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PC模式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在项目文件中的应用初探

2018-01-09綦子俊

经营者 2017年12期

綦子俊

摘 要 EPC模式下项目文件管理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的项目文件管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项目文件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 EPC 火电建设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文件

一、EPC项目文件的范围及特点

项目文件是指建设项目在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全部文件。

二、EPC项目中施工文件管理的质量要求[1]

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是EPC模式下的火电建设项目施工文件质量的基本要求。施工文件的完整性是指每个单位工程都应包含综合管理文件、施工记录文件、质量验收文件,归档的文件不能缺张少页,如正文与附件须完整、进场材料报验单与出厂质量证明文件须完整等。

三、EPC模式下施工文件管理中的问题

(一)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EPC模式下火电建设项目总承包单位通常设置专业的文控工程师负责施工文件的过程管理,但各施工承包商通常由专业工程师或其他人员兼职,人员的数量及专业程度无法满足对施工文件过程管理的要求。

(二)施工文件格式不统一

由于人为随意性,纸质生成的施工文件的格式无法做到前后完全一致,如页边距、页眉、页脚、字体样式、字体大小、表格宽度等,这些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档案的质量,并对项目优质工程奖或鲁班奖的评选带来不利影响。

(三)文件管理涉及单位多,文件编码不标准

由于同一类文件涉及分包单位较多,手动记录文件编码经常出现重号、编码规则混乱等现象,给后期施工文件分类、编目、组卷及过程查找带来了困难。

(四)文件闭合情况控制困难,准确性和有效性较低

手工签署的文件会出现大量漏签、人为刮擦等现象,导致施工文件签字盖章手续不全,文件无法闭合,最终影响竣工文件的评审和移交。

(五)程序文件同步更新不及时,时效性较低

项目前期各专业项目划分表须经过多次升版才能定稿,下发给各施工承包商的项目划分表如果版本更新不及时,检验批报审时项目划分就会不一致,大量施工文件出现重新返工的现象。

四、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一)确定施工文件过程管理组织机构

EPC模式下火电建设项目施工文件多数由施工分包商编制,并由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分步审核完成后,施工分包商、總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分别归档存放,各单位明确接口文控工程师及相应主管领导,便于施工文件过程管理中文件交接顺畅及问题快速解决。

(二)建立施工管理体系文件

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程序文件是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施工文件范围内的文件都建立了对应的管理程序文件,程序文件的内容主要包含施工分包商、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图,各流程节点工作描述及输出文档,形成的报告和记录等。

(三)建立施工文件过程控制管理程序

根据施工文件过程控制管理的要求完成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中文件编码、文件样式等基础信息初始化,施工文件过程控制管理程序主要对施工文件的编码、文件的收集与档案整理、文件过程控制、文件格式作了详细要求。

(四)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第一,各参建方文控工程师参与信息管理流程,推动流程有效流转。在应用信息系统之前,文控工程师须根据每份文件的内容建立台账本手工登记接收文件,同时根据施工文件流程要求及项目部工作分工将施工文件送至专业工程师手中;施工文件发放实现信息化后,流程相对固定,每个流程节点定义了专业工程师签批,流程参与人只需根据流程定义完成各自工作,这种方式大大节省了文控工程师登记台账的时间,同时解决了施工分包商人员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同时将文控工程师纳入施工文件信息化流程,发现人员更换或者休假等情况可以在流程中及时更换,快速通知相关人员及时签审文件,在项目部人员较为固定、流程流转较为顺畅的情况下可以免除此步骤。

第二,统一表格样式,批量生成施工文件。通过应用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预定义文件样式,生成的所有文件保持样式一致,如要求左边距为25mm,右边距为15mm,上边距为20mm,下边距为15mm,标题为宋体加黑,小二;正文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装订线位置居左,页眉7mm,页脚15mm;表格属性:纵向-指定宽度为16.88cm,居中,横向-指定宽度25.88cm,居中。

第三,预定义文件编码规则,编码自动生成。根据施工文件过程控制管理程序文件编码规则,施工管理系统可以对每份文件定义文件编码规则,规则一旦建立,每份文件便可自动生成编码,解决了手动编码重号、规则不准确的问题。

第四,预定义文件签署人员,流程节点完不成签署无法送达下一步。系统中生成的每份文件同时生成文件流程,流程中明确了每个步骤的签署人员,当前步骤签署完成,流程自动发送至下一步签署人员,签批过程中如发现文件内容有问题,可以驳回文件编制人处进行修改,此种方式有效避免了文件漏签及刮擦等现象。

第五,自动实现文件流程跟踪,实时统计流程流转情况。施工管理系统能够自动跟踪每份文件的流转情况,实现文件流转的实时统计。

第六,实现质量验收在线报审。通过系统实现检验批、分部、分项、单位工程在线验收报审,不仅提高了施工文件的准确性,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文件的报审效率。

第七,实现施工记录文件统一管理。施工管理系统中建立了施工记录存储目录,施工分包单位根据文件编制要求及时下载对应的施工记录表单,做到表格样式统一、编号统一。

五、结语

以施工管理程序文件及施工管理过程控制程序文件为基础建立的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使施工文件的规范性得到了有效保证,有效解决了纸质文件流转过程中出现的文件格式不一致、编码混乱、签署不全等问题,同时在过程管理中能够有效跟踪施工文件流转情况,及时发现未正常流转文件,对施工文件与工程建设同步移交提供了可靠保障。

(作者单位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S].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