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2018-01-09孙宝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事业单位

孙宝涛

摘 要 预算会计制度是国家财政以及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面对现如今各个方面经济形势的高速发展,进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以适应目前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需要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到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以及面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应当怎样合理改善处理。本文针对当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所对事业单位会计造成的影响,从而对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预算会计 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 影响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1预算会计制度及在事业单位中现存的问题

(1)在国内早期,因国家财政经济需要一套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来满足当时财政预算管理工作需求,预算会计制度开始形成。随着国家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预算会计制度也在不断的改良。但预算会计制度仍然存在制度形式上的局限性以致于达不到事业单位各方面的预算会计要求,直到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建立从根本模式上改良了预算会计组织的管理制度体系,形成更完善的制度体系及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效率同时起到了管理和监督的作用。但是,相对于现阶段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的高标准、高要求,以及会计的工作效率状况,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所以,预算会计制度不断革新也是目前迫在眉睫的工作。

(2)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对其核算内容与集中收付制度和采购制度的会计核算工作达不到协调进行,预算会计处理不平衡,这就突显出统一会计制度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而不同领域的不同会计制度也不利于信息的全面透明以及管理责任的不明确,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没有完整反映财政的实际状况,核算过于简单,财务报表缺乏内容没有建设性,且不同行业事业单位报表没有统一性,自成体系,缺乏相关的数据信息披露,社会工作和政府难以进行监督。在报表结构上和设置科目不客观,对预算会计的信息真实性以及透明度存在着很大纰漏。

(3)目前国内的预算会计主要是进行财政资金的收支核算,在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实际工作过程中,其实质固定资产的建造没有反映到账务系统中,对于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没有实时登记甚至忽略记录,按照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规定,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也不能反应其使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了资产价值。这就不能客观、完整、真实的反应事业单位经济资源的使用情况,不能清晰的为事业单位提供整体的数据信息材料。

(4)其中收付实现制度会计信息质量低下,虽然方便了收支平衡核算,却不能全面反映出单位财政的实质。在资产负债的核算方面也显现出较多的局限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更高,不能准确的核算出成本利润和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不利于事业单位中的财政及资金管理。

2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影响

(1)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对于权责发生制度的广泛应用其完善了收付实现制不合理性,在会计计量与核算过程中能够更具有优越性。在事業单位实际的工作当中,在权责发生制下能够更好的进行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的精准核算,实时同步到财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业单位中的财务风险,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效率更高。在权责发生制进行时,相对于以往会计职能与分工都会发生较大的调整,对于会计核算方式以及经济财务程序都需要改变。

(2)部门预算改革对于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较大,其中,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应该把预算资金作为核算对象,以反映出具体的预算执行情况和部门所有的收支情况。从新设置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调整核算明细,在基建会计中,在事业单位增加相应的核算会计科目,对于收入和支出适当分类。对于预算从零开始的预算编制方法,在预算年度所有数据中重新测算各个科目的支出需求,对于预算会计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预算会计需要提供收入与支出各方面的信息数据。这对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有了更高的标准。

(3)国库集中支付的预算会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会计的预算和财政收入工作有一定改变,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事业的那位资金的收入与支出都由国库的统一账户进行支付记录管理,转变了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使用流程,在具体的资金管理中效率更高,资金来往流程要求更为严格。运用单一的会计报表能够清晰明了的监管其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效果。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需要把单位的财务支出统计在报表当中,能够让事业单位在财务控制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方便运行事业单位实际的开拓发展。

(4)在事业单位进行采购事项中,以往的采购流程比较复杂,在单位进行大宗采购过程中,需要层级审批,同时所需要大量预算资金的流动,致使收支不平衡。政府集中采购制度能够在采购时又政府集中拨款不需要层级审批,直接付与供货方,不通过财政部门的资金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核算压力和财政资金滥用现象。统一国库集中支付,清楚明了反映出资金收支情况和来源去向。

3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些措施

(1)针对预算会计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对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应该明确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之间的关系,在事业单位早期一直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但是相对来说收付实现制并不能全面反映出资产和债务规模,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就可以有效处理这个问题,但是在提供资金收支信息中,又不能完全摒弃收付实现制。所以在引入权责发生制过程中,与收付实现制做到两者相结合,互补长短,才能在进行资产核算中展现全貌。

(2)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进行改革过程中,在事业单位职能及工作流程都会有相应的变化,为了能够确保事业单位有条不紊的执行开展各项事务,相关财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明确责任分工,不间断的到所管辖事业单位内监察预算会计的执行情况和财务工作的核查。并将预算数据信息公开透明化,定期向社会公众披露。

(3)预算会计财务人员是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关键力量,在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着力培养高标准、高素质的财务工作人才,以适应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带来的各项变化,定期安排预算培训并进行业务知识考核。强化财务人员对于财务知识和新理念的思想观念,以便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打造具有建设性的高效财务会计队伍,能够大力推进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黄清淦.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2,9(08).

[2] 张玮.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22(04).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关于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论预算会计中资产与负债要素的认识与核算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