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
2018-01-09王浩然
摘 要:公共图书馆是提高國民综合素质,促进全民健康学习的公共场合。开展未成年人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的立足点是锻炼未成年阅读能力,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从阅读中找寻快乐。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活动既是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又能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首先分析未成年人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的意义,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的计划措施,提高未成年人传统文化阅读能力。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未成年人 传统文化 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1-00-01
书籍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阅读提升人的修养和境界,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离不开新生力量的支持,因此,开展未成年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活动有利于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了解国家的发展趋势,提升综合素质。目前,我们积极倡导阅读,作为公共资源的图书馆应该在提升未成年人优秀文化阅读方面发挥作用。
一、大力推广未成年人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的意义
在未成年人中大力推广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活动主要是利用阅读的形式对未成年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坚持阅读教育人生的理念,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指导未成年人有效阅读,介绍优秀文化知识,逐渐引导未成年人爱上阅读,爱上传统文化,形成一个主动阅读、自觉独立的小读者。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在孩子3岁之前的年龄是培养阅读兴趣的最佳年龄段,而在孩子6岁之前是最佳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时期。所以,开展未成年人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活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十分必要[1]。开展优秀文化阅读活动,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同时使得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最好的锻炼思维的方法不是一味的让孩子背知识、写作业,而是让孩子自觉的选择阅读,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在阅读中锻炼能力、提高审美水平、铸就品质。
公共图书馆筹备未成年人优秀文化阅读活动,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的服务功能。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推广优秀文化阅读学习活动,在未成年人群中建立起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未成年人爱上中国优秀文化,进而将传统文化与现在元素结合,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
二、未成年人优秀传统文化阅读实施计划
1.丰富公共图书馆书籍资源
未成年人的阅读书籍应该确保其内容质量的合理性。在选择图书资源开展阅读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选择适合未成年人心理、年龄阶段的图书,同时图书的内容应该控制在未成年人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范围之内。达到提高未成年人身心和智力发展的要求。图书馆的图书类型应该不仅仅是书刊的形式呈现给孩子,可以选择一些漫画、连环画以及小手册等形式的阅读载体,既可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同时也达到了提高阅读的效果。在选择连环画的过程中,注意内容要保持积极向上,观点积极乐观,不出现危险的情节和图片,未成年人的模仿力很强,出于好奇心,经常会模仿一些看到了、听到的内容。所以,在图书的选择上注意内容的合理。此外,图书馆的工作负责人应该积极寻找合作的刊社,为孩子们提供内容合适,具有文化意义的书刊和资源。
2.图书馆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图书馆定期举办一些文化活动来吸引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除了阅读传统的书籍之外,还可以利用科技模型制作、书画大赛、雕刻等一些形式来提高未成年孩子对文化的理解。根据小读者近一阶段阅读的文化知识来举办一些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2]。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通过书籍提升自身的修养,举办一些列活动不但是丰富孩子们娱乐活动,也是检验孩子们阅读后获取知识能力的好办法。通过一次活动找到现阶段未成年人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办法,更好地帮助未成年人通过阅读学习文化知识。
图书馆应该邀请知名的未成年人读物的作者亲临现场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和答疑。帮助孩子们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小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和思维能力。定期举办,同著作交流会,为一阶段一起阅读同一部书籍的小读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互相发表读后感受,有利于更好的理解书籍内容。
3.建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氛围是保证未成年人爱上阅读的前提。首先,保证阅读空间的干净整洁是基础设施保障;其次要在公共图书馆内部建设合理的阅读空间,满足不同小读者的需求。一些小读者喜欢自己静静阅读,应该设有个人的读书空间,对于一些需要交流和讨论的书籍内容,也应该建设专门的讨论的房间。两者互不干扰同时又能满足不同的阅读需求。
4.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传统文化阅读活动
伴随现阶段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互联网已经在各个年龄段孩子中普遍存在。为了更好的推广中国文化阅读,公共图书馆也应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一些阅读空间。互联网阅读,需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模式,一味的文字阅读不会吸引未成年的兴趣,因此,互联网阅读平台应该是生动形象的阅读,例如,在互联网平台开展主人公配音活动,根据一部文化书籍,或者一部动物小说中的精彩片段开展配音活动。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小读者来配音,进而,小读者需要阅读书籍,了解文化知识,达到了阅读提升知识的目的,寓教于乐的阅读模式更为适合互联网阅读平台。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在提高未成年人优秀文化阅读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文化知识学习的资源,也是未成年人茁壮成长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提高未成年人综合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关键方式。作为公共资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场所,图书馆应该竭尽全力推广文化阅读活动,不断丰富阅读活动的内容,开展多形式的阅读活动激发未成年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是利用阅读这种模式来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国的传统知识。开展未成年人优秀文化阅读活动,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尽力增加文化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未成年人以及监护着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孙勇.少儿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的实践研究—以扬州市少儿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2):93-96.
[2]徐建华,梁浩光.少儿图书馆分级阅读指导的现状与策略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1(6):247-252.
[3]高亚菊.少儿图书馆开展延伸性服务的必要性及其措施[J].考试周刊,2011(22):41-42.
作者简介:王浩然(1986.2—),女,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现供职于黑龙江省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少儿阅读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