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党内关爱工作的思考

2018-01-09潘慧君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制度建设人才培养

潘慧君

摘要 本文笔者对开展党内关爱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可供参考!

关键词 党内关爱 制度建设 人才培养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用工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党员队伍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党组织管理党员的方式遇到了新挑战,党员对党组织也有了新诉求,部分党员在生活、生产、工作等方面也出现了不少困难,需要党组织的关爱以增强凝聚力。开展党内关爱,既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更是现阶段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和谐企业的现实需要。党组织在探索开展党内关爱工作方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五方面“着力”:

一、积极建章立制,着力制度上的长效建设

制度是秩序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展党内关爱,也必须从制度入手。笔者认为制定开展党内关爱工作的制度要突出五个方面的原则要求,即:思想上重视尊重、政治上教育提高、工作上理解支持、舆论上鼓励鞭策、生活上帮助关爱。可以确立五项具体措施办法,即:一是建立健全党员素质提升机制,重点实施以“三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人才工程”;二是进一步落实党员的政治权利,重点保障党员对党内重要事务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三是建立党员服务机构,重点突出为党员服务思想;四是开展经常性的关爱帮助活动,重点是确立思想上的谈心谈话、重大事情上走访慰问、特殊困难上的帮扶救济;五是加大对优秀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重点是营造浓厚的党内关爱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思想上的关爱帮助

随着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一方面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有了很大变化,党员个体之间的社会地位、个人利益和生活状态的差异也有所扩大,另一方面,由于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企业党员队伍结构发生了调整,党员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有了新的转变,需要各级党组织不断从思想上给予关心、帮助,做好理论武装、释疑解惑、稳定情绪的工作。

首先要坚持理论武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管理手段不断涌现,要求党员必须很快适应,不适应就要落后,就要被时代淘汰,很多党员对各种理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必须为党员搭建这方面的平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知识型党员,不失为一种好的载体。如国网文成县供电公司党委开展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为广大党员搭设学习平台。该公司坚持将创建活动作为关爱党员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三年一规划,一年一计划,循序渐进,深入推进,对广大党员从政治上、学习上开展了积极关爱。

其次是开展谈心谈话。谈心谈话是我党一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方法,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运用的比较成功的好办法。通过谈心谈话,能够深入开展面对面的思想交流、沟通,能够捕捉信息,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还能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更是开展思想关爱的直接体现。如推行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六必谈”、“三必须”方法,即工作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退休时必谈。通过谈心活动的广泛开展,增强党员的归属感。针对党员干部升降离退不同情况,适时开展任前、廉政、诫勉、日常和离(退)职谈话,做到“上”时提要求、敲警钟、指方向,“下”时讲政策、谈原则、助疏通,“退”时常提醒、发余热。“三必须”即凡党员生病住院,党组织必须派人看望;凡党员去世的,党组织必须派人吊唁;凡党员过政治生日(入党日)的,党组织必须与其谈心,进行勉励。

再次是注重思想工作。當前,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党员的思想呈现多样化发展,更需要注重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应对。党员的思想问题也迫切需要党组织主动关爱,开展心理疏导,化解心中疙瘩,稳定思想情绪。尤其要加强党员思想动态分析,及时掌握和把准党员的思想脉搏,了解党员或党员群体在某个时期或特殊阶段的思想状况,及时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必要的对策,营造和谐氛围。

三、推动党内民主,着力政治上的权利保障

民主政治权利是党章赋予党员的神圣权利,也是推动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是实施党内关爱的有效办法。重点要保障党员的四项权利:

一是保障党员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党员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章赋予的基本权利。这一权利能否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体现党内民主政治是否得到有效落实,也是体现党组织对党员政治关爱的重要内容。如机关党员工作忙、任务重,不是开会就是下乡,很难全部聚齐在一起,这就为集中参加组织生活和换届选举带来了困难,可以尝试采用网络视频形式召开党员大会,开展党支部换届选举。这为新形势下电力施工企业换届选举形式作了有益的尝试,也为推动党内民主、保障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是保障党员知情权。要让党员更多地知晓党内事务,通过推行党务公开,对党内重大问题决策、干部考察任免、后备干部培养、党员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党费收缴使用、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党员结对帮扶等方面内容,分别通过公告栏、厂务公开栏、OA系统以及各级各类会议等多种渠道进行公开,充分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同时,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坚持做到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决定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实施党内先发动。

三是保障党员参与权。党员参与权的主要体现,是在对事关企业发展重大决策、事关党员重大利益等方面。党组织要在决策前事先在党内开展意见征求。尊重、吸引、保护更多的党员参与到民主决策中来,通过最广泛的党员参与,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四是保障党员监督权。按照党内监督的有关规定,不断深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同级之间的监督工作。围绕党内考核,让一定数量的普通党员参加。同时要求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在党员民主评议、四好领导班子考核会、职代会上向党员、群众述职述廉,并通过群众测评来落实群众监督。

四、搭建工作平台,着力促进人企和谐发展

要深入实施以“三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人才工程”,一要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运用各种办法,组织引导党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使党员真正与时俱进,体现先进性。强化对培养对象的实践锻炼,采取上挂、下派、外派、轮岗、交流等方式,为党员提高各种素质创造条件。二要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要侧重把生产经营的技术骨干培养发展为党员,全面推行党员推荐、群众推荐、群团组织推荐、党组织“选优”的“三推一选”党员发展新机制,努力把高知识群体和各类优秀人才先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按照严格的组织发展程序和党员标准,适时把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三是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技术和管理骨干。要坚决摒弃选人用人中的论资排辈观念和做法,把实践作为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努力把政治坚定、作风扎实、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人才培养成各类技术和管理骨干。通过建立资源共享的党员人才库,促进党员人才资源的合理调配使用。通过上述关爱,使党员和企业和谐共赢。

五、解决实际问题,着力生活上的解困帮难

电力企业经过近几年来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也得到了一定增长。但党员队伍中也不同程度存在着生活困难的情况,尤其是因患重大疾病或家庭重大变故的在职和离退休党员中的困难群体。通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建立帮困互助基金等,坚持物质救助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努力构筑党内关爱互助的平台,营造“党员有困难,组织在身边”的良好环境,体现组织的关爱。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度建设人才培养
加强公德制度建设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