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的审计质量管控策略

2018-01-09郑芳

经营者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审计质量信息化

郑芳

摘 要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审计工作也面临较大的挑战,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审计工作中能够显著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同时还能提升对审计质量的管控水平。审计质量管控可以用来衡量审计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审计工作的完成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视阈下审计工作的现状,然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效完善审计质量的管控方式,推动我国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审计质量 信息化 管控方式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应用也给传统的统计行业增加了生存压力,审计工作的未来方向主要是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结合当前的审计工作不难发现,审计信息化发展是审计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此外,审计信息化还增强了审计质量的管控力度。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好地落实审计质量的管控工作。

一、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审计信息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实际上,审计信息化主要是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传统的审计工作中。目前,我国的审计信息化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一些限制,比如企业规模、技术人员、员工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审计信息化的情况不容乐观。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各项设施不够健全,仅用记账软件替代手工记账,并未完全发挥审计信息的作用。因此,对审计质量的管控尤为重要。

二、审计质量管控涉及的内容及其价值

审计质量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内部质量工作,第二类是外部質量工作。其中,前者主要是针对被审计企业进行了相关审计操作,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事等;外部质量包括审计工作是否符合国家政府机关,以及公众等一切外部人员期待的条件。审计质量管控指的是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计划审计工作、制约审计条件、检查审计结果以及反馈审计成果,由国家审计机关对所要审计的审计项目进行从立项开始到项目结束期间的体系化监管。审计的质量直接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在审计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审计工作和审计质量会关系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审计质量管控是审计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要求各企业降低审计风险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信息化技术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

第一,审计工作的未来发展以数字化、信息化为主。审计信息化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可以尝试把信息通信技术运用到各项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人员不用纸张记账,而只需在电子记账软件中输入各项数据即可。审计底稿、审计证据及有关审计档案也将“无纸化”,成为计算机数据库中的一段代码。第二,审计工作的安全性。审计信息化将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变成了未来审计工作需注意的一大重点。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审计工作尤其需要重点验证数据库中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保证释放到外部网络的信息安全性。在审计数据被自动化处理并录入数据库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当重点关注原始凭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以及数据被篡改的风险等级有多高等安全性问题。第三,扩张了审计工作的空间范围。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审计信息的大范围交流共享将不再是问题,空间距离被大大缩短。在如此开放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审计工作必须将审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扩大至交易关联方以及相关信息用户,以保证审计信息的安全。

四、审计质量管控中出现的问题

把信息技术融入审计质量管控工作中,能够显著提升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但是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审计质量带来了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审计质量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管力度。第一,传统的审计观念根深蒂固,不易改变,难以保证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因此,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要满足审计工作、理论研究、信息化技术、知识体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审计要求,即需要工作人员将原有的人工审计工作逐步转为“无纸化”工作。但是当今的审计工作人员,由于从事审计工作多年,对于传统的审计工作已驾轻就熟,并没有真正地利用审计信息化,只是利用计算机的一些收集、统计、查找数据的功能进行半自动化办公,而核心的审计工作依然采用手工记账的方法。这种审计方法不符合审计信息化的工作要求,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出错率,无法保证审计质量。第二,审计流程不够完善,审计质量难以评价。与传统的审计工作相比,目前信息化审计的操作流程不够完善,导致在审计工作中缺少完善规范的操作流程来限制审计人员的工作。审计人员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审计工作流程,不符合当前审计信息化的要求,并且对于审计项目,其中很多重要环节并不具备完善的操作流程,因此难以评估审计的质量。第三,精通审计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审计质量管控难以深入。对于审计信息化而言,精通审计和信息化的人才较少。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审计信息化的投入,不断强化人才的培养并且组织相关培训,但是在社会中这类人才依然供不应求。直接导致目前参与审计信息化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并且精通计算机技术同时又掌握审计业务的人才依然严重缺失,这成为制约审计质量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

五、通过审计信息化提升审计质量管控水平的策略

第一,不断强化审计人员的信息化观念。审计工作人员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了解审计信息化的相关概念,明确审计信息化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给予审计信息化足够的关注。企业应该加强在企业内的宣传和管理理念的更新,督促审计人员及时更新审计理念;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充分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从而提高审计质量。第二,规范信息化审计的操作流程。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作用下,如果想进一步完善审计信息化,就必须靠国家和相关政府机构出台一套完整的审计信息化流程,依靠法律和国家政府的强制力,通过法律来营造一个管理环境,使得审计信息化质量的管控有法可依,规范、完善。这就需要加强审计信息化的可操作性,从审计工作立项,到审计工作结项,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只有对审计的操作流程规范化,并且制定相关的操作标准才能更好地进行审计质量管控。第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政府和相关工作单位应该多组织一些对审计业务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培养工作,加大在审计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入,联合企业,培养更多的审计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这样可以提高审计信息化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对审计质量的管控。

六、结语

在信息化发展模式的作用下,审计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审计信息化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审计质量的管控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审计质量的管控能对审计工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可以使审计信息化工作更加完善,并且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审计质量管控,纠正现有的审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单位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参考文献

[1] 徐晓明,吴非.供电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35.

[2] 何艳冰.审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方法的运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6(28):139-140.

[3] 盖丽玮.浅析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5(26):141-142.

[4] 汪根平.浅议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加强审计质量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 (11):137-138.

[5] 吕济娴.审计信息化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7):343.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计质量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审计服务收费放开,审计市场绩效将何去何从?
独立审计、债务融资成本和信号传递
我国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探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