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料实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09周娣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0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历史教学素养

周娣

【内容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课程改革的新目标,本文从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在教学实际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史料实证”素养 历史教学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国门被打开,中国人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开始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实证科学,于是实证主义思潮在中国开始传播开来。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随着美国实证主义大师杜威来华讲学,胡适等学者的大力传播,实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达到一个新高度。 如今“史料实证”素养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依据。

一、“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有待提高

由于高中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较为紧张,再加上一些学校硬件设施的落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限,历史课堂更多的还是照本宣科,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历史课堂中史料的运用与分析,这样不利于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在对史料的选取上,也存在没有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选材过于空泛等问题。大多数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所利用的史料基本上局限于课本史料,很少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挖掘,更不用说对课外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2.“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是历史课程性质及目标的要求

最近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史料实证素养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课堂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以史料为基本的素材,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点,对相关史料进行分析与运用,从而论证观点,做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學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

二、“史料实证”素养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必须将史料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联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在本文中,笔者以必修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为例来具体阐述“史料实证”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首先展示“治水的大禹”和“戴冠冕的夏禹”两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禹的身份和地位有何变化?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禹的装束,指出禹头上所戴之物“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手持之物“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持的玉器,所以此时的禹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已经是帝王的象征了。而在讲到“王权的神秘色彩”时,为了让学生形象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殷商时期占卜用的龟甲”和“甲骨文卜辞”,通过对甲骨文字的说明来加深学生对王权的神秘的认识。

关于西周的分封制度,教师可以分别展示夏商西周的疆域,通过对比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该如何治理辽阔的疆域,使学生理解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必要性。教师可以继续展示教材中《西周分封示意图》,通过对同姓封国和异姓封国地理位置的对比,分析得出同姓诸侯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而分封制的内容和意义是这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创设情境,运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史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周幽王知道烽火点燃,诸侯必至?”从而帮助学生分析得出周天子分封土地和人民给诸侯,诸侯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即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通过设置问题“周王室的衰落与其政治制度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来分析分封制的弊端。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为本课难点,建议教师采取适合史料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展示材料一“商(铜鼎和甲骨文)”得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展示材料二“分封制”,分析分封制的弊端,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展示材料三“宗法制”,引导学生通过对宗法制概念的理解得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展示材料四“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得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教师在“史料实证”教学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培养史料实证的意识。比如中学历史教材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相关史料,1945年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明确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所以“十四年抗战”以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为界,前6年是局部抗战时期,后8年是全国抗战时期。“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

“史料实证”素养是学生历史学习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上有意识培养学生形成的关键品质与能力,教师要做到注重培养学生依据史料重构历史的实证意识,注重培养学生整理辨析,理解史料的能力,使“史料实证”素养在教学中得到真正贯彻与落实。

【参考文献】

[1] 王巧琴.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6,29(29):62-64.

[2]朱天琦.高中学生文字史料解读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3] 刘航.“史料实证”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7(24).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岳阳中学)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历史教学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