
[2]周洪梅.上海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思考[J].现代农业,2015(9):18-22.
[3]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6):14-147.
[4]赵久龙.“互联网+”重塑江苏现代农业优势[N].经济参考报,2018-1-2.
[5]霍亮.年内全市建215个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N].哈尔滨日报,2018-7-28.
[6]王宗文.私人订制:农业新潮流[J].农家科技,2014(7):4-6.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