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管理类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研究
2018-01-09张恒李薇
张恒+李薇
摘 要 在医疗卫生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医学院校管理类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共同性与差异性并存、自主性与被动性相矛盾的特点。因此,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专业性和差异性并存,并进一步拓展教育的渠道和内容。
关键词 本科生 职业生涯规划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进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并采取行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人的一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中能够成功就业,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个体进行自我认知,合理规划,拟订其一生的事业发展方向并努力去实施。在医疗卫生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以云南某医学院校管理类本科生为例,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探讨,以期对职业生涯教育进行改进和完善。
1医学院校管理类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的现状分析
1.1研究方法及对象
调查以访谈法和问卷法为主,选取云南某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3级至2016级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55份,回收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6份。采用Excel2010软件录入数据、检查与整理,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
1.2问卷主要结果
1.2.1医学院校管理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89%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8%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同样,89%的学生在课堂教学外没有参加过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指导活动,没有参加的原因为不知道有此类相关活动(53%)、指导不专业,没有明显效果(26%)、没有时间参与(14%)和不感兴趣(7%)。
1.2.2医学院校管理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满意度
90%的学生对高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基本满意,即满意程度一般,很少达到非常满意。45%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和讲座基本能够满足需要, 55%的同学认为不能满足。
1.2.3医学院校管理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情况
按需求程度排序,被调查学生希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依次为对自我性格、兴趣、能力等的认知与探索;对自我职业生涯的有效规划;对于成功就业相关的求职渠道、求职技巧、职场礼仪的指导;就业市场和就业需求的相关介绍;对大学生活的有效管理;相关职业生涯案例分析;职业生涯相关基础理论指导介绍。
学生认为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需求的能力因素依次为应变处理能力、专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生涯发展与适应能力等。
被调查学生选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依次为必修课、指导手册或专刊、一对一辅导、专业网络平台、选修课、系列专题报告和讲座。65%的学生希望由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士来为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和咨询工作。
2医学院校管理类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的特点
2.1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
职业生涯规划以个人的发展为基础,兼顾了职业、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在中学阶段,被调查学生绝大多数没有或很少接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职业、行业、工作缺乏了解。90%的学生选择医学院校的管理专业不是出于兴趣爱好或者就业前景,而是由于分数低或调剂原因。当学生通过大学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渠道了解职业生涯教育后,92%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或一般重要。
大学时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着不同的需求特点。总体上,大一年级的同学迫切需要了解自己的特长与职业兴趣,了解自已所学专业及专业对口的职业,了解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大二和大三阶段65%的学生对自已的职业生涯进行过系统规划,但目标设定总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同学因此产生了心理冲突与困惑,需要有针对性的指导活动。大四阶段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作申请、职业选择以及成功就业上。
2.2共同性与差异性并存
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医学高等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我国卫生事业输送了大量管理人才。医学院校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既具备医学教育的专业特色、办学定位,也要符合管理学的一般教育规律及社会需求。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险、社区服务等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医学院校管理类本科生在具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共性需求的基础上,需要对本专业的优劣势积极了解,对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组织体系和中国医疗卫生改革有着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2.3自主性和被动性相矛盾
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个人,一方面,在校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难以选择和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同时,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在通过大学课堂教学接触和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到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后,仍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更加深入和细致的辅导,没有主动寻找和参加课堂之外的相关指导活动,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议与措施
3.1积极引导和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在于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个体在青少年时代开始产生职业心理的萌芽,随着年龄、阅历、教育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激发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愿望。在新生入学阶段,引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积极参加职业生涯辅导。大学二年级,在初步了解自己特长、专业、与职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学生会或社团,提高自身基本素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大三阶段,在发掘大学生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职业发展观念,主动寻求各种现实路径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四阶段属于分化期,要为升学、就业、出国等不同的选择做出相应的准备,引导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总结和调整,养成良好的求职心理素质,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
3.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注重专业性和差异性
大学生是社会中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群体,是未来社会最重要的建设者,科学、合理、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某医学院校为例,高校已经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教育时,更进一步的是要注重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增强其自主性和独立性,做到有的放矢,并提供个性化辅导和支持。为社会培养和输出合格卫生管理人才,同时实现大学生的理想就业。
3.3拓展教育的渠道和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坚持现有课堂教育的同时,积极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渠道和内容。将职业生涯规划深入到大学生培养体系中,进行持续、深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各阶段、各学期的特点,合理安排实施。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邀请卫生系统的管理人员与学生交流,举办相关讲座、提供职业测评与咨询、加强实践教学,拓宽实习基地,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网络平台,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社会相协调,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张恒(1972-),女,天津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卫生事业管理教学与研究;李薇(1978-),女,云南曲靖人,講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 姜鹤等.论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1(02):92-93.
[2] 张翠.试析职业生涯教育的核心观及相关概念[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106-108.
[3] 曹荣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问题及举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3(02):11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