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产业普查工作综述与展望

2018-01-09周钦

经营者 2017年12期
关键词:增加值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活动作为人民群众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的一种表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位置也日益突出。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做好体育产业普查,如何解读结果数据,以及后期如何优化普查方式以及深度运用普查结果。

关键词 体育产业普查 幸福产业 增加值

一、体育产业概述

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综合。体育产品既包括有形的体育用品,也包括无形的体育服务。体育经济部门不仅包括市场企业,也包括各种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其他机构,如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个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17号令,我国体育产业现在共计分为十一大类,包含体育管理活动类、体育竞技表演活动类、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类、体育场馆服务类、体育中介服务类、体育培训与教育类、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类、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类、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类、体育用品及相关產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类、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类。

2016年6月27日,在达沃斯论坛国际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的概念。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可见,随着体育事业的产业化日益完善,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不仅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不再是仅仅为了身体健康需要的产品,体育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可供娱乐的消费品。人民群众与体育活动、体育教育、体育竞技变得息息相关。体育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分支对国民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独立的核算和统计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二、体育产业普查工作回顾

顺应新时代的需求以及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探索和建立体育产业的长效监测机制变得非常迫切。继2008年全国体育产业普查之后,重庆市体育局从2015年重新启动了全市体育产业的普查工作,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16年,由国家体育局统一部署和发起了全国体育产业普查工作。2017年开始,全国多个省份(含重庆)将体育产业普查纳入当地体育局的常态化工作之一。

三、体育产业普查方法简述及结果

体育产业普查包括对属于体育产业分类的各个经济主体的多个经济指标进行调查和统计,从而真实而全面地反映过去一年或一段时间内该地区体育产业的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关键指标包括市场主体数量、主体分类、增加值、规模、从业人数、投资额等。其中,增加值可以通过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进行相应经济指标的统计核算。目前,国家和各地的体育产业核算办法未进行统一要求。国家体育局借助国家统计局核算处和全国体育直报系统的力量对主营业务属于体育产业的企业进行调查和统计。其他各省市一般是依托全国体育直报系统的数据以及其他渠道的补充数据与当地统计局或者社会第三方机构进行产业普查和核算。

经核算,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1.7万亿元,增加值为5494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8%。从国家体育产业十一大类看,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最大,分别为11238.2亿元和2755.5亿元,占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5.7%和50.2%;体育服务业(除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外的其他九大类)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5713.6亿元和2703.6亿元,占比分别为33.4%和49.2%(见表1)。

笔者连续3年参与了重庆市体育产业普查的组织和核算工作,截至2016年的核算结果为:[1]2016年,重庆市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达到309.15亿元,比2015年增长17.6%;实现增加值143.94亿元,增长13.0%,占同期重庆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0.82%;体育及相关产业单位数30895家,比上年增长10.0%;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共计170491人,比上年增长3.8%。

重庆市体育产业近3年一直呈现较高增长速度,每年都跑赢了当地GDP的增速。与全国制造业占半壁江山的情况相比,重庆体育产业在销售贸易、体育休闲健身领域的表现突出。同时,在新兴服务领域,如体育中介、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呈现出积极的增长亮点。此外,伴随成渝经济圈的快速增长,重庆作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宜居城市,加速了全市在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等基础建设上的投入和投资。2017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万盛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命名为“万盛经开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类似的特色体育示范基地、体育小镇、体育赛事,在重庆的各个区县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当然,从重庆市的整体发展阶段来看,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越来越富有的城市居民对新兴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服务有了更多的诉求,推动了休闲健身体育和高端竞技体育体验的兴起,如全民热情高涨的马拉松赛事、体育视频付费业务较快增长以及重庆际华园的开门营业;另一方面,广大的农村地区在体育发展上仍停留在原始而自发的阶段,发展缓慢。体育消费呈现出巨大的城乡差距,恰恰是城乡幸福生活品质的差异表现。

四、体育产业普查工作的意义

通过体育产业普查的长效监测和动态分析,有利于摸清体育产业的总规模和发展速度,查实体育市场主体的经营现状,清楚了解市场主体数量、分布及产业结构占比,动态掌握各区域、各类别体育产业的增减变化和发展趋势,并能定期更新体育产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全国、全市、全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五、未来体育产业普查工作的展望

总体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占GDP比重偏低、产业结构发展不完善、市场化程度偏低、职业体育发展有待加速,体育工作在全民奔小康的道路上任重道远。未来的政府决策越来越需要“用数据支撑,用事实说话”。体育产业普查工作通过长效的监测机制,能较好地帮助相关部门进行数据的动态监测并提供决策参考。endprint

但是,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为体育产业普查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包括互联网的线上销售统计的难度,线上销售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待加强;每年一次的产业普查结果是一个时点数据,不能动态地反映时期内的变化起伏;增加值体现的是一种增量效果,但对质量效果反映不明显,虽然能评估体育产业蛋糕的大小,但是对蛋糕的味道无法作出更精准的评估。

因此,在全国体育产业普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体育产业普查工作则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措施。

第一,需要在普查期间建立对体育产业线上销售统计的补充机制。借助阿里、京东等电商后台数据,对传统普查结果进行补充和比对。

第二,体育产业目前的十一大分类仍然存在部分界定不清楚、标准不明确的情况。一方面,在体育产业普查的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团队的内部培训、典型案例分析,保证团队成员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体育产业的分类界限和标准,保证普查对象不重不漏,不存在歧义和交叉。

第三,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在年度普查的基础上,可以对部分企业进行定期抽样调查或者建立跟踪机制,实现月度或者季度动态数据的体现,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决策需求。

第四,在传统普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对体育产业在供给侧方面的深度挖掘。包括对企业层面在人工效率、人员工作环境方面的调查,以及对城乡居民在体育消费类别、消费金额、消费频率上的调查。

第五,把大而廣的体育普查工作向小而精的体育落地服务转换。通过前期的物质投入转化成有质量、有效率的政策输出,将纸面数据转化成可实施、可改善、可优化的政策措施和产业决策,则是体育产业普查的终极目的。因此,运用数据做更有价值的深度研究和决策,是体育产业普查的追求。

综上所述,未来我们既需要全方位、多渠道、持续地开展体育产业普查工作,又需要深入研究专项体育类别,让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诉求。

(作者单位为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周钦(1981—),女,重庆人,中级统计师,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经理,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科学,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 2016年重庆市体育产业普查工作成果汇编[Z].

[2] 周钦,徐振枢. 2016年体育产业普查成果汇编[Z].立信股份,2017.

[3] 周钦,徐振枢. 2015年体育产业普查成果汇编[Z].立信股份,2016.

[4]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2015年体育产业统计数据[EB/OL]. http://www.sport.gov.cn/n316/n337/c782558/content.html,2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增加值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2020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
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