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审计工作探究

2018-01-09王祖平

经营者 2017年12期
关键词:并购加强审计

摘 要 并购重组对于新时期的经济市场而言已经较为常见,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尽职调查、审计与评估等工作程序。其中,审计在企业并购重组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以专业、科学、公正的审计方法,确保了被收购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资产信息真实可靠,为收购企业对被收购企业进行企业估值时,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基础。企业在对被收购企业进行审计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并提高企业在并购重组中的审计效率,成为新时期审计工作需要探讨的热点。据此,本文从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审计风险出发,针对风险提出了加强企业并购重组中审计工作的措施,以期研究结论能为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审计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加强 企业 并购 审计

一、前言

随着我国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各行各业均进入了深层次调整阶段,企业的并购市场日趋活跃。企业的并购重组激发了资本市场的活力,提高了经济市场的生产动力,加快了落后产能的淘汰速率,推动了新兴产能的发展效率。但当前我国在企业并购审计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时所实施的审计工作存在诸多风险,给并购双方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并购重组隐患。关于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审计工作研究,国内的研究成果还较为有限,相应理论指导的缺乏不利于企业在实践中开展并购重组的审计工作。本文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对企业并购重组的审计工作进行了探究,使得本文的研究结论更为深入和创新,从而也使得本文的研究更具理论价值。

二、企业并购重组所设计的审计风险分析

第一,政策性风险。企业在对被并购企业采取并购重组行为时,需要对被并购企业采取一系列的调查行为。但在当前我国对企业并购重组行为中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参与并购重组的企业可能面临相关政策性風险。部分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某些冲突性,使得企业在实施审计行为时,难以完全规避掉这些风险。例如,不同组织对并购案件中的借壳上市的两个判定因素具有不同的拿捏与理解,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行为,给审计带来相关风险。再如,企业在对被并购企业进行相关估值活动时,会考虑企业的有形和无形的经营价值,被并购企业的无形的经营价值在某种政策环境下,可能具有较大的价值,但是某些政策出台后,该企业无形的经营价值会瞬间消失,甚至会影响该企业的正常经营,如共享单车领域的小蓝车,即因为政策变动而导致企业经营失败。据此,企业在实施并购审计时,政策风险是导致审计风险的因素之一。

第二,审计人员素质风险。审计人员的素质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风险,二是审计人员专业素质风险。企业在实施并购行为时,会涉及一系列利益问题。审计人员在对被并购企业的资产、会计信息等进行审计时,相关利益主体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来干扰或影响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例如,收买、贿赂或情感干扰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或审计人员的亲友等人购买了该项审计活动中所涉及的企业的股票等。在种种利益的驱动和干扰下,审计人员可能会给出不够权威的报告。另外,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项目审计对审计人员也有不同的专业要求,企业并购涉及大量复杂的专业性知识,审计人员可能会因为遗漏或忽视了某些内容,而给审计带来一定的风险。

第三,资产估值风险。当前,我国资产评估业在管理和规范上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一是,资产评估业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现象,土地评估、专利评估、产品资源评估等各隶属于不同的评估部门,这些部门各自为政,所出具的评估结论可能存在不科学性。二是,资产评估范围主要集中于有形资产,而对商业信誉、人力资源、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市场份额、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较为忽视,这种评估方法易造成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评估价值存在不准确性。而资产评估结论的不准确会直接造成审计所作出的备考盈利报表存在不准确性,监管部门可能会因这种不合理的备考盈利报表追究审计人员的责任,进而给审计工作带来风险。

三、加强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审计工作的措施

第一,以前瞻性眼光审视政策风险。审计人员在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审计时,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以前瞻性眼光来评估被并购企业可能遇到的政策性风险,以及风险所带来的相关损失。企业在遇到政策性限制时,前期会有一些国家相关的宏观政策作为指引。仍以共享单车领域的小蓝车企业为例,在共享单车《指导意见》颁布之前,共享单车给城市造成“车满为患”影响城市市容的问题早已突出,有关部门为了城市管理必然会出台相关政策以限制和规范共享单车的运营。如果以前瞻性眼光了解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政策,则可以提前预见该企业战略布局和经营情况是否具有发展前景。据此,审计人员在实施并购审计时,需全面关注及研究相关宏观政策,以及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第二,对审计人员加强过程监督。对于因审计人员素质不足而导致的审计风险,企业应该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加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企业在实施并购行为时,因涉及审计内容较广、专业性较强,可能需要与专业审计机构合作。因此,为保障审计结果的专业性与独立性,企业应选择实力较强、市场口碑较好、内部控制严格规范的审计机构,并仔细审查并购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的资质和能力,以及人员的配比情况。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时,应随时对审计工作做好监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作用,辅助或监督外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从而规避审计人员造成的审计风险。

第三,对重要会计问题加强重视。在市场中切实存在某些企业因为并购商业信誉良好的企业,而使得新重组企业的商誉价值暴增,在资产中占据较大比重。企业的并购审计中,商誉是审计中的重点会计科目。审计人员为避免后期相关监管机构对审计结论出具不合理性备考盈利报表而追究相关责任,企业在对被并购企业开展审计工作时,应该关注资产估值的准确性与公正性,并关注后续的商誉减值测试合理性。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运营情况、政策环境、发展前景等,以确保能够准确评估企业的整体价值,以及保障企业减值测试的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四、结语

企业实施并购重组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项目工程,在并购重组的过程中,需要审计人员凭借专业的审计知识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来保障并购双方获得公平公正的并购条件。当前,并购审计中还存在部分审计风险,需要并购双方和审计人员保持专业的态度和实施严格的控制过程。在共同努力下,才能确保审计结论的科学性、独立性和权威性。

(作者单位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海南分所)

[作者简介:王祖平(1963—),男,湖北秭归人,本科,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研究方向:注册会计师。]

参考文献

[1] 唐蓓,夏康健,连慧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溢价探析[J].资产评估,2015(9):76-78.

[2] 徐彦.加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审计园地,2012(10):72.

[3] 李昭瑜.上市公司并购审计风险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 潘峰.并购审计相关问题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28-30.endprint

猜你喜欢

并购加强审计
“蛇吞象”并购后弱势企业的营销策略探析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策略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