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和展望

2018-01-09李丽昀杨冠美

农家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质量安全农产品

李丽昀+杨冠美

摘 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不仅是一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民生工程,而且是信息化时代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在阐述加快建立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追溯管理内涵和发展概况,提出了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总体构想和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追溯体系

随着我国商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渗透到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政府的监管、服务模式创新和能力提升带来了机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尽快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體系作为重要的监管工具和手段建立和运用起来,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政府监管和公共服务的能力要求,才能让广大百姓放心和满意。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内涵

1.可追溯性国际标准化组织把“可追溯性”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从这个定义来看,追溯管理体现出一种全程监管能力。一是顺向跟踪能力,即按照农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顺序,从上游环节跟踪到下游环节的能力。二是逆向溯源能力,即从产业链的下游环节溯源到上游环节的能力。

2.追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包括两个系统,一是技术系统,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给农产品标上号码、保存相关的管理记录,能够追踪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整个过程的相关信息系统。二是制度系统,即通过制定相关制度保障追溯系统规范持续运行,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行追溯体系建设的经验来看,他们非常注重通过制定法律要求来推动生产主体参与追溯管理。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现状

1.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概况全球食品产业和许多国家的政府越来越重视沿着供应链进行食品追溯的可能性。追溯管理体系起源于欧盟,为应对疯牛病危机,欧盟引入追溯制度作为应对措施,并于1997年制定了追溯规则,目的是一旦发现危害人类健康安全问题时,可按照从生产源头至最终消费各个环节所必须记载的信息,追踪流向,消除危害。美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主要是出于企业自愿,政府主要起引导和促进作用。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共健康安全与生物恐怖应对法》,要求企业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并规定自2003年起,输美生鲜产品必须提供能在4h之内回溯的产品档案信息,否则,美方有权进行就地销毁。2005-2009年,美国开始探索建立全国范围内部分类别农产品的追溯系统,如NAIS系统为国家动物识别系统,包括养殖场注册、动物识别和动物跟踪等组成部分。日本从2001年开始推动“食品可追溯制度”,并在2005年之前建立农产品追溯认证制度,对进入日本市场的农产品进行“身份”认证。

2.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概况。从制度标准建设看,我国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作出了相关制度安排。在法律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中主体责任、生产档案及包装标识等核心内容提供了基本依据。在国务院文件层面,《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等重大文件对加强监测资源的统筹利用和国家追溯体系建设实施要点、平台构架等作出了部署。在部门规章层面,《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等从运行关键环节对生产经营主体作出了明确要求。在行业标准层面,农业部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以及畜肉、水果、茶叶、谷物3.大类产品操作规程等行业标准。

总体来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通过探索示范,摸索了一些成功经验,但由于缺乏统一认识,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相互协调,缺乏信息共享和缺乏实施动力等原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三、加快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现实意义

1.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部署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对追溯管理作出重要部署。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国务院机构改革明确提出农业和食药部门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和工作衔接,形成监管合力。全国质检体系建设二期规划明确部署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

2.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式的迫切需要首先,我国政府部门目前对农产品监管主要通过农产品包装标识来追查责任主体。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农产品无包装、无标识,当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难以溯源到责任主体,容易给整个区域或整个行业贴上标签。第二,我国农产品经营呈“远距离、多环节、大流通”的特点,农产品责任主体不仅是生产者,还涉及收购、储藏、运输、销售等多个主体,质量安全风险因子复杂多变,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新要求。

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1.加快制度标准建设在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中,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是切入点,也是主抓点。这个平台建成后,各层级、各类主体都可根据权限参与追溯管理。为了保障这个平台的规范运行,制度标准建设非常关键。一是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需加强部门合作,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的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对接机制,逐步建立以追溯码为基础的市场准入制度。二是制定《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对平台升级、巡检、运行监测、日常维护等工作进行规范。三是制定技术标准规范,包括制定农产品分类规范、专用术语标准和农产品追溯管理操作指南等标准。

2.各级农业部门合力推进建议地方农业部门抓紧做好以下事项:一是做好平台运行基础工作。追溯管理包括开展主体备案、推行生产档案、监管信息共享等具体工作,各级农业部门可以按照平台要求摸底掌握区域生产经营主体基本情况,督促指导生产企业落实生产档案制度,规范监督检查工作流程,建立监督检查工作档案,通过做好这些前期工作,为将来实施追溯管理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加强已有地方追溯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已经建立地方追溯平台的农业部门可以对地方平台进行升级完善,积极加强地方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地方平台功能设置应当在与国家平台功能协调一致基础上,结合地方监管具体要求,对追溯管理信息采集要求及数据管理流程作进一步细化补充。

参考文献:

[1]文向阳.食品安全追溯应用现状与发展.中国电子商情,2006(4):10-13.

[2]李琳娜,陈文,宋怿,等.水产品质量安全及溯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中国水产,2009(3):1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质量安全农产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5月上旬重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