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特色化路径探索
2018-01-09汪建红
汪建红
【关键词】 班级管理;班干部;沟通机制;研学旅游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0—0041—01
现代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立体化的教育,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努力。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给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在当前新形势下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度,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常常有老师抱怨,学生一旦离开班主任的视线,就不能专心学习。事实上,班级管理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班主任与几个班干部的事情,长期以来的那种以班主任为主、以班干部为辅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激发全体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班长,而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培训,告诉他们如何做好一名班长,并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度,按照学号先后顺序让每位学生轮流当班长来管理班级。这就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将自己积极的一面展现出来,而不像以往只有个别学生才有管理班级的权力,同学的意见不能及时传递给班主任。在当天放学前,笔者会利用5分钟时间与值日班长进行交流,对当天值日过程中的不足与优点进行点评,并对班级管理提出意见。
二、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很多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师都是因为与学生缺乏良好的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声,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想法并给予良好的心理疏导,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为此,在班级管理中,笔者让学生准备一个练习本,每周利用班会课的时间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出最想对老师说的话。所写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方面,可以是对某些学习重点难点的困惑,可以是对教师授课提出的意见,也可以是内心真实的想法。当笔者把这些本子收上来之后会一一认真阅读,并在每一个学生的本子上写上鼓励性的话语,必要时会找部分学生面谈,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对其中涉及到的问题给予解决。学生在本子上对其他科任教师提出的意见,笔者也会及时传达,便于科任教师改进,以求得共同的进步。这种建立在文字形式上的沟通方式,能够及时传递学生的心声,便于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为学生科學学习提供了保证。而班主任写给学生的批语,都是鼓励性的,学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温暖。这种沟通方式是最原始的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只要合理地去运用,必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组织学生研学旅行,拓宽学生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育部明确提出: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应选择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以研学旅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研学旅行是团队活动,最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要注意安全,还要以展现出当代中学生的风采来要求自己。研学旅行不要仅仅局限于学生参加,也可以组织家长一起参与,考虑到人数的问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校内学习,可以将研学旅行的时间安排在周末,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使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进交流。在研学旅行之前,笔者会要求学生精心准备节目,通过才艺展示,丰富整个旅途生活。整个活动过程家长也可以参与,节目的形式多种多样,歌唱、朗诵、演讲、相声都可以,只要是学生愿意看的节目都可以表演。从实际操作的效果来看,家长是比较乐意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的,这既能给他们以放松机会,也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交流。
总之,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也不是杂乱无章的,它是一门学问。要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准确把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遵循教育教学工作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最终实现双赢。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