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师怎样做好课前预备工作

2018-01-09张麦亮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0期
关键词:认知规律备课高中政治

张麦亮

【内容摘要】高中政治需要理解、记忆和分析的内容比较多,如果不提前通过备课详细把握就无法在课堂上统筹安排,遇到应激性问题也会茫然无措,无法及时处理问题,严重影响课堂进程和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怎样通过备课来为高效课堂做准备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 备课 认知规律 课前预备

政治是传统的文科,在很多人的意识里面这样的课程重点就是给学生划重点,让同学们理解、记忆就行。正是由于这样的传统教学理念作祟,导致政治课多沿袭传统的理论说教,同学们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主动学习的兴趣,课堂萎靡不振。为此,新课改要求一线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让知识以适合学生认知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要做好足够的备课准备,了解教學内容,掌握学生动态,设置科学的教学方法。鉴于此,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说一说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做好课前预备工作。

一、掌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备课第一要务。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有详细的了解,包括知识点分布,如何构建知识网络;从怎样的角度挖掘教材内容潜在的知识性和人文性;哪些问题会出现争执和疑问,应该怎样解决……只有对内容详细把握才能更好地给学生做讲解和分析。

比如我们在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之前,我们要反复阅读教学内容,并参照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同学们掌握供求关系和价值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其中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们要能提前做好教学方案……

课前经过对教学内容的备案,教师对知识点及能力转换节点有了更详尽的把握,便于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中心,开展灵活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和学习。

二、分析学生实情

学生作为教学对象是知识受体,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规律和兴趣特长等,才能设置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才能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课堂认知速率。有高中教学经验的教师都认识到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但是分析问题往往不深入,没有持久力和足够的耐心。认识到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能相应地指导课堂教学。

比如,在学习“个人收入的分配”内容时,我们要考虑到同学们因为家庭背景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对收入分配的理解层次和立场并不一致,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对从不同角度进行灵活分析,最终让大家认识到: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相对分配方式的共识。根据学生好奇心和表现欲强的特点,我们可以参照认知规律设定学习小组,让同学们在组内讨论和分析问题,这样就能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

可见,备课时候对学生实情的分析好比打仗对敌情的侦查,只有全面把握详细情况,知己知彼,才能出奇制胜,针对当前备课往往忽视学生规律分析的情况,笔者强调研究学生实情是备课重中之重。

三、准备教学方法

常言道: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多边互动传递知识的过程,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方式和方法,势必造成课堂紊乱。因此,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分析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后,紧接着就要结合教学内容分析确定对应的教学方法。能充分传递知识,又能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就是我们的课堂追求。

例如,我们在备课“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时,就要考虑到文化属于抽象认知,需要以直观的方式展现,才能给学生带来深刻印象,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以视频的方式给同学们展现多彩多样的经典民族文化。然后我们要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存在文化联系和差异;再比如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我们可以组织同学们构建微型市场,以学生乐于认知的课堂活动形式驱动他们通过体验认知和理解知识。

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具体手段,我们只有整合教学内容以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有效激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针对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完善客观评价

课程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的评价可以对同学们的学习状态起到调节和激励作用。高中政治备课时,我们要注意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有机统一起来,注重同学们的基础理论、学习情感和互动状态,强调同学们的思想品德素养和学习技能,引导他们了解教与学的双向信息,让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譬如,我们在备课“影响价格的因素”时,我们也要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情况做好评价预案:1.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的同学我们要在肯定的基础上,以鼓励的方式提出更高的探索目标;2.对课堂学习活动表现不积极的学习,我们要认真了解和分析他们的实际情况,然后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认识到脚踏实地完成学习认识就会迎头赶上;3.我们还可以通过设计比较开放的研究课题来引导大家讨论,让大家参与相互批评,共同提高。

总的来说,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我们只有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才能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设置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然后再辅以鼓励性评价设置和应激性问题处理方案,就能使我们的课堂安排变得紧凑、实用而高效。

【参考文献】

[1]申光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 (34).

[2] 梁建欢. 新课程下青年教师备好高中政治课的途径[J]. 中学教学参考, 2015(16):64-65.

(作者单位:西藏昌都市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认知规律备课高中政治
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随机教育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