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葵山镇冬早马铃薯膜下滴灌核心示范样板措施及效益

2018-01-09杨玉良

农家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效益措施

杨玉良

摘 要:通过实施冬早马铃薯膜下滴灌核心示范样板建设,把膜下滴灌种植技术作为冬早马铃薯提早节令、提高产量、提升产值的重要科技措施,切实提高冬早马铃薯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关键词:冬早马铃薯;膜下滴管;示范样板;措施;效益

葵山镇位于云南省的曲靖、红河两市州(师宗、陆良、泸西)三县的结合部,处于师宗县的西南部,是珠江支流金马河的发源地。境内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与温带并存的气候类型。是马铃薯种植的适宜区,我镇冬早马铃薯每年1月下旬—2月上旬种植,3—5月是冬马铃薯生长期,但我镇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为旱季,马铃薯生长期与自然降水时期不吻合,灌溉水不足,只有靠人力提水灌溉,且化肥施用量大,利用率低,严重制约冬早马铃薯面积、产量、效益增加。通过冬早马铃薯膜下滴灌种植技术推广,2016年全镇共种植冬早马铃薯200h㎡,平均亩产1.8 t,总产5400t,实现总产值1080万元,有效地提高冬早马铃薯的综合效益 。

一、实施村情况

葵山镇耿家村属于半山区,有耕地27.3 h㎡,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小麦、马铃薯为主2015年实施150亩冬早马铃薯膜下滴灌核心示范样板,受益农户92户415人。通过膜下滴灌技术的实施,膜下滴灌样板比常规种植样板马铃薯长势强、示范效果好、增产显著,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广泛认可。

二、主要措施

1.合理规划,总体布局

葵山镇冬早马铃薯膜下滴灌核心示范样板,示范点安排在我镇水源条件好、交通方便、群众基础条件较好的耿家村实施,当地海拔1840m,,东经103°45′54〃,北纬24°44′06〃, 年平均气温14.5℃,无霜期250d,年日照1800h,年降雨量1120mm。土壤为红壤,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基本能代表葵山冬早马铃薯种植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

2.統一技术,抓好示范

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下,制定了《葵山镇2015年冬早马铃薯膜下滴灌核心示范样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技术路线,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1)选地。选择交通便利,相对集中连片,中等或中上等肥力,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的田块,田块做到三犁三耙,田平土碎,无杂物。

(2)选用优良品种。主要选用宣薯2号脱毒良种。

(3)抓住节令。抢抓节令是一重要增产措施,在生产上抓死节令, 1月下旬—2月上旬种植。

(4)合理施肥。底肥以农家肥及马铃薯专用肥为主。农家肥亩施1500kg,马铃薯专用肥40kg,肥料直接施在塘内。

(5)播种方法。采用人工打塘穴播,播幅1m(含0.3m的沟),每垄种植2行,种植规格40×30cm(行距40cm,塘距30cm),保证亩播种4000-4500塘,播种深度为25cm,亩用种250千克种子。

(6)滴管排放。根据田块布局,在田的四周合理排放塑料水管。马铃薯播种后,在每垄两行马铃薯中间排放膜下滴管。

(7)地膜覆盖。及时盖膜,选1.2米宽,0.008mm厚的薄膜,膜要拉紧压严,掌握“严、紧、平、宽”的原则。墒面隔一段压一小土埂防风揭膜。待马铃薯出苗后及时破膜拣出幼苗,破膜四周用土盖严盖实。

(8)田间管理。加强中耕管理,做好查苗补苗,及时破膜引苗。从播种到出苗阶段需要水分最少;出苗至现蕾期是马铃薯营养生产和生殖生长的关健时期,保持土壤湿润,是培育植株丰产长相的关健;现蕾至开花正是结薯盛期,需水量达到最高峰,这时不断供给水分,有利于块茎形成膨大。

(9)病害防治。冬早马铃薯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晚疫病,生长中后期用“银法利”60-70毫升兑水45kg喷雾3次。

3.开展培训,搞好服务

2015年是葵山镇冬早马铃薯膜下滴灌种植技术推广的第一年,为把该项工作做好做实,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下,积极组织科技培训,通过现场会、培训班等形式,共举办培训2期,培训人员120余人次,突出节水、节肥、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等特点,积极组织核心样板周围的农户观摩学习,向农民提供市场、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服务,扩大示范辐射带动效果。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帮助群众按照冬早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操作,促进冬早马铃薯增产增收。

4.按要求、按政策实施补足

为实施好2015年的冬早马铃薯膜下滴灌项目,农户每亩补助300元滴灌材料费,对项目区实施了3次马铃薯病虫害统防统治,减少了农户的投资成本,增强了农户的示范信心,使冬早马铃薯膜下滴灌核心示范样板顺利实施。

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2015年5月11日,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对冬早马铃薯膜下滴灌核心示范样板进行测产,共测产8户、10.6 h㎡,,平均马铃薯每亩产量为2500 kg,最高的达2640 kg,按市场价每公斤2元计算,每亩产值5000元;与非膜下滴灌样板相比,每亩增产970kg,每亩产值增1940元,扣除新增生产成本每亩750元 (主水管、滴灌带等材料费每亩540元、人工成本每亩210元),新增纯收入每亩1190元/,150亩新增纯收入17.85万元。

2.社会效益。冬早马铃薯膜下滴灌综合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工程配套,可提高马铃薯栽培中新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提高马铃薯生产科技应用水平,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安全和产量,提高了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生态效益。膜下滴灌技术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滴灌技术有效结合,优势叠加的产物,是先进灌水技术和栽培技术的集成,地膜覆盖增加了地温、促进作物早生快发并减少作物株间水分蒸发,达到更好地增产效果。膜下滴灌具有灌水量小、地表蒸发量少、不向深层渗漏、能维持根区最佳含水量,可有效提高地温、抑制蒸发和避免深层渗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防除杂草、减少虫害等作用,对农业可持续、生态、安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通过膜下滴灌技术的实施,膜下滴灌样板比常规种植样板马铃薯长势强、示范效果好、增产显著,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广泛认可,但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水利化程度低,规模化推广膜下滴灌技术难度大;分散经营现状无法改变,规模效应难以发挥;滴灌设备材料一次性投入高,农户暂时难以接受;农产品市场价格频繁波动、变化莫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计荣坤. 陆良县马铃薯膜下滴灌实施成效与技优势[J].云南农业,20116(1):81.

[2]王和杏.冬季马铃薯高产栽培集成配套技术及效益浅析[J].云南农业,20116(1):35.endprint

猜你喜欢

效益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